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言情小说
>
荣医
>
第153页
荣医_第153页
她用手扶过患者的脉象,听她脉浮紧而略数,又听她喉间痰音。她张口吃粥的时候,江慧嘉则发现她舌质见红,舌苔却又薄白之中微微现黄,且明显干涩。
这是风寒表证,入里化热。
所以实际上这位老太太的病应该是表寒里热证,光只用治疗寒证的办法,她的病当然不能见好,反而还会越加严重。
但外感风寒表实证,与表寒里热证,这两者在外在表现上确实极为相像。
就算是在温病学派已经大行发展的现代,很多医生都会将两者混淆,又何况是温病学派尚未兴起的大靖朝?
当然,如果是西医就不讲究这些了。
西医根本就没有什么风寒风热的说法,人家讲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直接就用抗病毒治疗。
所以在某些方面来说,西医辨症是比中医更要直接简白许多的。
江慧嘉退在一边微微思量,那边谈元娘和苏珍娘则在细声交谈着什么。
很快,花姑姑进进出出,就又端了碗药过来。
又到江慧嘉出手的时候了,她需要为“老太太”喂药。
可端着手上这碗药,江慧嘉心里却着实有些犹豫。
饶是她先前已经打定主意要谨言慎行,绝不多事,可在明知这药不对的情况下,她真的还要闭口不言吗?
这实在有为她行医的原则,她虽然算不上有多高尚,但做害人的庸医她也是不愿的。
这一碗药如果不经她的手,她不会多说什么,可经了她的手,还要她亲手给患者喂进去,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要继续保持沉默。
思量了片刻,江慧嘉不愿平白给自己惹一身腥,但也不愿违背原则,因此到底隐晦地对谈元娘道:“元娘姐姐,用药后,这位夫人的病症若未好转,我还要留在此处么?”
这话说的可就太不好听了,当下花姑姑就怒目向她瞪来。
苏珍娘也满面不快,反倒是病床上的“老太太”神情并无变化。
谈元娘却有些听出了江慧嘉的言外之意,她愣了下,又看了看苏珍娘。
苏珍娘沉声道:“此次用药之后,老太太病症必有好转,自然便用不着你了!”说话间十分不喜地看向江慧嘉。
谈元娘就对着江慧嘉微微摇头,江慧嘉领会到她的意思,这是叫自己不要多言。
既然谈元娘都这样表示了,江慧嘉又是因谈元娘才会来此处,当下也不再多说,只仍旧用先前的法子帮助“老太太”将药服下。
老太太服了药,苏珍娘亲自上前帮她擦拭了嘴角药渍,又服侍她躺下。
谈元娘对江慧嘉道:“慧娘,辛苦你了。”眼中微露歉意。
她又亲自送了江慧嘉出门,在她耳边轻声问:“慧娘,你认为那麻黄汤有问题?”
面对谈元娘,她又是私下里来问的,江慧嘉便道:“倒也不一定,同样的麻黄汤还要看用法用量。只是说用药不对症,有可能使那位夫人病情加重。”
她说“有可能”,那实际上就是“很有可能”。
谈元娘若有所思,停顿了片刻,又问:“那若是……老太太的病情果然加重了,慧娘你可有法子再治?”
江慧嘉其实有办法,但谈元娘的态度使她心生犹疑,因此只道:“这却是要看情况了,我如今又哪里能预知?”
今天有时间,希望能将欠账还上。嗯,算到现在还欠两章。另外看到有朋友说情节变得太玄幻,这个大家放心,还是古言,不会变玄幻。慧娘的金手指只对她行医有帮助,不会更出格的。至于另有人说水平下降,呃,好吧,我努力把水平掰回来吧。
说实话,长篇小说不好写,就是怕崩。一路走来,钓雪其实有过无数忐忑,就是大家的热情支持使我一直坚持的。也希望自己能写出一个从头到尾都让人喜欢的故事,不辜负读者朋友的期待。
我有完整大纲,到目前为止主线都没歪。但大家说的问题也不能不注意,钓雪会审视全篇,仔细调整的,谢谢大家。
最后说到更新,这个确实是我的错。一放假我就事多,只能保证不断更,更新量和时间就容易出问题。而工作日的时候反而更好,有加更的可能。好在长假终于要过去,窝也是松一口气啊。
第176章 患者病加重(三更)
这一日归家时,已经是将近傍晚时分了。
江慧嘉从马车上下来,走进二门时,宋熠也刚刚到家,正在向杏仁询问她的去处。
一转头,却见江慧嘉正好回来,宋熠忙大步上前将她扶住,笑问:“娘子这是去了哪里?如今竟忙起来了?”
江慧嘉道:“去出诊了一趟,是元娘姐姐介绍的。”
与宋熠进了屋子,江慧嘉就又将下午在那无名小院所经历的事情跟宋熠说了一遍。
对方身份神秘,谈元娘行事也颇多疑点。
宋熠思索片刻道:“那两位大夫的身份应当不一般。”
如是常人听了江慧嘉的描述,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那位“老太太”的身份不一般,可宋熠一开口,竟说那两位大夫的身份不一般。
江慧嘉一怔,宋熠这一说,她顿时也想到了。
谈元娘当时制止她多言,可不就是有那么点叫她不要挑战那两位大夫医术的意思在吗?
如果是寻常大夫,依谈元娘的身份与性情,她根本不会这样。
可是苏珍娘呵斥那两位大夫又如同呵斥仆佣,这事情可就有意思了。
什么样的大夫会身份不一般又随意被人呵斥呢?
小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宋熠笑道:“不过再如何不一般,也不与我们相干。娘子今日应对便极好,只来日那位老太太若再病重,要娘子去治……娘子有把握便去,若无十足把握,推掉又何妨?”
两人便不再多说此事,江慧嘉又问到宋熠在府学的经历。
“与乡塾比如何?可是有趣?先生与同窗可都还好相处?”
宋熠道:“与乡塾当然大不同,在乡塾时,我们只读书,读经义。可到了府学,除去正经课程,经义策论等,还要学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科。”
礼、乐、射、御、书、数,是君子六艺,这个江慧嘉也知道。
说起这个,江慧嘉就佩服古代读书人,经史子集那么多也就罢了,还要学六艺,学得过来吗?
她不由得问:“这样多课程,人人都能学好么?”
宋熠就笑:“怎么可能?人之精力毕竟有时而穷,如何能够面面俱到?当然,也有那家世渊源,或天赋异禀之人能样样出色,只是这等人物向来极少,不能以常理论。”
他说到自己:“君子六艺中,乐与御我原本都是一窍不通的。至于箭技,多赖我从前常常上山打猎,学了些野路子,倒还过得去。”
江慧嘉知道他曾有过上山打猎的经历,之前他的腿之所以会受伤,就是因为他在打猎过程中不幸遭遇狼群,被狼群追赶落入粟水河,这才折了双腿。
不过宋熠一向来都是十足的书生表现,江慧嘉还真的没法想象他上山打猎会是个什么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