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31页

万历公务员_第31页

  就是这一路上,都低着头,生怕别人见到了他挑麦子。

  觉得这很丢人。

  自己堂堂一个读书人,一个童生,现在却干起了农活。

  等到麦子抢收的差不多了。

  顾青和顾学州也到了进城读书的时间。

  这天一早。

  全家人都起来了。

  顾老头打算亲自送顾青和顾学州去春风学堂,也是想要问一问,顾青这半年来,在学堂的表现如何。

  天色渐亮,路上已经有了好几拨人。

  等到了县城,讲明了来意,顾学州和顾青两人还拿出来了春风学堂的路引。

  自明朝立国之后,朱元璋为了防止百姓们迁徙,也为了天下之安宁,就制定了路引制度。

  百姓们如若想要进城,就必须有路引。

  其实就相当于是身份证一样,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而对于商贾来说,路引就是经营许可证。

  守城的将士见到顾青和顾学州是春风学堂的学生,便也没有搜身,直接放行了。

  进了城,到了东城城郭,就见到春风学堂院门外,已经有不少人。

  都是家长来送自家的小子来读书的。

  “顾青!”

  “顾青!”

  小胖墩金成文见到顾青,连忙跳下了马车。

  随即,像是献宝一样,直接对身后下车的高大壮硕的中年男子介绍道:“爹,这位就是我的好友,姓顾、名青。”

  顾青则是朝着他微微施了一礼。

  对方捋了捋胡须,笑着点点头,说道:“哈哈哈,早就听闻,成文在学堂结交了一位好友,读书十分认真,还教他学子之法。”
  

  “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宇非凡。”

  顾青不卑不亢地回道:“伯父谬赞,小子愧不敢当。”

  顾老头见得这一幕,也是欣慰不已。

  看来,顾青这小子在学堂确实表现的非常不错。

  当即也是抱了拳。

  “当不得这位相公的夸奖。”

  他活了这么多年,也算是通情达理之人,再加上,顾家也不是没有出几个名人。

  顾家二房还出了一位主簿呢。

  他也算是见过一点儿世面的人。

  故此,也没有怯场。

  金成文的父亲金义福回道:“你家这小郎可不简单呢。”

  却也仅仅是这一句话。

  便不再多说什么。

  交代了金成文几句,就直接上了马车,回家去了。

  今日乃是开馆的日子。

  丁沥那边肯定是比较忙,也没时间叙旧。

  而且,在这学堂也不太适合。

  金义福走了之后,金成文就连忙说道:“顾青,我们快进去吧。”

  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的抵抗前来学堂求学了。

  以前,学的不好,还要被罚,回到了家,也都是被各种训斥。

  而如今,他表现的好一些了,挨罚的次数也少了,回家之后,还得到了老爹的夸奖。

  自然是大有改变。

  顾学州在一旁,看着这一幕,那个酸啊。

  就好像是喝了一瓶子的醋一样。

  他可是知道金家在这县城是个什么地位,那可是出过好几位大官的。

  而金义福也是江浦县的名人,十里八乡也都是听说过他的名号。

  而这样的人物,他见了,都得十分恭敬。

  却能开口夸奖顾青。

  关键是,顾青和金家那小少爷的关系,好像十分不错。

  他怎么就没遇上这样的好友呢。

  呜呜。

  顾学州心情低落,直接转身进入了学院,打算眼不见为净。

  “阿爷,我去学堂了。”

  顾青则是朝着顾老头微微施礼,在顾老头点头之后,这才和小胖墩金成文进入了学堂。

  顾老头也随后走了进去,找到书童丁度,说明想要见一见丁夫子,问一问顾青的学业情况。

  丁度可是很清楚,顾青现在已经成了丁夫子的重点关照对象,甚至是起了想要收弟子的心思。

  当下连忙进去禀报。

  不一会儿就走出来,随同顾老头进入后院。

  “见过夫子。”

  顾老头走进雅间,当即连忙施礼。

  丁夫子伸手示意道:“请坐。”

  顾老头却没落座,只是再一次微微施礼,开口道:“夫子,顾青入学稍晚,早年也是跟着他爹娘一起耕种。”

  “他这娃做事儿认真,话也不多,性子深沉,在下也是担忧,他于学业上,会……。”

  第33章 丁夫子的学霸大计
  丁夫子看着顾老头那为难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当即开口道:“读书和科举本就是一条枯燥之路,想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就需要有难得的品质。”

  “你可知道,顾青的认真,便是很多学子求都求不来的吗?”

  顾老头听到这话,有一点不敢相信地看着丁夫子。

  啥意思?
  顾青这娃的性子很适合读书?

  丁夫子继续解释道:“顾青自三月末入我学堂,六月末解馆休学,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学完了《千字文》、《百家姓》,半部《论语》。”

  “这在我学堂之中,乃是少有,更是十年难得一遇。”

  “顾青之所以能够学的如此之快,学的如此之好,别无他法,唯有‘认真’二字!”

  丁夫子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在某看来,顾青若是一直这般认真下去,别说秀才,便是这进士,亦可期许。”

  顾老头只觉得自己有点儿缓不过气儿来。

  丁夫子说什么?
  顾青有着进士之才?

  天啊。

  我顾家终于要出一个进士了吗?
  丁夫子吩咐书童端来了一杯茶给顾老头,好让他缓一缓。

  他之所以选择把这话说出来,在顾老头面前夸奖顾青,便是为了能够安抚一下顾老头的心。

  好让他清楚顾青的才学,从此之后,不再觉得顾青不是读书那块料。

  丁夫子也看出来了。

  顾家要是觉得顾青是读书的料子,怕是早就送来了。

  那顾学州十岁就进入春风学堂求学,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个年月。

  顾青要是再来两年,如今怕是已经过了府试,明年便可参加院试,后年直接参加丙子乡试。

  可惜,入学晚了一年。

  仅仅是一年,便要等到己卯乡试了。

  这一耽搁,便是三年。

  故此,丁夫子才会直接开口道明了顾青的才学,让顾老头真正的了解顾青,从而想办法供着顾青上学。

  他虽然不是农家出身,但是这么多年的夫子,见到过太多学生,读着读着就因为家中无钱,又或者是生出什么变故,从而不得不退学回家。

  顾青的心性是他这么多年以来,遇到的屈指可数的优良品质,也最适合走上读书科举这条路。

  勤奋、好学、不耻下问、认真、稳重……等等。

  越是了解顾青,也就越发现,他就不像是一个十三岁的农家子。

  但是,这种心性确实又是出现在了顾青的身上。

  顾老头喝了茶之后,才慢慢地缓过来,也是激动不已,双眼微红,都要落泪了。

  这么多年以来。

  他们供着顾老大和顾学州上学,基本上都是勒紧了腰带过日子。

  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想要出一个秀才,又或者是出一个当官的,从而光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