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393页

  原来他九个头就有九张口,一口噙着金蝉子,一口噙着八戒,一口噙着老王,一口噙着大王子,一口噙着二王子,一口噙着三王子,六口噙着六人,还空了三张口,发声喊叫道:“我先去也!”

  这五个小狮精见他祖得胜,一个个愈展雄才。

  六耳猕猴闻得城上人喊嚷,情知中了他计,急唤沙僧仔细;他却把臂膊上毫毛,尽皆拔下,入口嚼烂喷出,变作千百个小六耳猕猴,一拥攻上,当时拖倒猱狮,活捉了雪狮,拿住了抟象狮,扛翻了伏狸狮,将黄狮打死,烘烘的嚷到州城之下,倒转走脱了青脸儿与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儿二怪。

  那城上官看见,却又开门,将绳把五个狮精又捆了,抬进城去。

  还未发落,只见那王妃哭哭啼啼,对六耳猕猴礼拜道:“神师啊,我殿下父子并你师父,性命休矣!这孤城怎生是好?”

  六耳猕猴这才收了法毛,对王妃作礼道:“贤后莫愁,只因我拿他七个狮精,那老妖弄摄法,定将我师父与殿下父子摄去,料必无伤。待明日绝早,我兄弟二人去那山中,管情捉住老妖,还你四个王子。”

  那王妃一簇女眷闻得此言,都对六耳猕猴下拜道:“愿求殿下父子全生,皇图坚固!”

  拜毕,一个个含泪还宫。

  六耳猕猴吩咐各官:“将打死那黄狮精剥了皮,六个活狮精,牢牢拴锁。取些斋饭来,我们吃了睡觉,你们都放心,保你无事。”

  至次日,六耳猕猴领沙僧驾起祥云,不多时,到于竹节山头。

  按云头观看,好座高山!

  但见——峰排突兀,岭峻崎岖。

  深涧下潺湲水漱,陡崖前锦锈花香。

  回峦重迭,古道湾环。

  真是鹤来松有伴,果然云去石无依。

  玄猿觅果向晴晖,麋鹿寻花欢日暖。

  青鸾声淅呖,黄鸟语绵蛮。

  春来桃李争妍,夏至柳槐竞茂。

  秋到黄花布锦,冬交白雪飞绵。

  四时八节好风光,不亚瀛洲仙景象。

  他两个正在山头上看景,忽见那青脸儿,手拿一条短棍,径跑出崖谷之间。

  六耳猕猴站在高处,怒喝道:“那里走!老孙来也!”

  唬得那小妖一翻一滚的跑下崖谷。

  他两个一直追来,又不见踪迹,向前又转几步,却是一座洞府,两扇花斑石门,紧紧关闭。

  门上横嵌着一块石版,楷镌了十个大字,乃是“万灵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那小妖原来跑进洞去,即把洞门闭了,到中间对老妖道:“爷爷,外面又有两个和尚来了。”

  老妖询问道:“你大王并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可曾来?”
  

  小妖摇头道:“不见,不见!只是两个和尚,在山峰高处眺望。我看见回头就跑,他赶将来,我却闭门来也。”

  老妖听说,低头不语。

  半晌,忽的吊下泪来,叫声:“苦啊!我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尽被和尚捉进城去矣!此恨怎生报得!”

  八戒捆在旁边,与那王父子金蝉子俱攒在一处,恓恓惶惶受苦,听见老妖说声:“众孙被和尚捉进城去。”

  暗暗喜道:“师父莫怕,殿下休愁,我师兄已得胜,捉了众妖,寻到此间救拔吾等也。”

  说罢,又听得老妖叫:“小的们,好生在此看守,等我出去拿那两个和尚进来,一发惩治。”

  你看他身无披挂,手不拈兵,大踏步走到前边,只闻得六耳猕猴吆喝哩。

  他就大开了洞门,不答话,径奔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使铁棒当头支住,沙僧轮宝杖就打。

  那老妖把头摇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口,把个六耳猕猴、沙僧轻轻的又衔于洞内,教:“取绳索来!”

