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71页
万历公务员_第71页
那就绕不开应天府最大的书院,崇正书院。
这一来二去,汪宗伊和焦竑两人也算是知交好友,有时候,几人会在一起,喝茶聊天、谈风月、看大局。
顾青随着书童一起,交了束脩,拿到了宿舍号,还有一套崇正书院学生所穿的儒袍、鞋子,一套被褥、学堂号等等。
这宿舍就在学堂的两侧。
顾青来的晚一些,分到了西侧的一间房。
房间并不是很大,两边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柜子。
也就是说,在崇正书院一个学舍是两个人住着。
顾青刚铺好了被褥,收拾着箱笼里面的东西,就感觉到门口站着一个人。
扭头抬眼一看,一位身穿一袭儒袍的学生,正站在那里。
这袍子以淡雅的天青色为主,衣襟宽大,袖口微扬,衣襟上绣着简约而不失精致的云水图案。
此人头发被整齐地束起,以一根朴素的玉簪固定,几缕碎发轻轻垂落在额前,为他平添了几分书卷气与不羁之感。
面庞清秀,眉眼间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睿智,鼻梁挺直,唇色淡然而含笑,让人不由自主地对这位年轻学子心生好感。
顾青则是先开口打了声招呼,自我介绍了一番,“你好,我叫顾青,三顾茅庐的顾、青山绿水的青。”
对方一边打量着顾青,一边回道:“你好,我叫朱国桢,朱雀玄武的朱、国家的国,桢干相望的桢。”
顾青听到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一些熟悉,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名字。
但是既然有一些熟悉,还有一些见过,那应该就是被写进了史册之中的人。
“在下第一次前来崇正书院读书,以后还请学长能够照顾一二。”顾青抱拳道。
朱国帧其实也来没多久,不过,看着顾青的年岁比他还要小一些,自然是起了尊老爱幼之心。
“好说。”
“刚刚,我听几位同窗有言,你乃是今年府试的府案首,端的是了得。”
朱国桢听到书院又来一学生,还是今年府试的府案首。
就知道,自己总算是来了一位同学舍的好友。
便赶回了学舍看看。
顾青谦虚地回道:“蒙汪大人抬爱,我才得以高中案首,谈不上有多了得。”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若是把我放在这天下学子之中,恐怕也不过是一滴水罢了。”
朱国桢对顾青的好感度又提升了一点,还以为,他如此年纪就高中府案首,会是一个自命不凡之人,不太好相处呢。
“哈哈,你这就过于自谦了。”
“你先收拾吧,不过一会儿,就要上课,我带你过去。”
“今日下午的课,乃是王夫子教授算经,此学深奥无比,学起来非常难。”
“你可要认真了。”
“王夫子对于新来的学生还算宽容,但是一个月之后,若是还不能掌握基本要领,便要天天被提问,回答不上,就要打手心。”
顾青收拾着箱笼里面的衣物、鞋子等。
听到朱国桢的话,心说,算经?不就是古代数学吗?一来就要学这个?
他在前世也算是大学生,考研两次不中,又退而求其次,开始考公务员。
高考时候的数学成绩还算是不错。
只不过,古代数学和现代版的数学肯定是还有差距。
“多谢提醒。”
“除了算经以外,夫子们还会教授什么?”
朱国桢开始介绍道:“除了算学,还有书法、明经、易经、骑、射、律。”
“乡试之时,会在后几场考察学生的骑、射、书、算、律。”
“书院的夫子们也会教授我们,就是这算学有一些难,很多学生都不太愿意学。”
对于科举考试的规则。
顾青也了解了不少,这乡试乃是在院试之后。
过了院试,被称之为秀才,过了乡试,被称之为举人,过了会试,被称之为贡士,过了殿试,被称之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
这才是明朝时期的科举四大考。
而顾青一开始所经历的县试、府试,那不过是为了获得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也就是童生的身份罢了。
却也不要小看了这个资格。
很多人考了很多年,都没能获得童生身份,拥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呢。
顾青时不时点头回应,然后又询问了崇正书院的一些规定。
比如能不能外出,作息时间如何?
一直到收拾的差不多了,上课时间也快到了,两人才并肩去学堂。
顾青就坐在朱国桢的身边一书桌,摆好了砚台、笔、纸、算学一书。
不过一会儿。
王夫子走进学堂,打眼瞄了一下坐在后排朱国帧旁边的顾青,走到学堂中央的位置,站定。
学生开始起身施礼。
王夫子看起来应该也有三十好几,快四十岁的年龄,体态瘦高、不苟言笑、双眼之中炯炯有神。
一开口,还带着一些气泡音。
“嗯。”
“都坐下吧。”
“今日有新生入学,这第一课,老夫便带着诸位再一次复习一下算学基本常识。”
“何为算学……。”
求追读,求票票。
第75章 人要有谦卑之心!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王夫子觉得自己应该发现了一位在算学之上有天赋的学生。
仅仅是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解题。
顾青听到王夫子出题,很快在脑海里面开始计算。
这种题和鸡兔同笼差不多。
在前世,这种题就相当于是一个智力题,并没有放在必学科目里面。
当然,在学会为了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再来解题,其实也就更简单了。
只需要设一个未知数,就能很快把这道题解出来。
“大和尚25人,小和尚75人。”
王夫子赞许地点点头。
而同堂学生已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顾青。
特别是朱国桢,算学对于他而言,真的不是一般的困难。
他以为,顾青也可能和他一样,不太喜欢算学。
但是,顾青仅仅是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题。
他做不到。
“坐吧。”
王夫子很是欣慰,终于遇到了一位在算学一道上颇有天赋的学生。
教了这么多年。
他总觉得自己在教一群蠢驴。
不说别的,一百左右的加减,都需要半天才能算出来。
像是刚刚顾青的题,大部分学生,还需要打草稿,一个一个去试算,而不能像是顾青那样。
站在那里,闭上眼,很快就可以给出答案。
“算学一道,需要讲究方法,若是用对了方法,不管是什么题放在你们面前,也都能迎刃而解。”
“若是没有找到方法,不管是什么题放在那你们的面前,纵使给你们一天的时间,恐怕也不得解。”
王夫子侃侃而谈。
开始讲述如何计算刚刚给顾青所出的题。
这种题,乃是算进上面鸡兔同笼之题的延伸题型,还有很多很多,数目有大有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