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780页

  听见戴权的话语,南安王妃顿时就明白过来,似乎这件事情有操作的空间和余地,忙继续笑着道:“不瞒内相,我家的女子年纪都小,不适合远嫁出去。不过,我最近正打算收一个义女,此女倒是到了那适婚的年纪,或许可以作为此次议和出嫁的人选。”

  戴权见状心中迟疑,自然知道南安王妃这是打算鱼目混珠,舍不得自己的女儿,打算让其他人来替代南安王妃的女儿出嫁。

  不过,此次议和乃是大事儿,他却不敢乱说的。

  但是,戴权见到了银子,又拿了南安王妃的好处,也难以说一些绝情的话语,忙看向南安王妃,道:“这件事情,我也不太好说,不过陛下倒是没有规定南安王妃拿出那个女儿来议和,似有让南安王妃自己拿决定的意思。既然是让南安王妃自己拿主意,那么这个远嫁女儿的人选是谁,倒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听见戴权的话语,南安王妃又点点头,道:“那好,此事就多麻烦内相在陛下跟前多说说好话,若是此事成了,我会多多给内相好处的。”

  听见南安王妃的话语,戴权便是站起身来,看向南安王妃,道:“嗯,我在这里也坐久了,该回宫里面去跟皇上复命了。”

  南安王妃见状也没有拦着戴权,忙起身亲自送了戴权出去。

  等到戴权离去之后,南安王妃的儿子忙过来询问此事,道:“母亲,咱们家真的要拿出一个妹妹出去议和远嫁?倘若是议和远嫁,那岂不是以后都见不到妹妹了?”

  南安王妃听见儿子的话语,却是微微叹息一口气,道:“我们又能够如何呢?若是不应了皇命,只怕咱们家就完蛋了,更别提,你那父亲现在还落在那些蛮夷的手中生死不知,你让为娘该怎么办?”

  说罢,南安王妃就已经有了人选,那就是荣国府的贾探春。

  贾探春的容貌姿色,乃至于她的出身,都符合远嫁议和的公主标准。

  之前南安王妃的儿子还与南安王妃提及过关于贾探春的消息,说是打算将贾探春给娶过来。

  本来南安王妃也对那贾探春挺满意的,无论是姿色还是才情,都是不差的。

  不过,贾探春唯一欠缺的便是庶女的出身,是赵姨娘这个小妾所生的女儿。

  在古代豪门讲究门当户对的当下,要是南安王妃允许让自己的儿子迎娶贾探春过门来当大老婆、大夫人的话,只怕整个南安王府都要成为外人眼中的笑话。
  

  也正因如此,南安王妃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事情的。

  南安王妃的儿子要迎娶别家的女子,一定也要是门当户对的嫡女,而不是贾探春这等庶女。

  现如今南安王妃遇到了麻烦,需要献祭一个女儿出来平息战乱,议和远嫁。

  贾探春也就成为了南安王妃的首选。

  旋即,南安王妃就谋划着这件事情,忙命身旁的管家,道:“你下去准备一份儿厚礼,等过几天,我要去一趟荣国府,拜访那一位史家的老太君。”

  之所以南安王妃要多等几天,是因为贾政马上就要回来了。

  贾芸已经上了奏折,雍太皇帝已经批准了这件事情,马上贾政就要荣升郎中,返回京城任职。

  这也是南安王妃为何要多等的原因所在。

  自古以来,女子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贾探春的婚事儿,还必须要贾政与王夫人两个人都点头同意才可。

  若是没有这两个人的点头,那南安王妃也不敢与荣国府强来,恶了那宫中的元妃娘娘。

  不管怎么说,此事南安王妃都必须要慎重才行。

  正在南安王妃准备将贾探春收为义女,代替自己的女儿出去议和远嫁时,贾政此刻也正在返回京城的路途当中,也在琢磨着自家女儿贾探春的婚事儿。

  原因是贾政之前收到了一位好友的书信,他在书信里面说,打算向贾政讨娶贾探春为妻,这件事情其实早就与他沟通过,那人的身份地位也是不低,亦是一方节度使,位高权重,乃是封疆大吏。

  这件事情,贾政自然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不过,贾政对这一门婚事儿并不怎么反对,反而是乐见其成。

  双方的家庭环境都是门当户对,不算是委屈了贾探春。

  只是贾政在外,无法与王夫人等人沟通,所以,这才打算等到自己返回京城之后,与家中的夫人们商议一二,将贾探春的婚事儿给定下来。

  第881章 贾政回京
  神京,荣国府。

  却说贾政从外省返回到京城之后,顿时,就让整个荣国府变得热闹了起来。

  王夫人等人得知贾政回京,心中自是万分的欢喜,忙去迎接贾政。

  同时,王夫人还看向身旁的丫鬟,问道:“宝玉,去什么地方了?”

  那丫鬟闻言略微思考之后,才回答道:“今儿我听二爷屋子里面的丫鬟说,他今日应该去上学去了吧!”

  王夫人见状忙点点头,道:“嗯,这才是正经的事情!”

  心中却是思忖:当年的事情早已经过去了,太上皇也没有杀了宝玉,甚至连元春都成为了娘娘,估摸着宝玉科举,仕途经济,应该不碍什么事儿的。

  自从贾元春被封为贵妃之后,似乎众人也意识到皇帝对贾宝玉这个糊涂虫,并不怎么仇恨和敌视,隐约有不管不顾的迹象。

  因此,王夫人等人方才催促着贾宝玉,早日通过科举入朝廷为官,免得将来后悔。

  说着,王夫人遂带着丫鬟们去迎接贾政。

  这边儿赵姨娘自然也得知了贾政归来的消息,她在屋子里面走动徘徊,心头想着一些事情,思忖:老爷回来了,我就不怕那装模作样的假慈悲了。

  赵姨娘也带着自己的丫鬟去迎接贾政。

  众人汇聚在门槛处时,王夫人冷看了一眼赵姨娘,道:“今儿可倒是巧了,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瞧见王夫人那面冷的模样,赵姨娘亦是反驳道:“太太,我只是听闻老爷回来,过来瞧瞧罢了。若是太太不嫌弃,我们一道走?”

  王夫人自是不愿意跟赵姨娘一道走的,轻哼一声,便是离开了。

  赵姨娘见状也是脸色略微露出一抹笑容来,许是在这件事情上面胜过了这王夫人一筹,顿时就让她的心情乐开了花儿。

  等到贾政回来,第一时间去请了老太太贾母的安,道:“孩儿见过母亲,过来给母亲请安了!”

  贾母乐呵呵的笑着问道:“你这次回来朝廷可有升迁的消息?”

  听见贾母问询此事,贾政忙回应道:“孩儿之前就已经去了衙门交差,与朝中同僚闲聊时才得知我那贤孙儿,这次出了很大的力气,关于升迁的事情,应当是不难的。”

  贾母见状亦是点点头,忙笑着道:“那就好,那就好!”

  众人才说完,就见到王夫人和赵姨娘等人过来了。

  贾政看见王夫人等人进来,亦是忙站起身来,询问关于贾宝玉的事情,道:“宝玉呢?怎么没有瞧见他的人影?”

  出去这么走一遭,贾政也是心累了。

  外面的世界水太深,各种明争暗斗,各种唇枪舌剑,各种蝇蝇苟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