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2页
万历公务员_第22页
而这一次,顾老大又弄出来这一档子事儿。
更是让顾陈氏觉得顾老三虽然矬了一些,平日里也是一个闷葫芦,但是人还是很靠谱。
两人说着说着,也不知道怎么的,就那什么呢。
这就苦了顾青。
隔着一个木板,怎么样,也是能听到一些动静。
翻来覆去,等到了半夜,才勉强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
顾陈氏亲自帮着顾青穿新衣服。
顾青本想要自己穿。
但是这会儿顾陈氏宝贝的不得了,再加上,顾青这一去,那就是五天的时间。
这也是顾青第一次离家。
她还是有一些不舍。
“私塾可不比家里,在那要听夫子的话,还有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问问你大哥。”
“他读了四年的书,知道的肯定比你多一些。”
“不要节省,读书也很辛苦,吃的好一点儿,身子骨好,才能更好地读书。”
“还有啊……。”
顾陈氏一边给顾青穿着衣服,一边唠叨着。
顾青时不时还要回应一下。
就好像是又回到了儿童时期,开学的时候,母亲一边收拾着住宿的被子、衣服什么的,一边唠叨着,在学校要好好读书,父母挣钱不容易云云。
这话,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了。
所以,这会儿的顾青并不觉得唠叨,反倒是露出笑意,擦掉了顾陈氏脸颊上的泪水。
“娘放心便是,孩儿跟着大哥一起,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顾陈氏轻声道:“你大哥也不过十五岁,真要是遇上事儿,就他那性子,估计也拿不出个主意来。”
“你也不能完全什么事儿都指望你那个大哥,知道吗?”
顾青没有想到顾陈氏也会看人,知道顾学州是个什么性子,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大明时代读书郎。
看起来是个读书人,实际上也确实是一个读书人。
说白了。
也就只会读书了。
穿上了新衣,束起了头发,背上了箱笼。
此时此刻,顾青看起来,确实也像一个读书人。
前段时间落水,身子骨还是稍微有一点儿虚,身形瘦弱,皮肤有一些苍白。
所以看起来,却又显得冷峻了一些。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换上一身行头的顾青,多多少少有了那么一点儿帅气。
最起码,在这个顾家,现在的顾青有着一股子读书人的气质,还有一些超过他年龄的成熟和稳重,以及他最近的改变,给人的一种亲和力。
以至于成为了顾家最好看的少年郎。
顾学州看了看,直接扭过头,迈步出院门。
顾老头也收拾了一下,穿上一身年关才会穿的衣袍,带着顾学州、顾青到达了江浦县的私塾。
肉干、芹菜、粮食等束脩之礼也都准备好了,纸笔、蒙学之书《千字文》也都准备齐全。
明朝时期,社学的夫子一年有纹银十两,算是薪资。
而在私塾,那就是学生给粮食和钱财,作为束脩,一般是粮食为主,然后缴纳一年的课钱。
顾学州所在的私塾叫做春风学堂,位于江浦县的东郭。
由顾学州带着,去了学堂的后院,敲了门,让夫子身边的学童代为通传。
“先生正在读书,还请稍等。”
说完,转身去通传。
不一会儿。
“几位请跟我来。”
顾学州却忸怩了一下,说道:“阿爷、吴助教、阿弟,我还要去读书,便不陪着你们了。”
顾老头也觉得不能耽搁了顾学州,便点了点头。
等到顾学州走后。
顾老头带着顾青走进了小院。
顾青很明显能感觉到,顾老头拉着自己的手,在轻微地颤抖着,手心还出了汗。
这明显是过于紧张。
晨光初破晓,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蓝紫色,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
青瓦白墙的小院静静伫立,四周被几株老柳树环绕,显得格外宁静而雅致。
春风学院的夫子姓丁,名沥,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蓄着一缕修长的胡须,身着一袭儒衫。
室内布置简洁,一张书桌置于窗下,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泛黄的线装书,旁边是一盏油灯。
窗外,几缕晨光透过稀疏的竹叶,斑驳地洒在室内,与室内的灯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说起来,丁姓在江浦县乃是大姓。
要说这江浦县的名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丁家的丁毅、丁凤,乃是闻名于大江南北的神医。
丁毅更是在江浦县乡贤祠中有牌位呢。
至于丁凤,那也是有着一本《丁氏锦囊三种秘录》流布天下,家家户户奉为指南。
除此之外,便是张瑄,江浦古镇汤泉人,明正统七年进士,后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他居官五十年,政绩卓著,是江浦立县以来为官最高的人。
江浦人称颂他为“江北人才第一”。
顾青的记忆里面,就听到过顾老大的嘴边就时常挂着此人,什么张相公、观庵公云云。
学童领着顾老头和顾青走进了室内,便见到左侧一书桌,周边都是书架,放着不少书籍,右侧则是一屏风,后有雅间、卧房。
顾老头连忙施礼,躬身道:“顾承明携孙顾青,见过先生。”
顾青也跟着一起施礼,躬身道:“小子顾青,见过先生。”
求追读,求票票。
呜呜……。
第24章 拜师礼夫子三问
丁沥乃是丁凤一脉的后人。
早年也是读书科举,中了秀才,不过,并没有为官,而是办了个私塾。
因为他父母身体不好,如今行动不便,他也不好在外为官。
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
“你为何读书?”
丁沥起身,让顾老头坐下喝茶,他则是走上前,站在了顾青的面前,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顾老头现在哪里有心思喝茶,恨不得自己来回答丁夫子的话。
双眼紧巴巴地看着顾青,生怕顾青回答错了。
顾青则是抬头看着丁沥。
他生于农家,这些年来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又加上,还要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儿。
身子骨有一些瘦弱,比一部分的同龄人都要矮一些。
丁沥在顾青的面前就好像是一座大山一样。
不过,对于顾青来说,他前世就走了一遍科举的路,参加过比这更为严格的面试。
这一会儿。
根本就不怵。
“回先生,为了不让阿爷、阿奶、爹、娘、阿姐他们继续受苦受累。”
顾老头听到顾青这么回答,却一点儿都没有被感动。
反倒是有一些焦急。
孙儿,你怎么能够这么回答呢?
难道不应该是忠君报国,不是为了科举取士吗?
怎的只是为了我们这一家子呢?
丁沥则是点了点头,说道:“百行孝为先,乃万善之源。你能以孝行为先、心诚意坚,希望你以后不要忘记此番读书之初衷。”
顾青躬身回道:“谢先生教诲。”
顾老头抿了抿嘴,已经有一点儿听不懂了。
他只觉得,今日的顾青过于陌生,这就不像是自家的孙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