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人开始修炼_第104页

  亢龙有悔,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因失败而后悔,后也指盛久必衰,也作“亢极之悔”。

  跟大盈仙人的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完全是两个意思。

  “好吧,大盈仙人。”看到陆瑾那突然严肃起来的面色,王蔼也是知道了触动到了陆瑾的逆鳞。

  要是再说下去,没到天门山上,就要发生一场战斗。

  “哼。”听到王蔼的话,陆瑾冷哼一声,随后又说到:“前段时间围攻李毅的事情你们王家也有参与进去吧?”

  “看在同为世家的面子上,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李毅现在是老田的唯一弟子,老张自然把对方视为子侄。”

  “你要是想在龙虎山上为难李毅,得看看你是否能够承受的住老张的怒火。”

  “当年他能一巴掌打败我,现在,他依旧能一巴掌打服你。”陆瑾俯视了一眼王蔼。

  “还有,后辈记得好好教导,这种眼神要是发生在陆琳身上,我打断他的狗腿!”说着,陆瑾就跨过王蔼,向着天门山大步而去。

  一旁的陆琳则是对着王蔼尴尬的笑了笑,也是跟着陆瑾的步伐离开了王蔼爷孙两。

  “太爷他”

  “闭嘴,”

  “陆瑾确实说的没错,我不是张之维的对手。”看着陆瑾爷孙两的背影,王并不由的喊了一句,但是还没有喊完,就被王蔼给打断了。

  “不过那又怎么样?现在不同以往,能打的说的不算了。”王蔼摇了摇头,轻笑了一声。

  “好了,你小子把嘴闭上,这次我们是来挑事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的。”

  “你叔叔王灿失踪了,下一个就可能轮到你,你给我收敛一点。”王蔼看了一眼自己的重孙子,呵斥了一声,随后抬脚向着天门山的方向走去。

  “师伯,咱就拜个师,用得着这话劳师动众吗?”看着山门上隔段时间进来的人,李毅轻笑着说到。

  “你以为这些人过来是给我脸的?还是说你的面子有这么大?”张之维虚着眼睛看着李毅。

  “我也是觉得咱们的面子没有这么大,但是吧,我身上的东西面子应该挺大的。”李毅摸着下巴,穿着青色的道服说到。

  “呵呵,这里大部分人只不过是来凑个热闹罢了,拘灵遣将在风家手上那么久,也没见他们发作。”

  “通天箓他们猜在老陆上手,他们也不敢动手。”

  “而你在我天师府,他们更不敢动手。”

  “这次过来,无非是奔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态度,世间跳梁小丑多的是,咱们也管不过来。”张之维摇头说道。

  “给我说句老实话,上次那件事情,你应该收尾收拾干净了吧?”

  “师伯你这话说的,搞得我是去做坏事一样,我那是被动反抗好吧?”李毅耸了耸肩膀,微笑着回应道。

  “不过说起来也有点事情没有解决完成。”李毅目光闪烁了一下,开口说到。

  “说给我听听。”张之维点了点头,开口说到。

  “当时我以一对百好吧四舍五入有一百,”

  “我当时跟对方交手的时候,展现出了一下奇门术法,就是他们会不会联想到其他的八奇技身上去。”

  “还有就是,十佬之一王蔼的孙子,当时跟全性的人遭遇在一起,估计是被全性的人给带走了。”

  “至于其他的,应该是没有什么了。”在张之维的注视下,李毅言语利索的说完。

  “王蔼的孙子?”听到李毅的话,张之维皱了皱眉头。
  

  “你有跟对方动手吗?”张之维沉吟了一下,随后说到。

  “没有,我敢发誓,从头到尾我连一个手指头都没有碰过他。”李毅信誓旦旦的说到。

  从见到王灿的时候,李毅就是用捆仙绳绑着王灿,然后是王灿自己开车到拆迁区,再然后李毅是用御物的能力吧王灿扔下车。

  “那就行,我这边也不用顾及王蔼了。”听到李毅的话,张之维了然的点了点头。

  第122章 王蔼,他很强吗?
  第一百二十一章王蔼,他很强吗?

  “师父,陆老前辈过来了。”就这个时候,张灵玉走过来说到。

  “老陆?这家伙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过来凑什么热闹?”听到张灵玉的话,张之维不由的挑了挑眉头。

  “应该是了祝贺师父喜收高徒吧。”一旁的李毅笑着说到。

  “呵呵,我现在倒是有点后悔让晋中收你为徒了,还没入门,就惹来这种麻烦。”听到李毅的话,张之维扫了一眼李毅,就向着张灵玉说的方向走去。

  “这能怪我咯。”看着张之维离开的背影,李毅小声的嘀咕了一下。

  他也想知道,自己才来龙虎山三天,就闹得满城风雨的样子,

  这件事,该不会是师父身边的小庆子作妖的吧?

  “灵玉,我师父他老人家呢?”看着面前的张灵玉,李毅开口问了一声。

  “在内堂,正在跟李师叔喝茶聊天呢。”张灵玉开口回答道。

  “走,带我过去看看。”李毅开口说到。

  因为临时增加了一个迎接宾客的缓解,所以李毅拜师的时间也是往后推迟了一些。

  不过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角,李毅倒是不急。

  有老天师在,加上一众师兄弟在旁边,他还不信了,自己会落得个张翠山的下场。

  “嗯,我带你去看看吧,待会师父可能把陆老前辈也带过去。”张灵玉点了点头回应了一声。

  “带陆老过去?”李毅疑惑的问了一声。

  “嗯。”张灵玉点了点头。

  “一般的道家之中有三师父,度师即恩师,一般由弟子本师当任;梳发挽智者称拢发师;引导行礼的称引进师或引礼师。高功为冠巾师,为冠巾科仪的主法。一般情况下,冠巾礼仪都在弟子的出家宫观由本师主持。如果本师已经羽化,可以傍设本师牌位,由学师当任度师。”

  “我们正一有少许差别,跟全真行的冠巾和受戒不同,正一行的是传度。”

  “传度意为传授度世之道法,是正一派弟子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弟子拜师之后,跟师父学道,经师父考察满意后,由师父邀请道侣为弟子行传度礼仪,也可以举荐往大宫观参加传度。”

  “传度仪式也有三师和高功,一为传度师,二为鉴度师,也称证盟师,三为保举师,也称引度师。担任传度“三师”和高功的道士,必须经过授录。弟子传度之后,称为“白检”道士,即没有授录,没有盟证道位,没有领受法职的新道士。”

  “这之后就是开坛领职,经戒符箓。”

  “初授太上三五经箓,升授正一盟威经箓,加授上清五雷经箓,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经箓,再升上清大洞经箓。”

  “从弟子到天师职衔,依次而升。”张灵玉一边走着,一边讲解着接下来的拜师步骤。

  “传度师就是田师叔,证盟师是师父,引度师应该就是陆前辈了。”

  “高功的话,就是其他的师叔了。”张灵玉轻轻的解释着。

  “灵玉你现在受的是什么箓?”听着张灵玉的讲解,李毅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