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812页

  毕竟,无论如何这蒋玉菡都对贾芸有所帮助,对待自己人,贾芸还是没有痛下杀手的。

  移居海外,这便是蒋玉菡的结局。

  紧接着,贾芸又在荣国府内逗留了一二,就嘱咐贾政,道:“倘若是赶明儿忠顺王爷再喊人过来寻人,咱们也不必害怕了他们家几分,不理会他们便是。若是他们敢乱来,咱们家也不是吃素的。”

  说罢,贾芸就起身告辞离去。

  贾政送走了贾芸,心中亦是觉着贾芸说话到底是要比自己硬朗的。

  若是换做是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恐怕是不敢如此硬气的。

  忠顺亲王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王爷。

  这是有资格冲刺皇帝位置的王爷。

  所以,贾政心中清楚,只怕今日的梁子和麻烦算是结了仇,将来准不会好受点。

  权利斗争,素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除非是忠顺亲王倒台,不然的话,接下来的麻烦不会少的。

  荣国府的贾母得知了今日的事情,亦是心中恼怒和生气,连忙命人去喊来了贾政,将贾政唤到跟前来,训斥道:“怎么?我这孙儿本就身体弱,你莫非是要让我这孙儿绝后不成?”

  听了贾母的话语,贾政素来是一个迂腐愚孝的人物,此刻立刻就不敢顶嘴,就好似贾宝玉面对贾政一般,乖巧胆颤,战战兢兢.
  第918章 送探春

  三月十六日。

  这一天,天朗气清,阳光明媚。

  今日的贾探春身着一身红袍,准备远嫁和亲。

  她才从院子里面出去,就听见身后传来了赵姨娘的呼喊声音,道:“女儿。”

  等到贾探春回过头来时,才见到了一脸哭泣的赵姨娘,究竟是母女骨肉,身上血肉骨髓,那一样东西不是从赵姨娘身上掉下来的?
  即便是在混账的人物,只怕此刻都是要落泪悲切的。

  赵姨娘向着前面跑了几步,然后,停下了脚步。

  她就那般看着自己跟前的女儿贾探春,似乎是打算将这一刻的贾探春永远都记忆在心中,看着,看着,看着看着,竟不觉得泪流满面。

  贾探春亦是看向了赵姨娘,忍不住奔跑起来,跑到了赵姨娘的跟前,抱着赵姨娘,大哭道:“娘!”

  这是贾探春极难说出口的一句心里话。

  这么多年了,她们母女二人却不曾似今日这般情深意厚,含泪涕泣。

  此刻的母女二人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哭泣着,哭泣着
  贾探春哭泣完毕之后,才分开来,用手中的秀帕子擦拭自己眼角的泪珠儿,道一声:“娘,我这一去,却是从此再难以回来了。这家中的事情,你可就得全靠你自己了,至于环弟弟的事情,也该劝说他上进功名才是,整日这般顽劣,只怕将来不堪大用的。”

  听了贾探春这么一番肺腑之言,赵姨娘此刻才懂得这其中滋味和深意。

  却说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悲。

  赵姨娘看了一眼面前的贾探春,用力的点了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你放心,我会督促环儿刻苦读书的,定然不会让他不成器的。”

  之前赵姨娘还打算与王夫人斗法,现如今她看着王夫人的儿女们都有大出息,也便是再也难以有那种心思了。

  贾宝玉娶了郡主。

  贾环只怕做梦都不敢想这等美事儿。

  王夫人的女儿贾元春更是宫中的贵妃娘娘。

  这么算来,赵姨娘就输得更多了。

  一时间,赵姨娘也便是不说话了,只是愣愣的看着贾探春,道:“时候不早了,他们在外边儿等久了不妥当,女儿,你就去吧!”

  说着,贾探春就狠心回头,向着外边儿走去。

  一路走着,她的心中无限悲哀,只怕这一去,就再也难以返回故乡了。

  古人素来都崇尚落叶归根这四个字。

  贾探春远嫁番邦,便是再也难以落叶归根了。

  此刻荣国府的外边儿早已经停靠好了轿子,以及一大堆敲锣打鼓的人。

  这些人都是提前预备好了的,就等着贾探春远嫁呢。

  众人一路上送着贾探春去了京城的码头,他们是要乘船南下,才能够抵达那番邦所在的国度。

  此刻前来送行的人不少,皆都是贾探春昔日的好闺蜜和长辈。

  王夫人等人站在远处,看着那逐渐登上高台远去的贾探春。
  

  而贾宝玉等人也来了。

  他们骑在马上,自有小厮牵着马的缰绳,信马由缰,慢慢悠悠的走着。

  只是远处的众人无法看见贾探春,而贾探春却是可以透过自己的双眸见到远处的众人。

  一条条大路,隔开的不仅仅是血脉情感,更是生死黄泉。

  贾芸率领着自己的妻妾们来到了最适合远看到地方,站在高楼之上,看着那逐渐远去的红船,道:“她这么一去,只怕是再也难以回来了。”

  林黛玉等人闻言莫不是垂泪哭泣道:“多好的一个探春妹妹啊!怎么就远嫁了呢?”

  贾芸却是在心头琢磨着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路途当中劫杀远嫁和亲的花船,将贾探春给绑了的事情。

  只是此事还需要一些日子,至于内应他也都已经安排好了,便是那贾探春身旁的几个陪嫁丫鬟,从荣国府内挑选出去的丫鬟。

  其中就有早已经投靠被贾芸掌握在手中的丫鬟。

  这丫鬟在关键时刻必定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等到贾芸带着众人返回家中时,却又有一个坏消息传过来,道:“老爷,史家来了消息,请老爷亲启。”

  贾芸闻言立刻脸色微变,连忙接过信来,撕开信封,从里面取出书信来,打开来看,仔细看了几遍之后,内心骇然,心中道:“雍太皇帝竟然对史家下手了。”

  之前雍太皇帝将史家远调出京城,贾芸就觉着此事蹊跷,怕有分化他们权势的嫌疑。

  但是,贾芸却也没有阻拦的理由。

  毕竟,这史家是升迁,而不是贬官。

  贾芸若是阻拦史家升官,可不是压制一番贾政,那般容易解决的。

  这也是贾芸之前绝口不提阻拦史家升迁,外任地方的缘故。

  “本该是早就料到的事情,而今却是发生了,看来麻烦来了。”

  贾芸心中沉吟,道:“看来这皇帝不能够留了。”

  史家被抄,家产已经开始提前转移了出来,打算放在贾芸这里。

  只是贾芸此刻却是不能够让人给抓住了把柄,直接不要,另外喊来了人,吩咐道:“你们去替我送一封信。”

  来人闻言立刻点点头,招办此事。

  这个人乃是贾芸身旁跟京城皇宫内太监联系的中间人。

  但凡启用此人,必定是要发生大事儿。

  史家没了,下一个是谁呢?

  贾芸沉思道:“北静王呢?他若是不动,只怕必死无疑。”

  而关于史家被抄家的消息,也传遍了京城。

  许多人都知道了此事。

  尤其是忠顺亲王得知此事之后,心情大好。

  之前他因为蒋玉菡的事情,心中不大痛快,而今却是暂时好了不少。

  不过,忠顺亲王高兴过后,仍旧命人过来,吩咐道:“最近低调一些,不要生事儿,看来咱们陛下是要动真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