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690页

  而与保守派所代表的主和派系不同的是主战派。

  主战派多数时候都主张用绝对暴力的手段,去开疆拓土,与敌国交战,主张发动战争,并且寄希望于在这样的对外战争当中,获得无尽的好处。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放在这个封建社会亦是如此道理。

  一旦开战,那花银子就好似流水一样,从中捞取好处,中饱私囊的利润运作空间就会扩大,远远比和平年代所能够攫取的财富要多得多得多。

  无论是主战派,还是说主和派,那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考虑,绝非是真正的好心。

  而放在封建社会当中,就是文官集团普遍骨头比较软,主张和平和投降,尤其是宋朝便是文官集团治国最为典型的范例,哪怕是宋朝对外战争赢了,文官们也积极的主张割地赔款等等各种丧权辱国的行为,以此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毕竟,文官集团最大的对手是武官集团。

  武官集团素来都是主战派,主张以武力开疆拓土,封侯拜爵,走的是马上讨功名的路数。

  一旦没有战争,海内升平,天下太平,那么他们这些武将就不太有能够发挥的余地,更别提什么封侯拜将之类的美事情了。

  将军从来军中取,何来科举成王侯?
  文官集团是靠着科举文治,获得爵位晋升,越是太平,他们所发挥的余地和能量也就越大,自然希望天下和平,不生战乱,哪怕是牺牲朝廷的利益,丧权辱国,也是在所不惜的。

  武将集团则是相反,他们必须要靠军功才能够快速往上爬,获得战功,封侯拜将,只有发动战争才能够让他们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完成阶层的快速跃迁。

  皇帝自古以来都是在和平年代重用文臣,压制武将的。

  毕竟,皇帝比谁都清楚,只要掌握了军权就等同于掌握了天下的至理名言。

  宋朝的皇帝尤其是如此。

  哪怕是丧权辱国,也绝对不会给那些将军们任何反水和造反的机会。

  即便是知道能够打赢,他们也不会去努力的。

  这亦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的后遗症,导致历代以来的宋朝皇帝都对属下的文官们放任壮大,反而是对武官们竭尽全力的打压。

  以至于后来的皇帝,即便是这些执政的皇帝们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想要更改的时候,却是悔之晚矣。

  文官集团太强大的话,皇权就会被压制,哪怕是皇帝也就只是一个吉祥物,没有多少的实际权威。

  这也是为何雍太皇帝询问贾芸对战争的事情如何看待的缘故所在。

  军机处大臣的贾芸,作为文官集团的领袖和表率,他的意见就可以代表整个文官集团的意见。

  之前雍太皇帝力推贾芸上位,就是为了减少自己发动战争,在朝廷内部引起来的反弹,尤其是文官集团的集体反对。

  而若是有了贾芸这个缓冲和领头羊,那么文官集团纵然是心有不甘,打算反对,见到自己的老大都投降认怂了,就算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骨气比较硬朗的狠人,却也架不住众人拾柴火焰,被直接无视。

  除此之外,雍太皇帝还留了一手,那就是一旦战争吃紧,亦或者出现大败的局面,他也可以推卸责任,让贾芸承担这个责任,通过一系列的权谋手段,卸磨杀驴。

  第776章 权主沉浮
  雍太皇帝就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确保自己无论是战争胜利,亦或者是战争失败,他都能够稳坐钓鱼台,永远不会输。

  贾芸自然也清楚雍太皇帝的意思,便是沉吟道:“臣愿为陛下手中刀,替陛下扫清开战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得了贾芸的主动表态之后,雍太皇帝也是忙笑了笑说道:“芸爱卿,今儿外面下雨,天气冷,想必你站在外边也冻僵了吧!来喝一口热汤吧!”

  说罢,雍太皇帝又哼了一声儿,冷看着戴权,故作不知道的怒骂道:“好个奴才,朕刚才在屋内小睡,芸爱卿来了,你怎么也不通传一二呢?瞧把芸爱卿给折腾的。”
  

  听了雍太皇帝的训斥,戴权也是早就习惯了,知道伴君如伴虎君心难测的道理
  他心头沉思:得,今个儿这一口飞过来的黑锅,我是非背着不可了。

  当即戴权也不敢与雍太皇帝争辩,忙跪在地上赔罪道:“是奴才该死,是奴才该死。”

  见到雍太皇帝在自己跟前演了这么一场苦肉计,哪怕是贾芸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斥责这件事情,也就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两个人在自己跟前表演戏剧。

  接下来贾芸又在殿内与雍太皇帝商议了一下具体的细节,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文官集团内部反对战争的声音要贾芸去负责搞定,至于武官集团那边儿,几乎不需要雍太皇帝去做什么工作,只需要放出这个消息,那些人还不得乐疯了,疯狂的叫嚣着战争。

  古代的冷兵器战争素来就是如此,破坏力也就那样,与贾芸前世所在的核弹世界,完全不是一个规模和数量级。

  因此,贾芸前世所在的世界,文官集团整天在吵嚷着要与大国开战,反而是武将集团的首领们不太愿意同大国开战。

  漠北的匈奴与现在的朝廷比起来,势力和实力丝毫不弱。

  尤其是匈奴人的骑兵更为凶残和厉害。

  而今天下天平太久,与经常厮杀的匈奴人比起来,贾芸根本就不看好现在的朝廷军力,一旦贸然与匈奴人开战,延续红楼梦世界的那一次惨败,也就十拿九稳了。

  不过,贾芸可不会去主动提醒和触怒雍太皇帝的眉头,说一些动摇军心的丧气话。

  天要使其灭亡,必定使其骄狂。

  雍太皇帝自诩为明德圣君,整日勤政,九九六的处理朝政,却是要成为一位比肩秦皇汉武的英武明君。

  而一个封建皇帝想要达到这个成就,那么就必须要开疆拓土,证明自己的能耐才行。

  这也是雍太皇帝急迫的想要发动对匈奴人的战争的根本缘故。

  而今的雍太皇帝太年轻了,年轻则气盛,更何况他还是手握天下大权的天子,谁也不敢忤逆他的意思,那么他自然就会膨胀,逐渐变得狂妄自大,看不清楚目前的大局势,自然想当然的认为自己身为天朝上国的皇帝,出兵收拾一个小小的匈奴人,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嘛,却丝毫没有见到这背后的凶险之处。

  天下太平,战备松弛,军中的将领多生骄横之心。

  他们已经许多年都没有打仗,更不知道如何率领大军去打胜仗,整日沉迷在过去的美梦当中无法自拔,已然有了骄兵必败的征兆。

  不仅如此,军队训练松懈,战斗力普遍不成一个体统和模样。

  哪怕是贾芸已然逐渐渗透和掌控的京营亦是如此。

  京营位置处在天子京城附近,便是如此破烂不堪的模样,战斗力打一个问号存疑,更别提其他的军队了。

  几乎都是不堪大用的军队,跑过去就是送死的那种。

  古代练兵,只有通过战争和厮杀才能够淬炼出来血与火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