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220页

  想必这和尚们是犯下了什么罪过,才会如此害怕那道士。

  不然啊,怎么这等着力拽扯?
  我曾听得人言,西方路上,有个敬道灭僧之处,断乎此间是也。

  我待要回报师父,奈何事不明白,返惹他怪,敢道这等一个伶俐之人,就不能探个实信?
  且等下去问得明白,好回师父话。”

  心中计较了一番后,六耳猕猴当即就按落云头,去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左臂上挂着一个水火篮儿,手敲着渔鼓,口唱着道情词,近城门,迎着两个道士,当面躬身道:“道长,贫道起手。”

  那道士看了一眼六耳猕猴后,见到也是道士连忙还礼问道:“不知道先生打那里来的?又往那里去?”

  六耳猕猴笑了笑道:“我弟子云游于海角,浪荡在天涯。今朝来此处,欲募善人家。动问二位道长,这城中那条街上好道?那个巷里好贤?我贫道好去化些斋吃。”

  那道士一看六耳猕猴那陌生的模样就知道此人定然是外来的道士,却非是这本地的道士,不然的话,怎会如此说来,当即便是笑道:“你这先生,怎么说这等败兴的话?”

  六耳猕猴微微惊讶,反问道:“何为败兴?”

  那道士当即就嘴角含笑,浑身上下散发出来一种超人一等的傲然之气,笑了笑道:“你要化些斋吃,却不是败兴?”

  六耳猕猴倒是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顿时就明白过来这错在何处。

  倘若是和尚的话,必定是化斋的。

  可要是放在道士这里却非如此。

  道士从来都是自力更生,不似乎那和尚不从事生产。

  当即六耳猕猴就恍然大悟,连忙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道一声:“出家人以乞化为由,却不化斋吃,怎生有钱买?”

  那道士见到六耳猕猴如此,也是淡然笑道:“你是远方来的道士,却不知我这城中之事。

  我这城中,且休说文武官员好道,富民长者爱贤,大男小女见我等拜请奉斋,这般都不须挂齿,头一等就是万岁君王好道爱贤。”
  

  六耳猕猴顿时就明白过来此地的风气,连忙又解释道:“我贫道一则年幼,二则是远方乍来,实是不知。烦二位道长将这里地名、君王好道爱贤之事,细说一遍,足见同道之情。”

  那道士也不怪罪这六耳猕猴所化作的道士,因瞧这六耳猕猴乃是同类,方说道:“此城名唤车迟国,宝殿上君王与我们有亲。”

  六耳猕猴闻言则是呵呵冷笑道:“想是道士做了皇帝?”

  他道:“不是。只因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无点雨,地绝谷苗,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悬捱命之处,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来,俯救生灵。”

  六耳猕猴又问道:“是那三个仙长?”

  那道士说道:“便是我家师父。”

  六耳猕猴笑道:“尊师甚号?”

  那道士笑云:“我大师父,号做虎力大仙;二师父,鹿力大仙;三师父,羊力大仙。”

  六耳猕猴顿时就明白过来,这定然是三个妖怪,连忙又问道:“三位尊师,有多少法力?”

  那道士笑云:“我那师父,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君臣相敬,与我们结为亲也。”

  六耳猕猴点点头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

  那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若是我两个引进你,乃吹灰之力。”

  六耳猕猴深深的唱个大喏道:“多承举荐,就此进去罢。”

  那道士说:“且少待片时,你在这里坐下,等我两个把公事干了来,和你进去。”

  六耳猕猴好奇问道:“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那道士用手指定那沙滩上僧人:“他做的是我家生活,恐他躲懒,我们去点他一卯就来。”

  六耳猕猴则是摆手笑道:“道长差了!僧道之辈都是出家人,为何他替我们做活,伏我们点卯?”

  那道士云:“你不知道,因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饷。

  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

  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

  却才发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我们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

  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

  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未曾完备,着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

  只恐他贪顽躲懒,不肯拽车,所以着我两个去查点查点。”

  六耳猕猴闻言,立刻就心中偷笑道:“这人类可当真是实际,若是灵验便是座上宾,那世上真仙,倘若是不灵验,便是这阶下囚。不过,这和尚求不来云雨,恐怕是天定的命数。而今这妖怪能够求来雨云,恐怕是触犯了天条了!”

  这个世界的云雨何时布云、何时放雨,那都是需要禀告天庭的。

  瞧瞧西游记原著里面的泾河龙王是怎么死的?

  不就是因为玉皇大帝下了旨意,命他下多少雨滴,就要下多少雨滴。

  多一滴水都不能行。

  少一滴水也不能够行。

  所以,泾河龙王耍心眼,就上了斩龙台也就死了。

  而今妖怪降雨救百姓,而这和尚做法,无反应。

  如何不被皇帝打为阶下囚呢?

  不过,六耳猕猴将来也是要成佛的,论及道理来说,也还是佛门的人。

  眼看着佛门的人被欺负,到底也还是不能够不管不问的。

  旋即,六耳猕猴便是扯住那道士滴泪道:“我说我无缘,真个无缘,不得见老师父尊面!”

  那道士云:“如何不得见面?”

  六耳猕猴道:“我贫道在方上云游,一则是为性命,二则也为寻亲。”

  那道士问:“你有什么亲?”

  六耳猕猴道:“我有一个叔父,自幼出家,削发为僧,向日年程饥馑,也来外面求乞。

  这几年不见回家,我念祖上之恩,特来顺便寻访,想必是羁迟在此等地方,不能脱身,未可知也。

  我怎的寻着他见一面,才可与你进城?”

  那道士云:“这般却是容易。我两个且坐下,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一查,只点头目有五百名数目便罢,看内中那个是你令叔。果若有呀,我们看道中情分,放他去了,却与你进城好么?”

  六耳猕猴顶谢不尽,长揖一声,别了道士,敲着渔鼓,径往沙滩之上。

  过了双关,转下夹脊,那和尚一齐跪下磕头道:“爷爷,我等不曾躲懒,五百名半个不少,都在此扯车哩。”

  六耳猕猴看见,暗笑道:“这些和尚,被道士打怕了,见我这假道士就这般悚惧,若是个真道士,好道也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