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
第298页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298页
礼部的张大人也是站了出来,拱手垂望着坐在龙椅之上的雍太皇帝,镇定自若,神态淡然地说道。
其他的大臣们也多是对这几个的小国弱国,不放在眼中。
毕竟,在众大臣看来以九州天下之大,九州军力之盛,即便是这些小国拥有异心,那也是可以很轻易地就将其给收拾了。
以大国制小国,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和容易,根本就不必担心。
反倒是贾芸见到这一幕之后心头默默叹息一口气,心道:“常言道,骄兵必败。这两国尚还未曾开战,这满朝文武,衮衮诸公,诸多大臣们心就如此骄横不可一世,不将那些小国放在眼中,却是祸之端也。”
不过,此事对于贾芸来说利大于弊。
倘若是王朝安定,天下太平,怎又有他这样的英雄的用武之地呢?
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
贾芸纵然看到了未来的动乱,实则看得更多的乃是机会,一个崛起称帝的机会。
贾芸此刻还在关注着雍太皇帝的反应。
雍太皇帝在听到众人的吹捧之后,也是逐渐安心定神下来,心思忖起来,道:“是啊!我天朝上国,坐拥万里江山,带甲百万之众,难道还害怕几个蛮夷小国不成?倒是被这匈奴人下立国之前吓破胆子了,而今国富民强,国运昌隆,如何会胜不过这些蛮夷小国呢?”
太祖皇帝开国的时候,就曾经与匈奴人交锋,却是败多胜少,不得已采用和亲的绥靖策略,姑息放纵这些匈奴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放肆,却拿这些匈奴人没有一丁点儿的办法,遂才成全了这些匈奴人的凶名和威名。
俗话说:“这大有大的难处。”
九州天下,地盘之大,人口之多,山川河流之美景无数,固然风光无限,可也有外人不知道的为难之处。
就说这每个地方的驻兵,以及各种铺开来的摊子,多之又多,许多地方的驻军,非轻易就可以调动。
两国一旦开战,为了维持住天下的稳定,不至于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势必就不可能倾巢而动,倾国而战,因此在小规模的战争当中,匈奴人却是可以靠着自己灵活机动的特点,打闪电战和破袭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强项,取得局部的胜利,积累小胜利,从而获得大胜利。
而对于雍太皇帝则是不同。
这跟匈奴人接壤的边疆地区,地处神州西北,人烟稀少,地方苦寒,多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荒漠戈壁滩。
地方苦,去的人就少,驻军虽有,却难以维持太大的数目。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养不了那么多的人口,也供养不起来那么多的军队。
这军队戍守边疆,人吃马嚼,无论是粮草还是军饷,以及各方面的资源供应都是极端困难的。
这当兵报国,吃粮效命,就得发放军饷和粮草,才能够维持住军心和人心,不至于生出军队哗变来。
那匈奴人不善耕种,尤擅骑射,人人都是骑马射箭的游骑兵!
往往这些匈奴人在秋天丰收的时候,就会南下劫掠,袭扰边疆,这也是历代王朝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秦始皇时期,为了抵御这些来去如风的匈奴人修建了万里长城。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而今的中原王朝仍旧沿用着当年秦始皇时期修建起来的的城防工事,节节布防,抗击匈奴。
只是秦始皇时期修建起来的万里长城,经过这岁月的侵蚀,风吹日晒,早已经腐朽不堪,成为了断壁残垣,已然不具备多少防御工事的能耐。
前朝的朝廷许久都没有拨款和修缮万里长城,太祖皇帝打下天下之后,也没有派人去修缮,至今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遗留问题,久而久之,就算是有这么一个东西,却也是形同虚设,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再加之草原人的渗透和策反,边疆地区的苦寒和艰难,贪污腐败的官吏暗中跟匈奴人来往亲密,如此一来,边疆地区的糜烂也就不可避免了。
雍太皇帝心头如何不知道那边疆地区的糜烂呢。
只是太上皇讲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雍太皇帝自然也就不太可能在太上皇活着的时候,逆着太上皇的意思和治国方略来。
此为小势可改,大势不可改。
平日里面雍太皇帝跟太上皇交易几枚棋子,兑换几个朝廷里面的位置,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相反太上皇甚至会暗中帮助雍太皇帝掌权。
但是,这一旦涉及到战争方面的事情,那就得慎之又慎,非得要等到熬死太上皇之后,雍太皇帝彻底没有了掣肘之处,也才能够开启战端,与匈奴人一战。
文武大臣们都主张和平,谁也不愿意打仗!
常言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古代打仗更是繁琐,兵马运输的途中,折损下来的数目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第327章 香菱斗晴雯
兴许,粮草从中原腹地运送到前线去了之后,路途当中的押送民夫和将士也是要吃饭的,一路上护送,一路上自己吃,就可以吃去一半还多,真正能够运抵目的地,还能够剩下来的粮草,其实还真不算太多。
而且有时候古代打仗,喊几十万大军,也只是虚张声势。
这些大军多数都只是些不成战力的民夫和弱军,打胜仗还可以裹挟着乘胜追击之勇气,冲锋陷阵;可这一旦打了败仗,军心溃散,自己人就得把自己人给冲得溃散开来,反倒成为自己败亡的加速器,如此倒戈一击之下,所带来的战果必定是一场惊人的败仗。
在古代打仗,真正想要取胜,往往都是需要靠着绝对的主力精锐来厮杀,从而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和胜负。
无论是跟随项羽起兵的三千江东子弟,亦或者是跟随曹操起兵的那些人,皆都是如此精锐,打仗也得靠着这些人才行。
贾芸目前已然暗中掌握了半数的京营校尉官职,多数都是把持着基础往上的官位,而这个位置已然是极限了,倘若是还想要再往上面去运作,则是难也。
只因这军中也跟朝廷一般,越往上,也就越难进步。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水才见两腿泥。”
别人既是已经坐了这个位置,那么你想要上去,也就不太可能,除非这个位置主动空出来才行。
但是,太平盛世,没有仗可打,如何能够挪动位置呢?
难也!
这也是为何贾芸运作到这个位置,也就暂缓了下来,半数以上的基础校尉,这已然可以决定大半的局面了。
京营内的军中主将为数稀少,倘若是贾芸真要发难,可发一二人马,于睡梦当中果了这些人的项上人头,到时候靠着那半数人马,也可立掌京营,闹出一番天下来。
不过,目前贾芸还不打算走这一步,这一步到底只是非到万不得已的那一步,不得已而为之的后手罢了。
如今天下太平,贾芸还是更愿意走权臣的道路。
雍太皇帝看着殿下的群臣们,逐渐眼神微微发亮,感慨道:“我有良臣猛将辅佐,又何惧怕那些匈奴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