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109页

  就如金榜题名时,高中状元一样,骑马游街一般。

  这位玄奘法师再拜谢恩。

  就身穿袈裟,手持法杖,在那大街上,招摇撞市,惹来无数人的关注。

  那京城里面行商的商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瞧见这一幕后,无不是争先恐后的说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玄奘法师直至寺庙里面来,寺庙里面的僧人们则是下榻来迎。

  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皈依,伺候在他的身旁左右。

  玄奘法师上殿,炷香礼佛,又对众感述圣恩已毕,各归禅座。

  又不觉红轮西坠,正是那——

  日落烟迷草树,帝都钟鼓初鸣。

  叮叮三响断人行,前后街前寂静。

  上刹辉煌灯火,孤村冷落无声。

  禅僧入定理残经,正好炼魔养性。

  光阴如梭,眨眼之间就又过去了几日,却是当七日正会。

  玄奘法师又休书上表,请大汉皇帝过来拈香。

  此时,玄奘法师的名声已然是名满天下,当世第一流。

  科技时代,想要造神,无疑比古代更容易。

  所以,大汉皇帝只需要发动资源,玄奘法师立刻就可以拥有海量的曝光度,从而得到极大的名誉。

  在有了名誉之后,至少面儿上是过得去的,不至于太寒酸。

  大汉皇帝当即命人准备一番,摆驾寺庙,亲自率领朝廷上上下下的文武百官、后宫嫔妃,皇亲国戚,一大早就赶到寺庙里面来烧香拜佛。

  整个京城附近的人,无论是有钱的达官显贵,亦或者说是普通的寻常百姓,都听闻这玄奘法师的神通本事,都过来寺庙附近听讲。

  这一日,观音菩萨与木吒说道:“没有想到这大汉朝廷竟然如此的玄妙异常,研究出来的诸多科技造物,倒是稀罕。

  可惜,这些科技造物固然不错,却无法长生不死,宛如鸡肋。

  不然的话,其中纹理倒是有可以观览之处。”

  最近这些日子,观音菩萨游历了京城的各处地方,也对这个世界的发展颇为的好奇。

  尤其是里世界与表世界的分割更是神来之笔,给人一种颇为不凡的感觉。

  听闻观音菩萨的话语,木吒连忙说道:“人间的变化的确是巨大的,与我们之前所见到的景象完全不同。不过,如此作为,必定也难以善终。”

  山川有灵,大地有脉。

  这个世界乃是超凡存在的世界,人类丢弃出去的垃圾,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不少的恶劣影响。

  所以,这些垃圾的处理就是麻烦事情。

  不过,在超凡力量的介入之下,这样的麻烦也变得简单起来。

  里世界的人都有修行过道法,直接用道法将其焚烧,简单快捷,无污染。

  所以,科技与超凡的结合才是正确的解决方式。

  只是表世界仍旧维持着原来的模样。

  木吒对此倒是有所耳闻,却也觉着此事不妥。

  如此恶劣的污染,哪怕有修炼者出手,恐怕也绝非是什么好事情。

  观音菩萨则是不愿意节外生枝,人间发生的变化与她没有任何的关系。

  她只需要看好取经人就行了。

  当即,观音菩萨说到:“今日是水陆正会,以一七继七七,可矣了。我和你杂在众人丛中,一则看他那会何如,二则看金蝉子可有福穿我的宝贝,三则也听他讲的是那一门经法。”

  两人随后就投身步入到寺庙里。

  正是有缘得遇旧相识,般若还归本道场。

  入到寺里观看,真个是天朝大国,果胜裟婆,赛过祗园舍卫,也不亚上刹招提。

  那一派仙音响亮,佛号喧哗。

  这菩萨直至多宝台边,果然是明智金蝉之相。

  诗曰:

  万象澄明绝点埃,大典玄奘坐高台。
  

  超生孤魂暗中到,听法高流市上来。

  施物应机心路远,出生随意藏门开。

  对看讲出无量法,老幼人人放喜怀。

  又诗曰:
  因游法界讲堂中,逢见相知不俗同。

  尽说目前千万事,又谈尘劫许多功。

  法云容曳舒群岳,教网张罗满太空。

  检点人生归善念,纷纷天雨落花红。

  那玄奘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

  这观音菩萨走到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观音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有得罪之处还望老师傅海涵。我之前见到的一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观音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正讲处,有那司香巡堂官急奏大汉皇帝道:“法师正讲谈妙法,被两个疥癞游僧,扯下来乱说胡话。”

  大汉皇帝听闻此人的回话,立刻下达王命,命人将这两个前来捣乱的癞头和尚给擒来。

  只见许多人将这二僧推拥进后法堂。

  见了大汉皇帝,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陛下问我何事?”

  大汉皇帝却认得他,知道这是观音菩萨的本尊,忙问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观音菩萨道:“正是。”

  大汉皇帝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观音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大汉皇帝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观音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大汉皇帝道:“你可记得么?”

  观音菩萨道:“我记得。”

  大汉皇帝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那观音菩萨带了木吒,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

  左边是木吒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

  喜的个大汉皇帝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

  有词为证,但见那——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

  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

  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

  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

  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

  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

  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喜的个大汉皇帝,忘了江山;爱的那文武官,失却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