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677页

  有了这些想法,办起事情来,亦是积极的。

  贾政看着身旁的众人,也是笑着说道:“好了,你们可别送了,我这还要赶着去上任,就不再这里多说什么了。”

  “二爷爷放心,这京城内的事情,我会周全照顾的。”贾芸看着贾政,再次给予了贾政一个承诺。

  随后贾政就与众人一一辞别。

  贾政外任的地方距离京城其实并不算遥远。

  这也是考虑到元妃和贾芸的关系,倘若是让贾政去了偏僻的乡野,穷酸地方,到底是一件极端不体面的事情。

  更何况,贾芸从中运作,也就距离京城不过数日的路程罢了。

  而且贾芸还专门为贾政安排了一个肥缺,算得上对待贾政不错了。

  倘若是贾政能够放下面子,捞取一些银子,恐怕是不难的。

  贾政心头则是想的更多。

  此刻的贾政就好似郁郁不得志的李白,突然之间就踏入庙堂,心头打算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更是想要大展自己的才学,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不至于让自己蹉跎岁月,空叹年老。

  接下来的数日,贾政白天坐在轿子里面与众人赶路,晚上的时候,就找附近的驿站留宿休息,补充物资,不过几日的光景就到了地方上任。

  这一日他们一行人,便是到了任职的本省,先是去见过了上司,随后就被上司热情接待,安排了事情去做,立刻就得到了任命,给了一个官印,便是让贾政负责去查盘各属州县的粮米仓库。

  贾政不明就里,根本就不太清楚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本省的粮米仓库内部早就被人蛀空了,将粮米仓库里面的官仓粮米全部都弄出来进行售卖,从而中饱私囊,大发横财。

  最近数年的年景不好,外界对于粮食的需求顿时大涨。

  不仅如此,雍太皇帝将要对漠北兴兵动武的消息,已经被京城内的人传播了出来,导致京城周围的粮米价格出现了剧烈波动,全面上涨,利润空间极其可观,而且从粮米仓库里面倒卖粮食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粮米仓库里面的粮食,那是朝廷对普通百姓征收上来的皇粮,用以防备出现灾年荒年之类的事情。

  古代人对种地和粮食拥有着极深的执念。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对于这个苦难的民族来说,粮食更是历朝历代都在相当重视的硬通货币。

  阅读史书,历代的王朝在这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力气。

  粮米仓库的事情,作为上官,他们自然清楚下面人在干什么。

  甚至于,这些人还拿了不少的孝敬银子。

  因此,上官让贾政去巡视粮米仓库,也是为了堵住众人的嘴巴。

  哪怕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推卸责任,拉贾政下水。

  贾政的身份背景,上官亦是知道的。

  正因为上官知道贾政背后的能量,所以才会让贾政来做这件事情。

  贾政向来是作京官的,而且也是闲置职位,并无什么太大的权柄和事情可做。

  也就是一个清水衙门,每天坐坐冷板凳,读读书,看看官邸报刊,喝喝茶之类的事情,清闲混日的官位,算不得什么实权官位。

  若是论及职务含权量,按照职务含权量的公式来计算,恐怕贾政的职务含权量近乎于无。

  因此,贾政也没有太大的能耐,只是晓得这郎中事务都是一景儿的事情,就是外任到这一省来,原本他也就只是一个学政学差,与吏治之类的事情,沾不上边儿,也反而是清闲了不少,不需要承担多少责任和干些得罪人的事情。

  他虽然是国丈爷,却也只是虚名,并无实权。

  初来乍到,本着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心态,贾政也就随波逐流了。

  第761章 清官贾政
  贾政对于外省州县发生的龌龊事情,比如说用更低的价格收购百姓们手中的粮食,甚至于污蔑百姓缺斤短两,以求掠夺来更多的银子,捞取百姓手中的银子,压榨百姓,还有直接公开勒索乡村百姓,愚弄百姓等等弊端。

  他虽也听见别人述说过这类事情,却并没有亲自参与和体验此事。

  在贾政看来,管理吏治的事情,并非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哪怕是自己是国丈,却是没有那个资格去整顿这些事情,闹自己一个不愉快。

  现在的贾政心头只有那一心做好自己现在的官位,那也就行了。

  只是后来,各种弊病着实太多,贾政还陆续遇到了几个跑上门前来伸冤告状的人,心头一软,本就正气凌然的贾政便是下了决心,参与这件事情。

  毕竟,别人怕沾染这等事情,他贾政却是不怕的。

  谁让贾政的靠山硬,能量大呢?
  倘若是其他人来参与这等事情,保不住那就是青蛙钻蛇洞——自寻死路。

  于是,贾政就与自己随行跟来的幕僚宾客们聚集在一起商议这件事情,便是开口冲着众人说道:“本来这件事情不应该我来管理的,也不在本官的权责范围之内,只是着实恶劣,令人触目惊心,倘若是不狠狠的杀杀这一群人的威风,恐怕这些黎民百姓还不得闹翻了天去?”
  

  众人闻言却是面面相觑,仔细琢磨了一下此事之后,虽然也觉着贾政管理这件事情那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儿,但是,他们却也是底层人物,对待贾政这个态度亦是多有好感的。

  于是,就有人提议道:“大人若是参与其中,却是未必不可。想来大人乃是国丈,又有军机处大臣芸大人撑腰,就算是出来管理这等事情,也无人敢说一个不字才是!”

  “是啊,是啊。大人若是真的打算管一管这等事情,我们也是赞同的。或可发出一道训诫的官文,严禁各大小官吏们不得贪赃枉法,胡乱作为,并附着一份谕令,就说只要犯了王法,一经查出,必定将这些人的罪证和恶行,向上面参奏一本,定他们的罪责。”

  这些人商讨了一番之后,就看着贾政,等待着贾政的回答。

  贾政闻言则是伸出手来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拍了拍桌子,冷声道:“那好,就这么去办!”

  紧接着,贾政便是草拟了一份官文,发往各地,警示众人。

  随着这一封文书的下达,很快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省的官吏们手中都有一份儿护官符,谁是谁的后台,谁不能够得罪,那都是写的一清二楚,贾政是什么身份?那可是国丈。

  女儿是贵妃娘娘,还有一个军机处大臣贾芸作为同族靠山。

  这层关系通天的硬朗,除了皇帝之外,哪怕是亲王见到了贾政也要给面子的。

  莫说是这么一些小虾米了,即便是在京城内,贾政都是可以横走着走的。

  一尊大佛来了这个地方,众人自然不敢得罪和招惹,只能够收敛本性和作风,不敢顶风作案,让自己成为杀鸡儆猴的那一只鸡。

  贾政初到本省之时,便是做了一番成绩,算是一个好官。

  那些胥吏们见到贾政靠山太硬,又见到贾政搬出皇帝来,自然心头诞生出浓浓的畏惧情绪,真害怕贾政彻查下来,扫落自己勤苦打拼数十年的乌纱帽和富贵好日子,便是百计钻营和设计讨好贾政,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糖衣炮弹,腐蚀掉贾政,拉贾政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