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238页

  寒凝楚塞千峰瘦,冰结江湖一片平。

  朔风凛凛,滑冻棱棱。

  池鱼偎密藻,野鸟恋枯槎。

  塞外征夫俱坠指,江头梢子乱敲牙。

  裂蛇腹,断鸟足,果然冰山千百尺。

  万壑冷浮银,一川寒浸玉。

  东方自信出僵蚕,北地果然有鼠窟。

  王祥卧,光武渡,一夜溪桥连底固。

  曲沼结棱层,深渊重迭沍。

  通天阔水更无波,皎洁冰漫如陆路。

  三藏与一行人到了河边,勒马观看,真个那路口上有人行走。

  三藏问道:“施主,那些人上冰往那里去?”
  

  陈老道:“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

  三藏道:“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

  教:“悟空,快回施主家,收拾行囊,叩背马匹,趁此层冰,早奔西方去也。”

  六耳猕猴笑吟吟答应。

  沙僧道:“师父啊,常言道,千日吃了千升米。今已托赖陈府上,且再住几日,待天晴化冻,办船而过,忙中恐有错也。”

  三藏道:“悟净,怎么这等愚见!若是正二月,一日暖似一日,可以待得冻解。此时乃八月,一日冷似一日,如何可便望解冻!却不又误了半载行程?”

  八戒跳下马来:“你们且休讲闲口,等老猪试看有多少厚薄。”

  六耳猕猴道:“呆子,前夜试水,能去抛石,如今冰冻重漫,怎生试得?”

  八戒道:“师兄不知,等我举钉钯筑他一下。假若筑破,就是冰薄,且不敢行;若筑不动,便是冰厚,如何不行?”

  三藏道:“正是,说得有理。”

  那呆子撩衣拽步,走上河边,双手举钯,尽力一筑,只听扑的一声,筑了九个白迹,手也振得生疼。

  呆子笑道:“去得,去得!连底都锢住了。”

  三藏闻言,十分欢喜,与众同回陈家,只教收拾走路。

  那两个老者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些干粮烘炒,做些烧饼馍馍相送。

  一家子磕头礼拜,又捧出一盘子散碎金银,跪在面前道:“多蒙老爷活子之恩,聊表途中一饭之敬。”

  三藏摆手摇头,只是不受道:“贫僧出家人,财帛何用?就途中也不敢取出。只是以化斋度日为正事,收了干粮足矣。”

  二老又再三央求,行者用指尖儿捻了一小块,约有四五钱重,递与金蝉子道:“师父,也只当些衬钱,莫教空负二老之意。”

  遂此相向而别。

  径至河边冰上,那马蹄滑了一滑,险些儿把三藏跌下马来。

  沙僧道:“师父,难行!”

  八戒道:“且住!问陈老官讨个稻草来我用。”

  六耳猕猴道:“要稻草何用?”

  八戒道:“你那里得知,要稻草包着马蹄方才不滑,免教跌下师父来也。”

  陈老在岸上听言,急命人家中取一束稻草,却请金蝉子上岸下马。

  八戒将草包裹马足,然后踏冰而行。

  别陈老离河边,行有三四里远近,八戒把九环锡杖递与三藏道:“师父,你横此在马上。”

  六耳猕猴道:“这呆子奸诈!锡杖原是你挑的,如何又叫师父拿着?”

  八戒道:“你不曾走过冰凌,不晓得。凡是冰冻之上,必有凌眼,倘或髹着凌眼,脱将下去,若没横担之物,骨都的落水,就如一个大锅盖盖住,如何钻得上来!须是如此架住方可。”

  六耳猕猴暗笑道:“这呆子倒是个积年走冰的!”

  果然都依了他。

  金蝉子横担着锡杖,六耳猕猴横担着铁棒,沙僧横担着降妖宝杖,八戒肩挑着行李,腰横着钉钯,师徒们放心前进。

  这一直行到天晚,吃了些干粮,却又不敢久停,对着星月光华,观的冰冻上亮灼灼、白茫茫,只情奔走,果然是马不停蹄,师徒们莫能合眼,走了一夜。

  天明又吃些干粮,望西又进。

  正行时,只听得冰底下扑喇喇一声响亮,险些儿唬倒了白马。

  三藏大惊道:“徒弟呀!怎么这般响亮?”

  八戒道:“这河忒也冻得结实,地凌响了,或者这半中间连底通锢住了也。”

  三藏闻言,又惊又喜,策马前进,趱行不题。

  却说那妖邪自从回归水府,引众精在于冰下。

  等候多时,只听得马蹄响处,他在底下弄个神通,滑喇的迸开冰冻,慌得孙大圣跳上空中,早把那白马落于水内,三人尽皆脱下。

  那妖邪将三藏捉住,引群精径回水府,厉声高叫:“鳜妹何在?”

  老鳜婆迎门施礼道:“大王,不敢不敢!”

  妖邪道:“贤妹何出此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原说听从汝计,捉了圣僧,与你拜为兄妹。今日果成妙计,捉了这金蝉子,就好昧了前言?”

  教:“小的们,抬过案桌,磨快刀来,把这和尚剖腹剜心,剥皮剐肉,一壁厢响动乐器,与贤妹共而食之,延寿长生也。”

  鳜婆道:“大王,且休吃他,恐他徒弟们寻来吵闹。且宁耐两日,让那厮不来寻,然后剖开,请大王上坐,众眷族环列,吹弹歌舞,奉上大王,从容自在享用,却不好也?”

  那怪依言,把这金蝉子藏于宫后,使一个六尺长的石匣,盖在中间不题。

  金蝉子被关押起来之后,却是微微叹息了一口气道:“这九九八十一难却是少了一难都不行的。天道在上,我若是不将其圆满,必定难得佛果!”

  第1244章 杀灵感大王
  八戒、沙僧则是在水里捞着行囊,放在白马身上驮了,分开水路,涌浪翻波,负水而出,只见六耳猕猴在半空中看见,问道:“师父何在?”

  八戒道:“师父刚才被水浪掀翻,落到了这通天河里面去了,估计是之前被我们打跑的妖怪。如今我们也找不到师父,且先去岸上在做抉择也不迟。”

  原来这八戒本是天蓬元帅临凡,他当年掌管天河八万水兵大众。

  沙和尚是流沙河内出身。

  白马本是西海龙孙,故此能知水性。

  六耳猕猴听闻八戒的话语,亦是不怎么担心三藏的安全问题。

  开玩笑,这取经团队当中,法力最强,实力最强的不是三藏的这几个徒弟,反而是三藏自己。

  在贾芸的帮助之下,三藏成功觉醒了前世的记忆,从而回归了前世的道果。

  强者回归,此刻的三藏强大的可怕,但是也仍旧需要遵从天道立下的规矩,去西天取经。

  西天取经就必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是天道定数,大势所趋,谁也不能够更变。

  如来佛祖不行,观音菩萨更不行,至于三藏他们也不行。

  除非他们可以抗衡天道,与天道鸿钧对等,否则的话,他们就必须要按照天道的大势去走。

  这也是为何金蝉子即便是觉醒了前世的记忆,获得了前世的大法力,也仍旧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