  那刁钻古怪、古怪刁钻与青脸儿是昨夜逃生而回者,即拿两条绳,把他二人着实捆了。

  老妖问道:“你这泼猴,把我那七个儿孙捉了,我今拿住你和尚四个,王子四个,也足以抵得我儿孙之命!小的们,选荆条柳棍来,且打这猴头一顿,与我黄狮孙报报冤仇!”

  那三个小妖,各执柳棍,专打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本是熬炼过的身体,那些些柳棍儿,只好与他拂痒,他那里做声?凭他怎么捶打,略不介意。

  八戒、金蝉子与王子见了,一个个毛骨悚然。

  少时,打折了柳棍,直打到天晚,也不计其数。

  沙僧见打得多了,甚不过意道:“我替他打百十下罢。”

  老妖道:“你且莫忙,明日就打到你了,一个个挨次儿打将来。”

  八戒着忙道:“后日就打到我老猪也!”

  打一会,渐渐的天昏了,老妖叫:“小的们且住,点起灯火来,你们吃些饮食,让我到锦云窝略睡睡去。汝三人都是遭过害的,却用心看守,待明早再打。”

  三个小妖移过灯来,拿柳棍又打六耳猕猴脑盖,就象敲梆子一般,剔剔托,托托剔,紧几下,慢几下。

  夜将深了,却都盹睡。

  六耳猕猴就使个遁法,将身一小,脱出绳来,抖一抖毫毛,整束了衣服,耳朵内取出棒来,幌一幌,有吊桶粗细,二丈长短,朝着三个小妖道:“你这孽畜,把你老爷就打了许多棍子!老爷还只照旧,老爷也把这棍子略挜你挜,看道如何!”

  把三个小妖轻轻一挜,就挜做三个肉饼,却又剔亮了灯,解放沙僧。

  八戒捆急了,忍不住大声叫道:“哥哥!我的手脚都捆肿了,倒不来先解放我!”

  这呆子喊了一声,却早惊动老妖。

  老妖一毂辘爬起来道:“是谁人解放?”

  那六耳猕猴听见,一口吹息灯,也顾不得沙僧等众,使铁棒,打破几重门走了。

  那老妖到中堂里叫:“小的们,怎么没了灯光?只莫走了人也?”

  叫一声,没人答应;又叫一声,又没人答应。

  及取灯火来看时,只见地下血淋淋的三块肉饼,老王父子及金蝉子、八戒俱在,只不见了六耳猕猴、沙僧。

  点着火,前后赶看,忽见沙僧还背贴在廊下站哩,被他一把拿住摔倒,照旧捆了。

  又找寻六耳猕猴,但见几层门尽皆破损,情知是六耳猕猴打破走了,也不去追赶,将破门补的补,遮的遮,固守家业不题。

  却说六耳猕猴出了那九曲盘桓洞,跨祥云径转玉华州,但见那城头上各厢的土地神祗与城隍之神迎空拜接。

  六耳猕猴道:“汝等怎么今夜才见?”

  城隍道:“小神等知大圣下降玉华州,因有贤王款留,故不敢见。今知王等遇怪,大圣降魔,特来叩接。”

  六耳猕猴正在嗔怪处,又见金头揭谛、六甲六丁神将,押着一尊土地,跪在面前道:“大圣,吾等捉得这个地里鬼来也。”

  六耳猕猴喝道:“汝等不在竹节山护我师父,却怎么嚷到这里?”

  丁甲神道:“大圣,那妖精自你逃时,复捉住卷帘大将,依然捆了。我等见他法力甚大,却将竹节山土地押解至此。他知那妖精的根由,乞大圣问他一问,便好处治,以救圣僧贤王之苦。”

  六耳猕猴听言甚喜,那土地战兢兢叩头道:“那老妖前年下降竹节山。那九曲盘桓洞原是六狮之窝,那六个狮子,自得老妖至此,就都拜为祖翁。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号为九灵元圣。若得他灭,须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主人公来,方可收伏。他人莫想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