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都市娱乐
>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
>
第1253页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_第1253页
并且还会减少该生产队种植庄稼稼的农家肥来源,从而造成来年的粮食减产!
所以。
对于生产队来说,每年都必须要饲养足够数量的生猪这件事,就显得非常非常的重要了!
别的生产队是发愁愁自个儿没那么多粮食去养那么多的猪。
而三十里铺大队的却恰恰相反.赵春花还有其他村干部们愁的,是自个儿生产队,现在养的猪还有羊啊啥的?
实在是太、太、太多了,多的都没法处理了!!
三十里铺大队以前的时候,养的猪也不多,每年也就勉强能完成上面的生猪收购任务指标。
至于说超额完成指标以后,所能得到什么自行车券、缝纫机券这种奖励?
没有的.
人都吃不饱,哪还能多养猪?
但现在的三十里铺那个是鸟枪换炮,和以前是大不一样喽!
整整5条沟壑之中、新开垦出来的2万多亩土地。
在这些土地上。
首先是采用了小本子的从70年代末、传到天朝来的精耕细作方式。
采用了小本子那边,还没流行几年的温室育秧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
而且这些种子,还经过了叶小川脑海里那个神奇柜组的改良。
其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根本就不是普通粮食种子能比得了的!
种子好。
育苗技术和种植技术的先进性,又远超这个时期的其他生产队。
还采用了很先进、很高效的“伯利克堆肥法”。
并且。
由于负责在这5条沟壑中劳作的那些新社员,他们全都是些在水灾中成功逃生青壮劳动力。
个顶个的都是些年轻大姑娘、小媳妇儿,小后生壮汉。
其中压根就没有老弱妇孺!
——这没办法的,物竞天择,强者生存。
面对那么大的水灾,那些身体素质不好的人早就被淘汰了!
所以。
在这5条沟壑中生活的1000多位新社员,他们年轻力壮。
干起活儿来,那效率,肯定不是别的生产队的社员能和他们比的。
再加上这些人,又是实行的同吃同住同劳动。
也就是说。
新社员们天天只管去耕种,去干活就行了,至于其他什么做饭啊、干什么家务之类的杂事没有的。
大家会收完工只管去公共食堂吃饭就好,等到吃完饭,回到各自的宿舍之后。
这些社员也没什么家务活可干。
大家轮着打扫一下屋子里的卫生、洗洗自个儿的贴身衣物就行,那可就简单了往往10分钟要不了就能弄完。
没有了家庭琐事的拖累。
各自没有老人需要赡养,没有小孩需要分精力去照顾.干活的效率哪能不高?
另外。
这些新社员他们从水灾中侥幸逃生出来,那真的是一无所有,甚至有些人连套衣服都没有!
如今三十里铺大队给了他们这么好的条件,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
给了他们一个从头再来的机会!
所以这些受灾群众他们哪能不感恩,干活的时候哪还好意思偷懒?
再加上在这5条沟壑里。
叶小川给他们实行的是【分片负责,5人小组包干】,新社员们以5人为一组,各自负责一块具体的耕种区域。
如此一来。
便从源头上、从制度上,有效避免了吃大锅饭、磨洋工的种种弊端的发生。
不仅如此。
而且叶小川和这些新社员们商议好的分配制度,也是和三十里铺大队的其他那些老社员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对于这5条沟壑里的新社员。
叶小川并不像别的生产队一直在执行的【工分+布票油票糖票+分口粮】的薪酬制度。
而是采取的【统一食宿+年底扣除人均粮食消耗数量+根据社员所承包那块耕地的产出,社员与生产队集体按照3:7比例分账】的形式。
也就是说。
社员们其实是变相的多劳多得,而不是整个生产队的社员全混在一块统算。
懒人收入少,勤快人就多分一些粮食。
由三十里铺大队统一提供生产资料和农具。
到了年底,社员们会根据他们自身负责的地块上的出产情况。
然后与生产队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在劳动产出上面,叶小川和新社员们早早就制定好了一个比较科学、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分配制度。
而为了解决这5条肥沃的沟壑里,所产出的粮食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的现实问题。
所以叶小川又在这5条沟壑里,各自修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饲养室.不!
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饲养场!!
只因这些饲养室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哪条沟壑你都养了两三百条肥猪,四五百只羊。
起码上千只鸡鸭鹅!
因此,平常大家所常见的那种生产队的饲养室,哪能和三十里铺的这些饲养室相提并论?
比不了,根本比不了.
第708章 养猪养出烦恼来
按照以前,官庄公社对三十里铺大队下达的生猪养殖指标。
三十里铺大队总计下辖两个生产小队。
每年需要向公社的生猪收购站,交售的‘爱国猪’数量是32头。
羊是28只。
除此之外,对于什么骡子啊驴这些东西,上面倒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养殖指标。
属于生产队有条件就养。
如果实在是没那个余力的话,公社也不会对此做硬性要求。
以前。
老支书是个对上级下达的所有任务都看得很重、是一个会想方设法也得完成任务的人。
要不然的话。
老支书这个人,他就会觉得心里愧疚的慌,就会觉得愧对上级对他的培养和信任.
——像老支书那样的老一辈人,他们就是这么实在!
在他们的认知里,总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总是想着怎么去奉献而不是索取。
不过,由于那个时候的三十里铺大队,实在是太穷了!
乡亲们哪怕每天只吃两顿,而且农闲的时候还净是喝稀饭糊糊、里面再掺点野菜啥的,就这么很是艰难的凑合着打熬日子?
就这大队里也没多少闲粮用来喂猪喂牛。
因此。
每年三十里铺大队,也就刚刚能把上面下达的生猪收购任务完成了,但是超额完成的时候.那是绝对是没有的!
——人都喂不饱,哪还有粮食去喂猪?
养殖山羊倒是比较省粮,但是到了冬天,还是得给羊喂不少粮食才行。
要不然会掉膘!
家无余粮,就别想畜养猪羊。
这东西.可不是靠着老支书的一腔热情和忠诚,就能改变的现实。
精神胜利法再怎么厉害,但毕竟那也变不成粮食不是?
现在好了!
整个三十里铺大队在更务实、在更懂得如何优先照顾小集体利益的叶小川的带领下。
三十里铺大队现在的粮食生产产量,比起以前来说,那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而且,在叶小川的一番骚操作下。
三十里铺大队的粮食产量直接暴增不说,并且还不向公社里多交公粮这可就有点,有悖于老支书他老人家一直以来坚持的“先奉献,后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