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125页

  那里面有把门的小妖,开了门出来,问道:“你是何人,敢来击吾仙洞?”

  六耳猕猴骂道:“你个作死的孽畜!什么个去处,敢称仙洞!仙字是你称的?快进去报与你那黑汉,教他快送老爷的袈裟出来,饶你一窝性命!”

  小妖急急跑到里面,报道:“大王,佛衣会做不成了!门外有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来讨袈裟哩!”

  那黑汉被六耳猕猴在芳草坡前赶将来,却才关了门,坐还未稳,又听得那话,心中暗想道:“这厮不知是那里来的,这般无礼,他敢嚷上我的门来!”

  教:“取披挂!”

  随结束了,绰一杆黑缨枪,走出门来。

  这六耳猕猴闪在门外,执着铁棒,睁睛观看,只见那怪果生得凶险——

  碗子铁盔火漆光,乌金铠甲亮辉煌。

  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麃穗长。

  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

  眼幌金睛如掣电,正是山中黑风王。

  六耳猕猴暗笑道:“这厮真个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怎么这等一身乌黑?”

  那怪厉声高叫道:“你是个什么和尚,敢在我这里大胆?”

  六耳猕猴执铁棒,撞至面前,大咤一声道:“不要闲讲!快还你老外公的袈裟来!”

  那怪道:“你是那寺里和尚?你的袈裟在那里失落了,敢来我这里索取?”

  六耳猕猴道:“我的袈裟,在直北观音院后方丈里放着。只因那院里失了火,你这厮,趁哄掳掠,盗了来,要做佛衣会庆寿,怎敢抵赖?快快还我,饶你性命!若牙迸半个不字,我推倒了黑风山,荡平了黑风洞,把你这一洞妖邪,都碾为齑粉!”

  那怪闻言,呵呵冷笑道:“你这个泼物!原来昨夜那火就是你放的!你在那方丈屋上,行凶招风,是我把一件袈裟拿来了,你待怎么!你是那里来的?姓甚名谁?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

  六耳猕猴道:“是你也认不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若问老孙的手段,说出来教你魂飞魄散,死在眼前!”

  那怪道:“我不曾会你,有什么手段,说来我听。”

  行者笑道:“我儿子,你站稳着,仔细听了!我乃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那怪闻言笑道:“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孙悟空的名号,在人间界可谓是大名鼎鼎,不过,这可不算是什么好名声。

  众人都知道孙悟空是妖猴弼马温,却鲜少有妖魔对孙悟空恭敬的。

  皆认为这孙悟空投靠天庭,接了招安,不算是什么好妖魔。

  真正的妖魔都曾记得昔日妖族天庭时的辉煌景象,打算复兴妖庭,重立天庭。

  所以,孙悟空在黑熊怪看来,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笑话。

  上赶着去天上当牛做马的妖魔倒是稀罕的。

  六耳猕猴本以为自己顶替了孙悟空,就可以获得无尽的荣耀,跟随玄奘一路西天取经更是能够走捷径获得佛门的佛果,却不曾想到竟然会是这般的场景。

  险些让六耳猕猴道心破碎,怀疑自己不该过来顶替孙悟空,来受这鸟气。

  听见这黑熊怪嘴里的嘲讽之声,心中大怒,骂道:“你这贼怪!偷了袈裟不还,倒伤老爷!不要走,看棍!”

  那黑汉侧身躲过,绰长枪,劈手来迎。

  两家这场好杀——如意棒,黑缨枪,二人洞口逞刚强。

  分心劈脸刺,着臂照头伤。

  这个横丢阴棍手,那个直拈急三枪。

  白虎爬山来探爪,黄龙卧道转身忙。

  喷彩雾,吐毫光,两个妖仙不可量:一个是修正齐天圣,一个是成精黑大王。

  这场山里相争处,只为袈裟各不良。

  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

  渐渐红日当午,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

  行者道:“你这个孽畜,教做汉子?好汉子,半日儿就要吃饭?似老孙在山根下,整压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尝些汤水,那里便饿哩?莫推故,休走!还我袈裟来,方让你去吃饭!”

  那怪虚幌一枪,撤身入洞,关了石门,收回小怪,且安排筵宴,书写请帖,邀请各山魔王庆会不题。

  却说六耳猕猴攻门不开,也只得回观音院。

  那本寺僧人已葬埋了那老和尚,都在方丈里伏侍唐僧。

  早斋已毕,又摆上午斋,正那里添汤换水,只见行者从空降下,众僧礼拜,接入方丈,见了三藏。

  三藏道:“悟空你来了,袈裟如何?”

  六耳猕猴道:“已有了根由。早是不曾冤了这些和尚,原来是那黑风山妖怪偷了。

  老孙去暗暗的寻他,只见他与一个白衣秀士,一个老道人,坐在那芳草坡前讲话。

  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他忽然说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做生日,夜来得了一件锦蝠佛衣,要以此为寿,作一大宴,唤做庆赏佛衣会。

  是老孙抢到面前,打了一棍,那黑汉化风而走。

  道人也不见了,只把个白衣秀士打死,乃是一条白花蛇成精。

  我又急急赶到他洞口,叫他出来与他赌斗。

  他已承认了,是他拿回。

  战彀这半日,不分胜负。

  那怪回洞,却要吃饭,关了石门,惧战不出。

  老孙却来回看师父,先报此信,已是有了袈裟的下落,不怕他不还我。”

  众僧闻言,合掌的合掌,磕头的磕头,都念声:“南无阿弥陀佛!今日寻着下落,我等方有了性命矣!”

  六耳猕猴道:“你且休喜欢畅快,我还未曾到手,师父还未曾出门哩。只等有了袈裟,打发得我师父好好的出门,才是你们的安乐处;若稍有些须不虞,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可曾有好茶饭与我师父吃?可曾有好草料喂马?”

  众僧俱满口答应道:“有,有,有!更不曾一毫有怠慢了老爷。”

  三藏道:“自你去了这半日,我已吃过了三次茶汤,两餐斋供了,他俱不曾敢慢我。但只是你还尽心竭力去寻取袈裟回来。”
  

  六耳猕猴道:“莫忙!既有下落,管情拿住这厮,还你原物。放心,放心!”

  正说处,那上房院主,又整治素供,请孙老爷吃斋。

  六耳猕猴却吃了些须,复驾祥云,又去找寻。

  正行间,只见一个小怪,左胁下夹着一个花梨木匣儿,从大路而来。

  第1178章 观音收黑熊二
  六耳猕猴见到这小妖过来,连忙变换了一个法术,将这小妖给抓住,送去给贾芸。

  西天路途当中,妖魔肆虐,最不缺少的就是这些小妖魔。

  大妖魔们往往都有背景,想要将其击杀,在众神佛的关注之下,千难万难。

  唯有这些小妖怪只因为没有什么背景与能耐,遂可将其打杀擒拿,而不至于引来麻烦。

  甚至是菩萨等人的怪罪。

  西天取经,六耳猕猴深知其中的利弊,当即就开始在山中举起棒来,打杀这山中小妖。

  但凡游荡在山中的妖魔,皆被六耳猕猴一棍子劈头一下,直接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