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游戏开发有手就行_第201页

  孙悟空是牛魔王的拜把子兄弟。

  牛魔王被打到凡间之后,孙悟空替牛魔王出头,大闹天宫,失败后被天庭囚禁。

  天庭觉得孙悟空战斗力惊人就决定先留着,跟孙悟空一起被囚禁的还有天蓬元帅、卷帘大将、龙王三太子。

  多年后人间的妖怪势力太大,威胁到了西方,就派了金蝉子下凡,带着四个被囚禁的妖魔一起打着取经的名号清理掉这些妖怪。

  ……

  在了解了斗战神的世界观之后,黑神话的世界观是不是也充实了起来。

  说黑神话是斗战神的精神续作,完全没有问题。

  只可惜历史上斗战神没能火爆多久,遭遇了滑铁卢。

  重来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斗战神-黑神话的连锁应该能获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冯冀咬咬牙,“好!接下来就让大家一起当一回齐天大圣!”

  文韬笑了,“这么说,黑神话:悟空算是立项了?”

  “当然!虽然斗战神才刚发售,还有后续的补丁和DLC,目前的成绩也远谈不上什么功劳簿。我们也绝不能躺在斗战神上混吃等死。”

  斗战神的最终成绩,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这一天注定不普通,黑神话的立项,仅仅是一个标志。

  引擎会使用黑洞自研的新引擎,一切的美术取材需要全国各地去考证和取景,世界观与剧情需要主创团队与斗战神的剧情策划——《悟空传》的作者今何在进行新的创作。

  黑神话的立项,注定这是一款开发时间超级漫长,7、8年甚至10年作为研发周期都不为过。

  除非有系统这种概念级别的外挂,否则不管是开发时间还是硬件条件都没办法满足。

  历史上的黑神话就花了7年时间进行开发,受限于10年的技术条件,也为了更加丰富的内容,避免原作第5和第6章的缺陷,注定要花的时间更多。

  而在文韬的表示下,冯冀团队不用担心有可能在长达10年没有产出的时间内被排挤,也不用担心开发资金不充足。

  文韬等得起。

  虽然就算10年后的2020年,硬件的发展也没办法满足特效全开的黑神话。

  可英伟达4090也只能在2K分辨率下表现不错,要是4K,那可能要5090或者6090,才有可能满足黑神话全开的需求了。

  反正都没办法彻底满足,时间再早一点问题也不大了哈!

  黑洞内部虽然已经有了黑神话的方向,但当前的市场还是被斗战神的话题占据着的。

  这种热度除了在玩家中形成焦点,在游戏厂商,特别是华国游戏厂商中间带来的冲击力度要更大!

  第222章 国内大厂的羡慕

  企鹅、猪厂、大盛等当前国内一线厂商,还包括其他二线厂商,对于斗战神的火爆都有不同程度的的关注。

  先说中小厂商。

  虽然当前市场以网游为主,网游的盘子当然也非常大。

  相对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

  中小厂商的网游一旦失败,破产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从08年到现在,黑洞的崛起给了这些中小厂商转型的机会。

  网游制作起来,除了开发经费,还要维护、运营等,一不小心全盘皆输,或者干脆上线即暴死。

  反观单机游戏,只要玩法出色,即便是小体量的游戏,也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从结果倒推,黑洞在斗战神之前的游戏,每一款的体量都不大。

  偏偏就是这些游戏,拉动了国内单机市场的发展,诞生了黑洞这么一个庞然大物。

  从斗战神开始,黑洞不可避免已经走上了一条大型单机游戏的路了。那么剩下的小而美的独立游戏市场呢?是不是可以接过来了?

  做网游只能面对国内的市场,做单机可以通过黑洞面对世界。

  而且,也不需要黑洞那种开天辟地般的创造力,中小厂商只需要选一个题材,开写轮眼然后做微创新不就好了吗?

  黑洞的枯藤工作室不就是做了一款动作肉鸽吗?动作肉鸽做起来不难啊!销量也不错啊!
  与其在网游市场和大厂死磕,不如转型做单机!反正大厂都是看不上单机游戏这点利润的!
  能转型做单机还有一个前提条件也算是达成了,那就是资本。

  国内单机市场一天天壮大,资本已经开始相信这个市场的前景。

  黑洞不要资本的投资,那么其他公司需要啊!

  这不就一拍即合了?

  ……

  再说大厂们。

  斗战神的火爆他们看在眼里,但内部对这种情况持有完全相反的两种态度。

  一种是不屑一顾,斗战神哪怕首日百万份,销售额才1亿多,就算最终能卖到1000万份,也才十几亿,满打满算纯利润也才10个亿。

  自家网游多赚钱啊!

  猪厂的梦幻西游,在2010年的营收达到了49亿。

  大盛的龙之谷,一个季度的营收就有11亿之多。

  企鹅的扣扣飞车,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20亿的表现还是非常正常的。

  这还仅仅只是一款网游的表现。

  虽说营收不是纯利润,但只要长线运营,网游还是比单机强太多,这不,连黑洞都立项网游了,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傻子才去做单机游戏。

  另一种看法是单机游戏代表了口碑。

  这些大厂通通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玩家们的口诛笔伐。

  骂策划骂游戏骂老板是家常便饭。

  各种角度清奇充满想象力的辱骂方法可以写成一本“华国游戏玩家语录”出来,保证百万字完本不带重样的。

  耗费资金和资源,投入一款以获取“口碑”为目的的新游戏,大厂们都能下这个决心。
  

  但“既要又要”成了拖大厂后腿的紧箍咒,无一例外的这些为了口碑而开发的游戏,都会面临单机变网游、一有挫折就放弃、信心不足等结果。

  斗战神的火爆和几乎没有差评的评价,让这些大厂内心深处羡慕不已,即便他们在交流时对斗战神表现的再不屑一顾,也难以掩饰心中的羡慕。

  所以在大厂中间,对于“口碑之作”的蠢蠢欲动,再次荡漾出波澜。

  比如,企鹅互娱总裁任宇盺,此时就在与小马哥商量是否该立项一款“艺术的”、“口碑的”单机游戏。

  “马总,我们企鹅游戏应该要下决心制作一款口碑之作才行,这对于扭转企鹅形象,巩固用户关系十分有用。”

  小马哥点头,“口碑之作没问题,可是怎么保证新游戏就一定是口碑之作呢?”

  “以艺术为主导,完全为游戏性服务。”

  “企鹅内部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最后都成了过眼云烟。说到这里,黑洞为什么就能做那么好,任总呐,你也是电子科大毕业的,要不你亲自上?”

  是的,这位企鹅互娱的总裁,也是电子科大的毕业生,文韬见了也得喊一声学长。

  任宇盺2000年加入企鹅,负责web技术开发,还有互联网增值业务以及游戏。

  但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游戏人,也很多年没碰过游戏方面的技术了,小马哥这么说只能算是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