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724页

  贾芸很快就看透了这些匈奴人的意图,他拥有着金手指带来的超强判断力,所以,在他面前玩弄这种小技巧,却是不可能成功的。

  柳湘莲闻言也是吃了一惊道:“那莫不是要出大事情?”

  贾芸再次摇了摇头道:“军中大事,自然有南安郡王和将军们在把持,更何况,前线的事情,你我在后方也难说清楚。即便是将你我的判断,送去前线,恐怕他们也不会听从我们的建议行事。可就等着看一个结果吧!”

  随着贾芸的话语,冯紫英等人也是点点头道:“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随后贾芸还看向冯紫英问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灾年不断,粮食减产严重,各地匪患四起,初开始官府还能够出兵缉拿匪患,后来眼看着匪患实在太多,也就对此不闻不问了。看来,朝廷的气数将尽啊!”

  听了贾芸的话语,众人也是吃惊不小,也是知道这个朝廷恐怕是支撑不下去了。

  倘若是前线兵败的消息传回来,天下的匪患也就更严重了。

  朝廷的国库亏空严重,现在的处境很不乐观。

  很多地方的俸禄和军饷就已经出现了缺口和问题。

  大形式的恶化,丝毫没有影响到神京城内达官显贵们的吃喝玩乐,仿佛外界的风云变化与他们无关痛痒,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

  如此生活几年,大厦将倾啊!

  冯紫英等人也是知道贾芸的想法。

  现在贾芸已经走到了宰辅的位置,就只差一步,便是可以登顶权势的巅峰。

  而且贾芸也有这个心思,他们也愿意支持贾芸,再次搏杀出一世的富贵。

  封妻荫子,王权富贵。

  朝廷软弱无能,当今的皇帝更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天下乱局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然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贾芸也是看向冯紫英等人道:“你们下去之后,铲除异己,扶植亲信,抓紧时间,倘若是遇到一些处理不了的人物,可直接过来寻我,由我来代劳。”

  朝廷换血就在眼前。

  朝廷越乱,贾芸的机会也就越大,胜算也就越多。

  皇帝越是无能,天下人心就会思变,觉着或许换上一个全新的皇帝上去,自己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所以,贾芸此刻就开始铲除异己,将不臣服自己,愚忠皇帝的人,全部都给杀掉,亦或者排挤出权力的核心圈子当中,沦为末流小官吏。

  至少也要让这些人无法威胁到贾芸。

  就在此刻柳湘莲也是不由得看向贾芸道:“最近我听闻风声,说是一些朝廷官员打算弹劾大哥,就是不知道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贾芸闻言却是淡然一笑道:“不就是忠顺亲王在找我们的麻烦?你们下去查查,看看这个忠顺亲王身旁都有什么人物效忠追随,然后,去找他们的把柄,以及原罪,耐心寻找,总是能够找到原罪的。”

  接下来的话语,根本就不需要贾芸来安排,他们下面的人就可以将其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权势人家,所使用的手段不外乎如此的。

  柳湘莲点点头,打算等自己离开芸府之后,就安排自己的手下去追查此事。

  朝廷里面的官员,多数都是贪官污吏,不怕拿不到这些人的把柄。

  至于贾芸这边,他倒是不太需要担心的。

  皇帝想要杀了贾芸,可不会那么容易。

  贾芸在简单与众人闲话几句,吩咐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之后,也是散了宴席。

  红儿身穿着出嫁的新娘子妆容。

  她此刻正端坐在屋子里面,一脸的害羞和脸红。

  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红儿也是没有想到,命运的变化竟然如此的玄妙无常。

  昔日的芸二爷,已然从一个贾族的边缘小人物,成长为了顶天立地的大人物。

  而她这个昔日荣国府内的丫鬟,也成为了姨奶奶,芸府的半个主子。

  命运从此刻改变,一步登天,不回头。

  贾芸从外面陪完了前来祝贺的宾客之后,才匆匆走过来,推开房门,看向坐在里面的红儿,也是免不得脸色微动,说不出来的惬意和舒坦。

  旋即贾芸便是转身回头,缓缓的关上了大门,走到了红儿的跟前,掀开了红儿的嫁衣,道:“红儿,你今天可真美!”

  听见贾芸的话语,红儿也是闹了一红脸,忙道:“老爷。”

  贾芸抱着红儿,便是去了床上。

  一夜无话,风花雪月,浪漫无限。

  翌日清晨,早起的雄鸡不停的打鸣,唤了众人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几乎所有人都在遵从这种规矩。

  贾芸也是不例外的。

  虽然昨日他当了新郎官,但是,今日也还是要起来做事情的。

  红儿也是起床来,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妆容和衣着,还害羞的看了一眼落红的被单,心头暗自松了一口气。

  第816章 薛姨妈怀孕

  且说岁月如梭,如流水匆匆而过。

  贾芸的书房内。

  贾芸正在书房内处理前线传回来的消息。

  信中说,军中的将领们心浮气躁,建功心切。

  时刻吵嚷着要出兵,出城去野战,找漠北的匈奴人主力大军,进行决战。

  而且一直以来都比较稳定发挥的南安郡王也动摇了。

  就连朝廷里面各级官吏们发送上来的内阁奏折,也多数都是朝廷的官员们请求皇帝催促前线的大军快速解决战斗,跟匈奴人打完这一仗,而不是眼前这么长久的拖累下去,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持久战。

  简单来说,那就是朝廷的国库承担不起这么恐怖的消耗。

  数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损耗着实太大。

  就算是倾国之力支持战争,也很难维持前线那般旷日持久的持久战。

  而且最近几年年年灾害,不是旱灾就是洪涝,粮食本来养活自己都难,更别提大军出征,打仗厮杀了。

  粮食紧缺,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各地盗匪四起,情况越来越烈。

  倘若是持续下去的话,恐怕会引起民变,立刻就会有人揭竿而起,选择造反。

  国库里面的军饷也没有多少银子可以拿出来用在军费上面的花销。

  内政也是需要吃银子的。

  天下各府衙门的官吏们每月所吃的俸禄银子可不少。

  以及各种其他方面的开支。

  想要支持这种规模空前的大战,长久持续,着实艰难。

  再还有往前线运送粮食的队伍,每天的吃喝也会损耗不少的粮食,让粮食在运输的途中折损大半,真正运抵前线之后,所获得的粮食也就更少了。

  眼看着春天马上就要来了。

  春种才能够秋收。

  仅仅依靠老弱妇孺们这点儿劳动力,是无法完成春耕任务的。

  一旦春耕不及时,错过了天时,再想要种地收获粮食也就更难办了。

  土地没有粮食,壮劳力们在前线打仗,这天下能不乱?
  贾芸也是不由得摇了摇头,心头叹息一口气道:“这皇帝可当真是糊涂,在这等天下内乱的时候,选择出兵漠北,远征匈奴,简直是昏了头。不过,倘若是他能够英明决断,只怕我也没有任何机会能够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