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_第170页

  但相信总有一天!
  那座活火山,肯定会爆发!!

  深感棘手的白支书,扭头问凌文亮,“小凌啊,你有没有搞明白,他们三十里铺饭店的牛羊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凌文亮摇头:“我这些天,忙着收集‘先进分子报告会’的各种材料,没顾得上留意这些小事。”

  白支书皱眉,正准备说两句。

  正在此时。

  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支书同志,我知道!”

  第161章 别怪俺釜底抽薪
  “我知道三十里铺饭店的牛羊肉,是从哪里来的。”

  走进办公室里来的人,是凌文亮的表妹安晓霞。

  只见她款款走到白支书跟前,“支书同志,这些牛羊肉,是从巴盟、还有薛家湾那边,由拉煤车司机们捎带过来的。”

  “嘶难怪!”
  

  白支书恍然大悟,“巴盟那边,有特殊政策,而且也富裕,难怪他们能弄得到那么多牛羊肉!”

  谁家饭店里的牛羊肉数量多,谁家的生意就会更好这个道理,白支书,懂。

  因为别人消费不起。

  但是那些拉煤车司机,人家是消费得起牛羊肉的。

  白支书明白了问题的所在,正准备跟风模仿。

  但凌文亮却不关心这些。

  说实话,白家沟大队这家饭店生意好不好?

  一门心思沉醉于各种先进事迹报告会、喜欢享受聚光灯和掌声围绕的凌文亮。

  真还没放在心上。

  在他眼里。

  开什么饭店、搞什么缝纫服务社之类的,都是些旁门左道.那能让自己的仕途,得到啥好处?
  不一门心思抓农业建设,而是分心去发展经济?
  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这一点攻击的话,甚至日后还有可能会成为仕途上的污点。

  看看人家大寨,再看看人家大庆。

  哪一个不是安安心心搞工农业发展?
  干嘛放着现成的典型不去学,非得要搞那些不务正业的东西呢?
  饭店的死活,凌文亮并不放在心上。

  但他很好奇:自家表妹,她是怎么打听出来这个消息的?
  安晓霞笑,“我问的那位叶小川同学啊。”

  凌文亮和白支书都吃了一惊,“啥,你,你就直接去问他?”

  “对啊。”

  安晓霞点头,“上次支书同志,你不是让我去打听一下,他们饭店的牛羊肉从哪里来的吗?所以我就.”

  白老猫瞪大眼,满脸不可思议,“直接问那个叶知青?他,他会老实说?”

  “嗯。”

  安晓霞回道,“我去叶知青办公室,闲聊几句之后,然后就直接问他。”

  凌文亮想了想,也点头附和,“估计那个姓叶的,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时间长了,总归会被人寻出蛛丝马迹,想瞒也瞒不住。

  所以他就干脆乐的做个人情,直接跟你,说这些牛羊肉从何而来?”

  安晓霞笑笑,“嗯呢,当时叶知青同学也是这样说的。

  还有,他还提醒过我:说是像我们利民饭店,如果再继续这样搞活动的话,恐怕会”

  白老猫皱眉,“会什么?”

  安晓霞脸一红,“他说.他说恐怕会赔的,连摇裤儿都没有。”

  白老猫纳闷,“甚是摇裤儿?”

  安晓霞不语。

  只是红着脸站在那里扭扭捏捏的:白支书啊,当时我也不懂,所以我也像你这么问了一下。

  结果人家告诉我,摇裤儿就是内裤.
  这东西,我能给你说么?都快羞死个人嘞!

  沉吟半晌。

  最终白支书拍板决定:“你,从现在开始,发动你的关系,找找那些蒙人朋友。

  想办法,让他们也给咱利民饭店,多弄点牛羊肉过来。”

  白老猫吩咐饭店负责人,“这个活动,暂时还是停了吧,既然赔本还赚不来吆喝,那还搞它做甚?”

  “多弄点牛羊肉,尽可能拉住那些货车、拉煤车司机。”

  “大家都来献计献策,看看从哪些地方着手,能让咱们饭店的效益更上一层楼?”

  凌文亮向白老猫提议:“既然三十里铺,那个姓叶的很狡猾,那家伙花招多,咱在这些方面恐怕干不过他。

  那我们何不扬长避短呢?

  依我看啊,还不如把长途客车生意做起来,至于那些拉货车司机,等我们的牛羊肉组织到位了,再和对方狠狠的拼上一回!
  白支书问,“那些出门在外的人,通常都很节省,咋解做,才能让他们多掏钱?”

  凌文亮咬牙:“在饭店外面盖圈围墙!

  等客车一开进来,咱就就关上门!这样子,他们就不能到旁边的代销店去买东西了。

  咱们也不允许谁,把自带的干粮拿出来啃!

  谁要是吃自带干粮,咱们饭店一律不给他提供热水连凉水都不给一口!
  看噎不死他.哼!这么一搞,乘客肯定得乖乖的掏钱消费。”

  白老猫点头,“这倒也是!大冬天的,那些苦哈哈自带的饼子,全都冻得硬邦邦的,没水的话,确实咽不下去。”

  见凌文亮的馊主意,得到了支书的认可。

  不甘示弱的饭店负责人建议,“二大大,茅房那边,回头我找个老汉来看着,上回厕所,一个人收2分钱!

  谁倒一杯热水,卖他3分.啃干粮的不卖,多少钱都不卖热水给他,就让他吃不成干粮!

  二大大,您也别嫌这里2分,那里3分的,看起来没多少钱。

  可架不住积少成多啊,一天下来,咋还不能收个3块5块的?”

  “嘭——”

  白老猫一拍桌子,“好!你们的建议都很好,很及时,很有积极意义!

  它达达的,我还不信了!

  天天有2、300坐车的旅客进来,咱这饭店,还能赚不到钱?”

  等到利民饭店的这帮子人,商量好了对策。

  然后白支书便回去组织人手,着手修建围墙,打算把利民饭店给围起来。

  到那时。

  只要长途客车一开到饭店里来,每天200来号旅客,不管是他们往肚皮里吃、还是往外拉。

  反正都能赚钱!

  老白他们,自以为找到了突破口,正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

  而在三十里铺饭店。

  此时客运社主任、后勤办公室负责人,正在品尝饭店里专门针对旅客、而推出的“快餐组合”。

  这种所谓的快餐组合。

  其实就是后世街头很常见的、类似于“10元管饱,15元吃好”的那种快餐。

  只不过在三十里铺饭店里,这种针对坐车旅客的快餐。

  它的定价更便宜些:有3毛5分钱一份的。

  有5毛一份,以及1元钱一份。

  总共3个消费档次。

  3毛5分钱一份的快餐,主食是杂粮米饭或是2个黄馍馍。

  配菜是酸辣土豆丝,一点泡菜,外带一小碗西红柿蛋汤。

  这种最低档次的快餐,消费虽说不高,但土豆丝酸辣可口,番茄汤开胃解渴。

  主食给的份量也足。

  倒也够旅客塞饱肚皮了。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像利民饭店那种,做惯了乘客生意的饭店。

  他们采用的是分餐制,就像单位食堂一样,由掌勺的阿姨,给旅客们分发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