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72页

万历公务员_第72页

  等到下了课之后。

  朱国桢直接就挪着凳子,坐在了顾青的身边,盯着他看。

  “说!”

  “你还会什么?”

  上一次,他说算经比较难,顾青学了几天之后,说自己也会亿点点了。

  可这几天,他的表现直接让朱国桢觉得陌生。

  大家都是人。

  为何你如此优秀?

  顾青开口道:“其实,这种题还有一种解法,我也是偶然之间想到的。”

  朱国桢连忙问道:“什么解法?”

  顾青开始讲述道:“我们可以先假定一个量,比如这是大和尚,那么,小和尚就是一百减去大和尚的数。”

  “而大和尚和小和尚分馒头,应该是这样一个算式。”

  “我把小和尚换算成为大和尚,就能一目了然,直接把大和尚算出来,得出大和尚之后,再用一百减去大和尚,便是小和尚的数。”

  “只要是学会了这一个方法,以后遇上这种题,就能够很快迎刃而解。”

  朱国桢听了之后,还是挠了挠头,表示听得有一些稀里糊涂。

  顾青就又讲述了一遍自己的思维。

  朱国桢这才听懂了。

  随即,他开始找题,然后学着顾青的方法,开始解题。

  “妙啊!”

  “当真是妙呀,我也学会了!”

  “我也学会了,哈哈哈哈!”

  朱国桢当堂大笑起来,高兴不已。

  他总算是掌握了一个解题方法,以后遇上这种题,也就不会绞尽脑汁了。

  “顾青,你太厉害了!”

  “真的,我现在对你是服气了,难怪你能连考县案首、府案首,这般智慧,说不得,将来还能成为进士及第。”

  顾青谦虚道:“须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莫要小瞧了天下读书人。”

  朱国桢以前可能觉得顾青过于自谦。

  可现在,他知道,人还是要保持一种谦卑之心,万万不可志得意满。

  若是他有顾青这般才智,怕是早就成了一位狂生,觉得世间已无人可以和自己相提并论了。

  然而,顾青保持着谦卑之心,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学业。

  从未展现过狂傲自大的一面。

  在朱国桢看来,顾青若狂,必定也是另外一种的‘狂’。

  当下也谨记此言,说道:“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可小瞧天下人,保持谦卑之心,认真学习。”

  “是吧?”

  顾青回道:“然也。”

  朱国桢此时也不过是十七岁的少年郎,本应该意气风发,颇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要激昂文字、挥斥方遒。

  但是,当他遇到了顾青之后,却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可笑。

  用顾青的话来说,还真的就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小瞧天下人。

  书没有读多少,却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治理一方,甚至是可以辅佐君王参政,治理天下。

  当真是可笑。

  朱国桢也开始端正自己的态度,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

  半个月之后。

  他的算学在顾青的辅导之下,也有了惊人的进步。

  而这时候,学堂上的学生们也发现了,以前的朱国桢和他们一样,都不太爱算学。

  可现在的朱国桢竟然能够当堂很快算出王夫子所出的算题。

  其中必定有缘由。

  却也很明显就可以看得出来,朱国桢的算学能够进步如此之快,便是因为他的同舍好友顾青。

  “顾青,我这里有道题,想要请教一二。”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在王夫子的课结束之后,跑到了顾青的旁边,拿出刚刚课上的题,开始请教。

  顾青开口道:“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

  随后说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最后又顺口道:“这是我悟出来的方法,和夫子有一些不同。”

  “你们最好还是顺着夫子的教授之法,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适合自己,这道题你会了,可稍微变一下,可能就又不会了。”

  请教他的学生,听了之后,回道:“嗯,我明白,可想要找到自己的方法,谈何容易啊。”

  确实是不容易。

  也确实是会了这道题,等到题型稍微变换之后,就又不会了。

  而顾青能够很快找到自己的方法,并且还能教导其他学生一事,也很快就传到了王夫子的耳中。

  第76章 出名趁早露锋芒

  王夫子本以为顾青只是天赋很好。

  可当他听到了顾青在课后教导其他学生,说出来的一些方法,他自己都只觉眼前一亮。
  

  在算学一道上,王夫子也算是一位大家。

  然而,顾青所说的那些方法,他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听闻,你曾给同窗们讲述你所悟出来的解题之法?”

  王夫子直接就招来顾青问话。

  顾青躬身施礼道:“是的,夫子。”

  王夫子直接拿出了一套算经的卷宗,也是万历元年的乡试算学原题。

  “你且来解题,老夫看一看。”

  顾青接过卷宗,看完第一道题之后,就直接提笔开始解题。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果多少,价几何?
  这道题的意思是用999文钱,买得梨和果共1000个,梨11文买九个,果4文买7个。

  问:买梨和果各多少个,各付了多少钱?
  不愧是乡试考场上的算学。

  这一道题相当于是鸡兔同笼的升级版。

  当然,这道题出自于元代的数学家朱世杰的《四元玉鉴》。

  需要用到一元二次方程。

  不过嘛,这时候并没有未知数的概念,只能是用汉字来替代.
  梨加上果等于1000,那么,梨就等于一千减去果。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不可能买半个梨,又或者是半个果。

  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必须要取整。

  顾青很快就列式计算,然后算出来了结果。

  梨657个,803文。

  果343个,196文。

  当然,顾青不可能在王夫子的面前,直接写出来阿拉伯数字。

  毕竟,这时候的阿拉伯数字还没传入中原之地,写出来,王夫子还不理解。

  到时候,也就不太好解释了。

  王夫子看完顾青的解题方式,只觉得好简单,却又有一些看不懂。

  梨加果等于一千。

  果等于一千减梨。

  十一除以九乘以梨,加上四除以七乘以代一千减梨,等于九百九十九。

  解得……。

  王夫子看的一脸茫然,问道:“此乃何法?”

  顾青解释道:“夫子,这道题之中,其实只有两个未知的量,那就是梨和果各有多少。”

  “然,梨和果乃是整,而非半个。”

  “在解题之初,我是这般想的……。”

  王夫子听完了顾青的讲解,并且理解了之后,对于顾青悟出来的方法,大为惊叹。

  “好一个代量!”

  “此法已经有了宗师之资!”

  王夫子所学的算术,在解这道题的时候,相当于是硬算。

  并且,还不知其意。

  因为此法乃是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创,其解题之法,也是他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