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971页

  所以,海瑞名垂千古了。

  这些人差不多都有一颗海瑞的心,做梦都想要成为典籍里面那种悍不畏死的圣贤榜样。

  贾芸对待这些人亦是皱眉,认为这些人是读书太多,竟是将自己的脑子给读坏掉了。

  不然的话,这些人又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思。

  人不畏惧死亡,奈何人总是要用各种规矩来令人惧怕死亡。

  薛宝钗和薛宝琴也不是那种恃宠而骄的杨贵妃。

  相反她们都是那种性格温软,持家兴国的好妃子。

  出来休息一日,那便是天大的恩德了,更莫说是多留几日了。

  娘家,终究是娘家。

  女儿是那泼出去的水。

  谁都清楚这一点儿。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待薛宝钗梳妆打扮完毕之后,这才吩咐左右,道:“你们都下去准备一番,我们吃了早饭之后,就回宫里面去。”

  薛姨妈却是没有睡好觉的。

  天还未亮,她便是已经苏醒了过来,提前为家里面的各种事情准备张罗,就是为了将女儿省亲的事情,落得一个好的结果。

  有始有终。

  这才是最好的事情。

  如若不然,来一个虎头蛇尾的话,难免会让人笑话的。

  薛家也是京城内的体面人。

  她们所在乎的东西已经不是富贵荣华,而是那脸蛋子,俗称两碗面。

  两碗面:里子和面子。

  出门在外,佛靠金装,靠的是面子。

  行走家中,衣食住行,靠的是里子。

  而今的薛家已然是富贵鼎盛的皇亲国戚之家,里子自然是不必担心的事情。

  依她们想来,这京城内能比她们家还要权贵的人,应该是没有几家的。

  封建社会,皇权至高,皇帝就已经是已知段位的极限了。

  正因如此,她们才会更在乎面子。

  面子是别人给的,而不是自己给的。

  所以,在某些事情方面,就不能够太肆无忌惮,没有一个规矩和王法。
  

  薛姨妈来到了门口处,望着里面的薛宝钗,道:“女儿,早膳我已经安排人准备好了。你吃了之后,我就送你出门,早些回宫得好。这街坊邻居们还要做生意和生活,你虽然是贵妃娘娘,但是,也得为陛下考虑不是。”

  贵妃出行,波及甚广,影响许多人的生计。

  那怕是与薛家无关的普通人,也会因为贵妃娘娘省亲,这两日不能够随意出门。

  一旦出门去了,必定会遭遇到官兵的盘剥,少不得就要脱一层皮。

  而且,贵妃一日不走,那么这些人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不少的影响。

  所以,薛姨妈才会前来劝说薛宝钗,让薛宝钗早日回宫,莫要在家中久留。

  薛宝钗亦是点了点头,道:“此事皇后娘娘她也曾与我谈及过,我知道的。”

  下一刻。

  薛宝钗便是跟着薛姨妈去了外边儿,母女二人一起吃了早饭之后,方才起驾回宫去了。

  薛姨妈带着一众薛家的媳妇儿们,正站在门口处,送薛宝钗离去。

  夏金桂看着远去的薛宝钗,心底里面不由得暗自轻松了一口气,思忖道:“这贵妃娘娘可算是走了。这一两天的时间,可是累死我了。生怕招惹来这位贵妃娘娘的不痛快。日子可真难熬啊!”

  对于夏金桂来说,薛宝钗不算是什么好人。

  毕竟,薛宝钗一直以来都对夏金桂有意见。

  虽然薛宝钗并没有明说,但是,从平日里面的相处来看,夏金桂仍旧能够从薛宝钗素日的态度看出来一些端倪,知道薛宝钗对自己的态度如何。

  或许是因为薛蟠的死,导致夏金桂在薛家的日子颇为的尴尬。

  即便是现在薛姨妈主动表态,与夏金桂和解了。

  但是,夏金桂心底里面也仍旧是放不下这一道门槛的。

  不过,相比起以前的日子来说,如今的日子,夏金桂无疑会更好过一些的。

  “好了,贵妃娘娘都回宫去了,我们也该过自己的日子了。”

  此刻的薛姨妈站在了夏金桂等人的前面。

  虽然如今贵妃娘娘走了,可她们的日子也仍旧还是要过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女儿啊!
  那终究是泼出去的水,不可能一辈子回来的。

  那怕是寻常的百姓家中,女子出嫁之后,组成了全新的家庭之后,多数时候也都是很难回娘家几次的。

  更别提,就在娘家长久居住了。

  除非是入赘的赘婿,否则的话,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夏金桂闻言则是不由得看向薛姨妈,笑着道:“老太太,你也累了,可去休息一会儿吧。”

  今天薛姨妈起床比较早,睡觉也没有睡好,所以,夏金桂打算先让薛姨妈回去修养一番,补充自己的精气神。

  薛姨妈则是摆了摆手,让众人散去,道:“你也是好心,这家里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去后面的屋子躺会儿。”

  众人见状也都纷纷散去了。

  贵妃娘娘走了,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仿佛梦幻泡影一般。

  在众人看来,那薛宝钗乃是贵妃娘娘,距离她们太遥远了。

  日常的生活当中。

  也只是听闻过有这么一个人物。

  何曾亲眼见到过?
  现在人也见过了,终究不算是白活这一辈子,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就连那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多了不少。

  而薛宝琴这边儿亦是如此。

  李太太看着薛宝琴,道:“女儿,你也快回宫里面去罢。而今你这般兴师动众的出来,出来长久了,难免惹人闲话的。”

  薛宝琴闻言亦是点了点头,念及此,她回头看向母亲李太太和哥哥薛蝌,道:“母亲,哥哥,那我就先回宫里面去了。你们以后若是家中生了什么事情,可派人入宫寻我,准能够遇难呈祥的。”

  薛蝌听了这句话,心里那是高兴的乐开了花,连忙道:“家中的事情,妹妹你放心,这家里面的事情还有我呢,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看他说的如此真切,薛宝琴轻轻的点了点头,跟着众人走了。

  这样的性子,倒是极好的。

  一时间。

  李太太连忙带着薛蝌去了门口处,送了薛宝琴一程。

  来到了门口处时,薛宝琴道:“母亲,哥哥,送到这里就足够了,你们还是回去罢!”

  李太太闻言立刻停下了脚步,忙站在原地笑着道:“宝妃娘娘,那老身就送到这里,一路平安顺遂.”

  薛宝琴回头看了一眼自家母亲和哥哥,也是轻轻一叹,去了轿子里面,吩咐一声儿:“走罢!回宫。”

  随着朝廷的仪仗队伍再次出发。

  薛宝琴的轿子缓缓的被人给抬了起来,向着远处行去。

  周围的街坊邻居听闻这一声声的敲锣打鼓,以及那衙门门子嘴里面喊出来的声音,心底里面微微动容,看着远处逐渐消失的轿子,缓缓道:“这贵妃娘娘才回家一日就走了?”

  这些人虽然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可对于这些人来说,素来也挺无聊的。

  而今突然就来了一个大新闻,她们心底里面也多有那吃瓜的心思。

  然而,这般热闹终究如同那璀璨烟花一般,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