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282页

  如来佛祖则是大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观音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佛祖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观音菩萨疑惑的询问道:“敢问是那四猴?”

  如来佛祖这才看向诸多的罗汉菩萨,详细给众人讲解这里面的内容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我观这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那六耳猕猴听闻得如来佛祖说出他的本象,却是并不担心什么。

  现在他就是天命取经人。

  即便是真的让这如来佛祖知道了他的身份,恐怕也找不到另外一个猴子出来去西天取经。

  毕竟,孙悟空现在可不在洪荒世界当中,而是在贾芸所居住的混沌宇宙当中。

  没有了孙悟空,佛门如何大兴?
  这也是六耳猕猴不害怕的根源所在。

  至于孙悟空的心魔则是胆战心惊,望着面前的诸多菩萨罗汉,以及如来佛祖,匆忙纵身而起,跳起来就走。

  如来佛祖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菩萨、木叉,一齐围绕。

  六耳猕猴此刻也要上前去帮忙,如来佛祖却是劝说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

  那孙悟空的心魔顿时感觉到了大恐怖,顿时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

  如来佛祖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

  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佛祖笑道:“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变作了一个六耳猕猴的模样。

  六耳猕猴当即就忍不住,害怕此事暴露,直接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打死之后,六耳猕猴又将其尸体给收走了,避免露出马脚来。

  如此一套流程下来,即便是众人想要事后再次追查今日之事,恐怕也是艰难。

  如来佛祖不忍,道声:“善哉,善哉!”

  六耳猕猴却是对如来佛祖的假慈悲浑然不在乎。

  若非是贾芸出手帮忙,只怕今日惨死在这灵山大雷音寺内的猴子就算真六耳猕猴了。

  眼看着自己被算计至此,六耳猕猴岂能高兴?
  可叹!

  可叹!

  可叹!

  可叹,他六耳猕猴不明白世间道理,险些就上了这佛门的当,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

  不过,戏还是要接着演下去的,莫要教这如来佛祖看出根脚来。

  六耳猕猴即便匆匆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如来佛祖对此则是不言,挥手道:“你自快去保护你师父来此求经罢。”

  六耳猕猴遂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如来佛祖自然是不肯的。
  

  西天取经乃是关系到佛门大兴的局面,谁来了也不好使。

  即便是真的孙悟空来了,也无法让此事更变。

  如来佛祖只道一声:“悟空,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那观音菩萨站在旁听说这话,心中顿时就有些许不满与叹息:“想我在灵山努力奋斗多年,广积善德,怎么也不见到坐这莲台?”

  摇了摇头,观音菩萨遂将心中的不满镇压下去,即合掌谢了圣恩,领悟空,辄驾云而去,随后木叉行者、白鹦哥,一同赶上。

  不多时,到了中途草舍人家,沙和尚看见,急请师父拜门迎接。

  观音菩萨道:“三藏,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佛祖知识,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

  金蝉子即叩头道:“谨遵教旨。”

  正拜谢时,只听得正东上狂风滚滚,众目视之,乃猪八戒背着两个包袱,驾风而至。

  呆子见了观音菩萨,便是立刻倒身下拜道:“弟子前日别了师父至花果山水帘洞寻得包袱,果然遇到了这花果山上面的猴子,听闻他们说是大师兄吩咐他们等我的,遂交还了行礼,还赠送了一些山中水果美酒以作赔礼道歉之用。

  我寻着包袱,当时查点,一物不少。

  就带着这些东西,驾风转此,更不知两行者的下落如何。”

  观音菩萨闻言立刻就把如来佛祖识怪之事,又说了一遍。

  那呆子十分欢喜,称谢不尽。

  师徒们拜谢了,观音菩萨回海,却都照旧合意同心,洗冤解怒。

  又谢了那村舍人家,整束行囊马匹,找大路而西。

  话说他们一行人再次渡过了这次的劫难,六耳猕猴心中则是对观音菩萨有所关注,遂对贾芸传音道:“老师,这观音菩萨是否可以拉拢过来?”

  贾芸笑道:“诸天神佛都可拉拢过来!他们困在这个境界太久太久,现在的资源匮乏,想要突破难难难。所以,一旦我能够给他们希望与未来,你说他们该投靠谁?”

  就连孙悟空也是在知道世界逐渐匮乏,无法成长到圣人层次,方才愿意追随贾芸的。

  没有好处,空口白牙就想要别人效忠,如何可能?
  六耳猕猴闻言顿时点点头道:“那就好!”

  其实六耳猕猴对待观音菩萨等人还是不错的,至少并不厌恶。

  若是以后大家能够和睦共处,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却说这金蝉子遵观音菩萨教旨,收了六耳猕猴,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肸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

  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却又值三秋霜景,但见那——

  薄云断绝西风紧,鹤鸣远岫霜林锦。

  光景正苍凉,山长水更长。

  征鸿来北塞,玄鸟归南陌。

  客路怯孤单,衲衣容易寒。

  师徒四众,进前行处,渐觉热气蒸人。

  金蝉子当即勒住白龙马,看向身旁的几个徒弟,问道:“如今正是秋天,却怎返有热气?”

  八戒则是看了一眼前方,说道:“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