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游戏开发有手就行_第287页

  “这么多显卡,AI那边用得到吗?按我说的不如拿来挖矿……”

  ……

  文韬此时还真就在AI实验室里。

  进入决赛之后,文韬的重心还是会向工作转移。

  自从英伟达的显卡送到后,关于用显卡去训练AI大模型在实验室里就论证了很多次,遇到的困难很多,文韬也该去了解一下情况了。

  gtx580虽然在2011年是顶级显卡,黑洞利用显卡训练AI也比openAI要早了5年,但此时的GPU算力和5年后肯定差距很大。

  算力不够的情况下,多卡训练就成了必要的一步。

  但第一步就卡住了,到底是用多少显卡来训练呢?

  8张?16张?128张?1024张?
  并不是说用的卡越多越好,千卡的算力当然比8张大得多,但是同时,这也意味着通信时间增加和故障概率的增加。

  除非是训练大模型大数据这类的大问题,否则千卡训练是真用不上。

  无论是用多少张,都是要不断探讨的。即便是训练小模型,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特别是从小到大的阶段,明明是好好的,一变大各种问题都出来了。

  宕机、性能提升不足预期、损失曲线出大问题。

  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只能一点点研究。看log,看数据,看gradient的大小分布,和其他模型的训练进行记录做比对,做可视化。

  有没有用千卡训练过模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条可重复的模型训练技术路线。

  黑洞肯定要训练自己的大模型,但那不是现在。

  从8卡、16卡开始,一点点训练不同的内容,再一点点增加,最终才能染指大模型。

  那么,既然现在用不上那么多显卡,又不为了挖矿,那为什么要斥巨资买下10万张GTX580呢?  

  电子产品迭代的速度可是十分惊人的,一不小心就贬值,又不像4090这种还能不断涨价的顶尖显卡。

  文韬的打算是,开个网吧。

  具体来说,为了吃鸡开个网吧。

  再具体一点,为了吃鸡跑自动化AI,尝试训练DLSS1.0。

  1.0DLSS,是利用AI的深度学习的技术,将低分辨率的游戏画面提升为高分辨率。

  最大的缺点就是数据量不足。

  所以,这个网吧的使命,就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吃鸡,然后利用这些庞大的数据喂给AI,完成DLSS1.0。

  为此,至少需要2个AI工具。

  第一个是自动化运行。

  文韬没办法找10万名玩家到“网吧”来一秒不停的玩吃鸡,吃鸡就算再好玩,人的身体也受不了,因此需要自动化。

  第二个工具是自动化数据生成。

  靠人工提取数据再喂给AI是不可能的,黑洞全体员工007也没可能。

  最后还要将训练好了的DLSS1.0兼容到580以上的显卡,这个就需要和英伟达谈了。

  最好的结果是,黑洞联合英伟达推出升级版的580TI,或者在更高级别的显卡上兼容,最后靠吃鸡的游戏质量和全球爆火的情况,倒逼所有网吧升级硬件。

  这样,在没有更好硬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让吃鸡顺利上线。

  第318章 决赛现场
  这通操作不可谓不骚,但也面临很大失败的风险。

  毕竟要拟补长达至少5年的硬件发展差距,从580到1060的技术差距,一个DLSS能否完全拟补,目前还是个问号。

  当然,这里的差距,只是单靠AI拟补吃鸡这一款游戏的表现差距,其他游戏是想都别想。

  如果失败了,黑洞也有后手,那就是低配版的吃鸡,画质和细节不会那么丰富,足够游戏上线就行。

  为了吃鸡,可谓是要了老命了。

  如果能顺利完成,那么剩下的显卡也就完成了使命。不管是卖给挖矿的,还是留着自己使劲造,都没有问题了。

  如果完成了,对于游戏业界的冲击肯定也很大。

  利用DLSS推进游戏画面至少一个时代,哪个游戏公司能不震惊。

  到时候openAI还在用自己的AI和人类冠军比赛围棋时,黑洞就已经能搞出chatGPT了。

  当大家和老黄还在兴奋于比特币的风口时,黑洞已经悄悄走进了AI时代。

  即便芯片产业受困于阿美莉卡的技术封锁,但AI掌握在黑洞,搞一搞自己的显卡,老黄别说趁上AI的风口了,死在这里都有可能。

  不过嘛,这一切目前都还只是幻想,但确确实实是黑洞前进的方向。

  ……

  了解完AI实验室的进度,稍微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意见后,文韬就要差不多准备去帝都了。

  华国大学生游戏开发大赛马上要开始了。

  “嗯?怎么4张机票?咱们不是3个人吗?”

  黄铮有些奇怪的从行政手里接过机票,看着另外两名一起出差去当评委的同事。

  “估计是谁要去帝都出差吧,刚好和咱们一起。”

  “一起出差也该把机票给他本人啊……”

  “噢,那是我的。”

  话还没说完,文韬在他们身后说道。

  “嗯?文总的?您也要去帝都?”

  “是啊。”

  “您是去?”

  “大学生游戏开发大赛,我知道你们是评委,我也去凑个热闹。”

  冯冀笑道:“那我告诉主委会一声,给文总加个评委席?”

  文韬连忙摆手,“不用了,我就去逛逛而已……再说了,哪有自己给自己评奖的……”

  后半句比较小声,3人没听清楚。

  “什么?”

  “没事,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

  帝都。

  这次决赛的展会,来的玩家并不多,更多的是大学生。

  华国的程序员数量是很庞大的,其中游戏方向的也不少。

  哪怕是很多没能进入决赛的团队,也会选择来现场,看看那些有潜力获奖的团队作品,比较一下,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这几年的大学生,明显受到了黑洞的很多影响。

  其实在大学生游戏开发大赛上,这两年表现出不少玩法和创意都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明显可以看到进步。

  虽然还不成熟,但这种进步对于业界来说是很好的一种促进。

  文韬走在会场中央,戴了个帽子和口罩,倒是没吸引太多注意。

  “同学,看看我们的游戏吗?我的游戏在这里有试玩,能帮忙玩一玩提个意见吗?”

  有个个子挺高的男生在一台试玩机器前大声吆喝着,看着文韬看过来,男生干脆走了过来。

  “同学,试玩一下吧!这是我和伙伴们参赛的作品,一款动作类的肉鸽游戏。”

  “好,我试试。”

  文韬站到试玩机器前,体验了下这个团队的作品。

  十几分钟后。

  “同学,觉得我们的作品怎样啊?能不能说些不足之处。”

  “嗯,我觉得你们游戏的核心玩法算是展现出来了,动作+肉鸽。不过嘛,我觉得战斗系统的制作有点潦草了,动作的模组太少,战斗体验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