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_第739页

  偏过头,满是调皮的瞅着叶小川。

  拓娜央咯咯笑,“这可不是我非得要赖着那只白眼狼,也真不是我贪图那点钱。老娘只是不想让那灰个泡,继续去祸害别的姑娘而已
  咯咯咯,他想把我踹了重娶?

  那就让他好好等着吧.嘻嘻,等到哪天塬塌了,神泉枯了.到时候,我也许会同意和他离婚的。”

  本着强扭的瓜不甜的想法。

  叶小川问,“要是他找上门来,非得让这边的干部出面,帮忙办理离婚手续呢?”

  “那正好。”

  ‘嗖’的一下!
  拓娜央从怀里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我听说你们汉人以前,有一门职业,叫太监?”

  “额”

  正当叶小川无言以对,不知该说点什么好的之际。

  却听前面传来一声惊呼,“住手!不能杀人!快把匕首放下,快点!否则的话”

  ‘哗啦啦——’

  枪栓拉动的声响,随之传来!

  我那个去!!
  叶小川顿时哭的心都有了:都叫什么事儿啊?

  这边的人,咋脾气都这么火爆,不是动刀就是动枪的?
  千万别拓娜央还没给自个儿来个三刀六洞,却死在了对方枪支走火啊!

  真要是那样,那还不冤死?
  但好在拓娜央缓缓收回刀,对面的人也将子弹褪堂.总算是虚惊了一场!
  等到这场小小的误会过去。

  叶小川在王硕、杜老大的陪同下,被来自老高川的煤耗子,引领进入一顶很大的帐篷之中。

  这些家伙!
  

  来趟拓家堡而已,居然带了几顶大帐篷过来?

  看来这些来自老高川的煤耗子,是暗暗做好了打持久战、打消耗战的长期准备啊!

  “叶知青同志是吧?请坐。”

  出面接待叶小川的人,是一位宽骨大脸、皮肤黝黑粗糙的汉子。

  这汉子,看起来其貌不扬。

  随便把他丢到哪个庄子里,任谁都会说他,不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庄稼汉而已。

  实在是太普通了!

  在陕北随便哪个庄子里,都能找得出来几个,像他这模样的庄稼汉.
  可等他自报名号之后?
  叶小川却忽的响起一个人、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
  ꧁——第541章——꧂
  《不识字的大富豪》

  丁刀子!!

  在后世,陕北有位传奇人物。

  这人没念过书,不识字连自个儿名字都不会写。

  他原本其实叫“丁乃子”。

  只不过在写那个“乃”字的时候,需要弯过来拐过去的。

  此人嫌麻烦,那就干脆一拐.直杠杠的,写成个横竖勾就对了!

  以至于后来。

  别人干脆把他就叫成了‘丁刀子’。

  打小在苦水里泡大的他,长大以后,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赚钱营生。

  万般无奈之下。

  这人只好选择了人生三大苦之一的“磨豆腐”,来作为自个儿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勾当。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到后来,做豆腐却变成了一门很让人眼红、得生产队干部亲戚,才能揽到的好活。

  在粮食充足的年代。

  做豆腐当然很苦.三更睡、五更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干着驴推磨的力气活。

  不仅如此。

  夏季。

  得忍受烟熏火燎水汽蒸的高温之苦,不消半刻钟,整个人浑身上下湿透,就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而到了冬天。

  又得忍受从寒意刺骨的、泡豆子的冷水缸里,徒手往外捞原料的苦楚。

  等做好豆腐还得奔波忙碌半天,拉着豆腐出去卖。

  睡的比狗迟,比起的比鸡早。

  干的活,比生产队里的毛驴还要苦、还要重!

  所以撑船打铁磨豆腐,就被大家伙列为人生三大苦。

  不过。

  磨豆腐这活,在粮食极度短缺时期,却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出生贫寒的丁刀子,原本以为他自个儿就这样辛辛苦苦磨豆腐,然后娶妻生子.这一辈子,也就这么苦熬着过去了。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到后来。

  进入人民公社之后,豆腐坊都变成了集体所有,个人是不允许再开办豆腐坊了。

  于是。

  没根基、没靠山,没后台的丁刀子。

  结被人家那些关系户,用了一点手段,结果把他磨豆腐的这份辛苦营生都给抢走了.
  最擅长的手艺干不成了,但人总得活下去吧?

  于是。

  不怨天不怨地,丁刀子就靠着一身硬气,独自推着鸡公车跑到黄河滩上去砸石头卖!

  黄河滩上的鹅卵石?

  那硬度,简直是比铁锤还硬!一锤砸上去那是火花四溅、青烟直冒!
  震的虎口和两条胳膊.生疼!

  砸鹅卵石这么苦、这么累的活其实还很危险,飞溅起来的石子,很容易让人受伤,甚至造成双目失明!

  这种用人肉换猪肉、用血汗换粮油的苦活。

  自然没人肯干。

  但正因为如此,这个行业里竞争并不激烈。

  而肯吃苦,特别舍得干的丁刀子,居然还靠着砸石子卖给公家单位,暗戳戳的积攒下了老大一笔血汗钱!

  兜里有了本钱。

  别看丁刀子此人没念过书、大字不识一个。

  可他却知道富人钱生钱,穷人钱吃钱这个道理。

  兜里有了点原始资金的丁刀子,并没拿着钱去修房造屋、娶妻生子。

  或者是海吃胡喝。

  颇具实干精神和经商头脑的他,随后便去找大队干部商量。

  准备假借生产队集体的名义,找信用社贷一部分款,他个人再出一部分出资金。

  购买回来柴油发动机、粉碎机、拖拉机等等这些机械设备。

  将粉碎石子这辛苦营生,由人工变成机械化生产。

  生产队集体得帮忙办手续、帮忙贷一部分款。

  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则由丁刀子一力承担,并且每年固定向生产队上交一笔利润。

  其实他这种操作。

  就有点像80年代,私人买辆大货车跑运输,然后大卡车得挂靠在公家的运输公司的名下,才能开展正常运营一样。

  不得不说。

  丁刀子这人,观念还是比较超前的.
  到了后来。

  这人因为靠卖石子给筑路队、铁路部门,确实是赚了不少钱!

  有了钱的他,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便开始涉足煤矿行业.
  而叶小川之所以对此人印象深刻,那是在后世的时候,曾经看过关于此人的新闻报道。

  丁刀子这人事业做的大,兜里的钱多多。

  这其实也没啥,后世的富豪多了去了!

  最最重要的是,这人很仗义,懂感恩。

  捐钱给医院购买昂贵的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捐资修建幼儿园,盖了上百套房免费送给乡亲,以及捐资助学这些好事,丁刀子可真没少干!

  尤其是此人曾经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银,用于捐资助学。

  只要是他丁家庄子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一律奖励10万元
  这就相当于。

  那些考上大学的学子,他们在上大学期间的费用,丁刀子基本上替他包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