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8页

万历公务员_第28页

  为的就是能够找一些天资不错的寒门子弟。

  对于江浦县来说,丁家就是世家大族了,丁家子弟众多,涉及到的行业也比较多。

  而丁家的主业,也就是祖业,自然还是医术。

  而人这一生,肯定是少不了疾病缠身,少不了请郎中。

  再加上,还有一个救命之恩呢。

  故此,丁家就算是在这应天府,那都是有着几分薄面的。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也不过是一个说法罢了。

  世家大族为了能够壮大自己,一般都会兴办私塾,教导一些学子,从而培养一些学子。

  这些学子将来参加了科举考试,成为了一方官吏,甚至是进入了朝堂。

  那还得念着当初上私塾之时的师恩。

  尊师重道的思想,已经是形成了一道钢印,刻印在每一位的读书人脑海之中。

  这也是在晋朝至唐朝时期,一直有着世家大族,有着门阀之别的制度。

  世家大族其实就是学术门阀。

  他们的家中保藏着很多的古籍,也就拥有着知识的宝藏。

  而他们不会轻易拿出来示人。

  只有自家的子弟才能够读这些圣贤书。

  而他们也会兴办学堂,教育一些寒门子弟。

  相当于是养鱼一样,弄一个池塘,养一些鱼,时间长了,肯定会养出一条大鱼。

  虽然唐朝末年,黄巢几乎屠尽了天下世家大族。

  但是随着新的王朝建立,随着国家大势趋于稳定,随着朝廷要用读书人来治理天下。

  这种学术门阀再一次出现。
  

  到了明朝中期,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丁夫子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和家主说一说,要不要把顾青带在身边,要不要趁着顾青还没成长起来,来一个联姻……。

  最后想来想去,还是打消了这些念头。

  顾青自然不知道,他的夫子在想一些什么,谋划着什么。

  他收拾好了之后,走出学堂大门。

  就见到了他的便宜老爹顾老三,拢着袖子,微微驼着个背,低着头,站在墙角边儿。

  “爹。”

  叫一个有一点儿陌生,和前世的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人一声爹。

  多少有一些别扭。

  可再怎么别扭,他已经占据了对方的儿子的身体,用上了对方儿子的身份。

  那就不能不喊。

  也不能不认。

  顾老三连忙抬起头,看向了学堂的门口。

  见到顾青站在那里,喜出望外、激动不已,想要上前,却又不敢上前。

  觉得自己这个泥腿子,让顾青的那些同窗见到了,会有一些不好,便小声道:“走,我们回家。”

  顾青上前,问道:“爹,不等学州哥吗?”

  顾老三一边慢走,让顾青能够跟上他的脚步,一边回道:“你哥他已经先行一步,走在前面哩。”

  顾青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顾学州和他那个好吃懒做的父亲一样,有一些爱面子。

  所以,肯定是不想让自己的同窗见到,自己和他那穿着粗布,皮肤粗糙、还有一些黝黑的三伯一起走。

  便连忙躲着,先走一步。

  顾青却快步跟上了顾老三,两个人走在一起。

  而这一幕,却被跟在顾青身后的书童,看到了,微微点了点头,跑回去告诉了丁夫子。

  “公子爷,我还没见到过你对一个学生如此上心呢。”

  书童是丁家买来的,买的时候,只有五岁,比丁沥大两岁,赐姓丁,名度。

  他成为了丁沥的书童。

  从此一起长大。

  如今,丁沥成了春风学堂的夫子,他也就成了夫子的助手,担负起不少活儿。

  丁夫子直言道:“他可能是我这么多年以来,遇上的唯一一位天资卓越、心性坚韧的学生,是一块儿读书的料子。”

  书童脑海中浮现出来他所见到的顾青,稳重、做事情不急不慢、勤奋、努力、刻苦……。

  这确实是一块读书的料子。

  “恭喜公子爷,总算是遇上了一位得意门生。”丁度躬身道。

  丁夫子却因此而继续患得患失。

  
 
老铁们

   
 求追读。

   
 求票票。

   
 抱拳了

   
 
  



 
  第30章 兄友弟恭一家亲
  顾青跟上顾老三的脚步。

  离开了县城。

  顺着官道,一路朝着顾家村走去。

  三月底的天,太阳落了之后,还会过一会儿,天才会见黑。

  平常顾学州都是等到第二天一早,跟着商队一起出城,然后顺着官道走回顾家村。

  因为他那老爹虽然也在城里,但是对他都是不闻不问。

  顾学州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走夜路,多少还是有一些可能会出现些意外。

  别看现在是万历年间。

  可盗匪什么的,依然存在着。

  这时候的明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有一些百姓走投无路,只好占山为王,过着打家劫舍的日子。

  当然,这时候官府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就算是打家劫舍,那也不敢聚众烧杀抢掠。

  不过嘛。

  绑架往来的人员、商贾什么的,让其家人拿着钱来赎人,还是存在的。

  出了城。

  就见到了顾学州。

  三人都是默不作声地朝着顾家村赶路。

  等到了顾家村的村口,天已经完全黑了,好在还有一点儿月光,还能勉强看得见路。

  借着月色,这才到了顾家小宅院。

  “回来了。”

  “回来了。”

  “都回来了。”

  顾家老小十一口人,都在翘首以盼呢。

  顾老头也有一点儿坐不住,身子总是稍微地扭啊扭,听到‘回来了’这三个字。

  顿时深呼吸一口气,看向了宅院门口。

  见到了走进来的顾老三、顾学州、顾青三人。

  这才松了一口气。

  顾陈氏先一步走出门,迎了上去。

  看着走进来的顾青,一把拉过来,好生地瞧了瞧。

  嗯。

  没瘦,还稍微胖了点,好像也长高了点。

  “在学堂可曾听话?”

  “夫子教你的,可听得懂?”

  “夫子有没有……。”

  顾陈氏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到最后,是想问一下,夫子有没有打顾青来着。

  却又连忙止住了。

  在这么多人面前,问这个问题,肯定是不妥的。

  要是被柯氏、明氏听了,指不定还会开口嘲笑一番,甚至是劝说老爷子,不送顾青去读书了。

  顾青也连忙开口道:“娘,我学的可认真了,夫子还夸了我呢。”

  顾陈氏一听,顿时笑了起来。

  同时,双眼微微一红,又要落泪了。

  他们一家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啊。

  顾青走进了堂屋,对顾老头微微施礼,便站在了那里。

  顾老头开口问道:“学的好与不好,也不是不能查明,我们虽然不懂读书,但是家里还是有人的。”

  “你在学堂学的是什么,又学了多少?”

  顾青回道:“阿爷,我学的是《千字文》,已经学了一百句、八百个字。”

  顾老头看了看顾老大和顾学州。

  他听过《千字文》,也知道,这是蒙学之书。

  但是也仅限于知道这些。

  顾老大坐在那里,本是要看好戏,顺带让顾学州说说顾青在私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