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3页

万历公务员_第23页

  可是,这些时日的相处,对方肯定是自己的孙子顾青,没得错。

  丁沥又问道:“可曾有过蒙学?”

  顾青回道:“回先生,这些时日以来,我曾听闻大哥在家中教导其幼弟识字读书,其书名为《千字文》,我在外听着,便也会背几句。”

  丁沥一听,便道:“且读来听听。”

  顾老头听到这里,便是喜上眉梢,因为这就又触及到他的思维领域了。

  对啊。

  咱的孙子是听了学州教导小幺读书,便能跟着会背好几句书呢。

  连二哥都开了口,说不得,顾青这娃真的适合读书。

  顾青当即开口背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背完,才解释道:“先生,我就只记得这么多,后面的,没能记住。”

  丁沥笑了笑,说道:“你只是听着你哥读书,便能记得这么多,也是有心了。”

  “不错,不错。”

  随后又问了第三个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读书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举更是,有人终其一生,可能也未能高中。”

  “一次不中,或许还能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来年再考,可是,两次不中、三次不中……便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你可要想清楚了,这一条路,并不见得好走。”

  顾青假意看了看身边的顾老头。

  看的顾老头疑惑不解。

  都这时候了,你还犹豫啥,你还看我做什么?
  读书再苦再累,那也比种地强啊!

  你难道要跟着爹娘,种一辈子的地不成?

  顾青看着有一点儿急切的顾老头,这才坚定地回道:“回先生,我会一直努力。”

  若是读了书,再来回答夫子的这个问题。

  他肯定是可以扯出长篇大论来,甚至是还能引经据典。

  可他现在是一个没读过书,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十三岁少年郎啊。

  所以,只有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六个字。

  但是顾青眼神中的那种认真和坚毅,却表达的非常强烈。

  都说一个人的那一双眼睛,是可以说话的,那顾青就让丁沥看到他双眼之中的话。

  丁沥确实是看到了。

  不仅看到了坚毅,还似乎看到了一把火。

  随即对门口的书童吩咐道:“去打一盆水来。”

  书童连忙躬身道:“是。”

  转身很快就打来了一盆水。

  顾老头当年送顾老大来私塾、送顾学州来私塾,是知道这拜师求学的规矩。

  当即喜不自胜。

  顾青得到了夫子的认可。

  终于是可以进入这春风学堂读书了。

  丁沥上前,正了正顾青的衣冠,又让他伸出双手,放在木盆里面,清洗一下双手。

  顾青早上的时候,其实是洗漱了一遍的。

  不过嘛。

  现在是拜师礼。

  相当于是走一个过程。

  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

  随后,就是叩拜至圣先师,再拜丁夫子。

  最后送上束脩。

  这就算是成了。

  丁沥对书童吩咐道:“带着顾青去院舍安顿好,再去学堂。”

  书童躬身施礼退出去。

  顾老头和顾青也一样施礼,然后跟着书童去了院舍,一排厢房,一人一间房。

  房间里面一张床、一个木柜、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顾老头上前给顾青铺床,顾青则是拿出了衣服和鞋子,摆放好。

  等到收拾好了之后。

  这才去了前院学堂。

  顾老头深呼吸一口气,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可是到了嘴边,只有一句。

  “小青,好生地读书吧。”

  千言万语最后也就只有这么一句了。

  说到底。

  顾老头自然是很希望顾青能够高中,不说秀才,过了县试、府试,得一个童生之名,那也是极好的。

  然而,有着顾老大和顾学州在前,他似乎也明白,科举考试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若是容易,岂不是人人都去读书,都成了读书人。

  若是容易,二郎、三郎也都来读书了。

  顾青看着顾老头那欲言又止的神情,也知道,顾家现在的希望,可能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了。

  “嗯。”

  “阿爷放心,我会努力读书,考取功名,不让阿爷、阿奶、爹娘和阿姐再吃苦受累了。”

  顾老头轻轻地拍了拍顾青的肩膀,叮嘱道:“只要是你好生地读书,我们再苦再累也是高兴的。”

  “去吧。”

  顾青点了点头,说道:“嗯。”

  随即转身,跟着学童走进了学堂。

  这里相当于是学期一年至两年的新生,一共有十人。

  另外一个学堂则是学期两年以上,已经参加过县试,却没能考中,就比如顾学州这样的学生。

  当顾青出现在学堂的门口的时候,十个人,十双眼睛,都看向了他。

  第25章 初入学堂展锋芒

  这一个学堂并不是很大。

  不过,却能做到一人一桌。

  桌子比前世读书的时候那桌子还要长一点儿,就好像是小摊点的那种长桌子。

  一共可以坐十二位学生。

  顾青就直接被书童安排在了后面,也就是第十一位。

  在他旁边,也就是第十位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小胖墩,虎头虎脑的。

  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的年龄。

  等到书童一走,便立即迫不及待地小声说道:“喂,新来的,你叫什么名字?”

  顾青一边拿出纸笔和《千字文》,一边轻声回道:“顾青。”

  “几岁?”
  

  “虚岁十三。”

  “哪人?”

  “顾家村。”

  小胖墩一听,微微有一些失望,原来是村子里来的,那肯定也是大字不识一个。

  就没办法帮自己了。

  小胖墩正要介绍一下自己,打算收了顾青当小弟。

  而顾青刚收拾好,学着前面的学生,摆好了纸、书,放好了笔、砚。

  也就在这时候,丁沥就迈着步子走了进来。

  原本还有一点儿窃窃自语,又或者是认真读书的学堂,为之一静。

  小胖墩更是端正身子,努力地笔直的坐着。

  “因为又有一位新学子入学,故此,还是照例,我从新学开始教授,愿意跟着一起温习的,可以跟着一起温习,若觉得不用温习,可继续读书,我会抽查。”

  随即,又看了看顾青和小胖墩、以及左边的学子,说道:“王远、金成文、顾青,你们三人翻开《千字文》,跟着我一起读。”

  顾青刚刚在摆放纸和书的时候,也趁机翻了翻。

  发现《千字文》上一部分字是他认识的,是简体字,还有一部分字,是他不太认识,但是有一些能猜个大概出来的繁体字。

  关键是,直接一排下来,没有一个标点符合!
  只见上面写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好家伙,看着就好像是一个字一个字排列,形成的一本书。

  这要是没有人领读,教导如何断句,初学者,还真的不好学习,不太好理解。

  丁沥开口道:“我念一句,你们跟着我念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