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86页

万历公务员_第86页

  顾家的门栏也都要被人给踏平了。

  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走进来,朝着摆在供桌上的‘才学兼优’匾额跪拜磕头。

  对于他们而言,皇上赏赐的匾额,那可不是一般的贵重。

  摸一下,可能都会沾上一点儿贵气、福气、好运。

  特别是顾家村的那些十几岁的孩子,都来了。

  他们甚至是打算让一些在县城里面读书的儿子都回来,先拜一拜,沾一点才气,明年县试的时候,说不定就能高中。

  顾老头今儿个喝的酩酊大醉,甚至是直接在宴席上,唱起了曲子。

  大家也都是十分给面子,拍手叫好。

  顾二爷也没拦着。

  顾家从此总算是扬眉吐气、光耀门楣了,还不允许他风光一会吗?

  老柯氏嘴角都列到了耳根子处,都快笑傻了。

  孙子争气。

  她这脸上也有光啊。

  当年的那几位老姐妹儿,现在可都是好话不断呢。

  这还不算。

  有人竟然要给顾青的姐姐顾秀梅找一个好人家!

  顾老三这会儿也是红光满面,连连点头,别人说什么,那都是好。

  毕竟,媒婆那张嘴,确实是能说会道,把男方说成了十里八村最俊的郎,还是一位童生呢!

  好在顾陈氏没喝酒,也没飘飘然,她还在地上。

  只说顾青在崇正书院读书,这事儿,还得他回来,一家人一起商量一下,再做话说。

  顾二爷听了之后,也找到了顾陈氏。

  “顾青如今在准备院试,以他的才学,院试也应该是稳的,到时候,便是秀才公,以后,说不得还会成为进士。”

  “若是以往,秀梅也确实是到了说媒的年龄,而那媒婆所说的南方,条件也确实不错。”

  “但是今日不同往昔,顾青便是你们家的底气。”

  “再等等吧。”

  “你们也别让秀梅跟着一起做太多的农活儿,教教她,好生地养一养,将来嫁了个好人家,也能让你们面上有光。”

  顾二爷今天也喝了不少酒。

  但是他酒量不错,平日里也会小酌几口,所以并没有醉的不省人事。

  顾陈氏连忙施礼道:“二爷良言,我记在心中,顾家能有今日,也是二爷多多照料,我们一家都感激不尽。”

  顾二爷捋了捋胡须,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顾青那孩子,当初见了,就觉得他不一般。”

  “当初的事儿,我也听说了,你为了医治好顾青,跪着求三弟典卖了家里的地,后来,为了让他读书,又跪着求三弟,还和三郎去城里做工挣钱。”

  “顾青那孩子也争气,没有让你们失望。”

  “我这当二爷的,能帮一点是一点,也是希望顾家能够出一个人物,将来也能帮一帮家里人。”

  顾陈氏连忙表示,顾青绝对不会忘记二爷的恩情。

  这一夜。

  顾家村热闹了一夜,甚至是直接点起了篝火,围着一起,聊着家长里短。

  等到了第二天。

  顾家的外面,出现了不少媒婆。

  都是来给顾秀梅、顾秀月,甚至是连顾学州都有份儿。

  说是那家公子如何英俊,又如何用功读书,将来必定会考取功名,绝对能配得上顾秀梅。

  也有说那家小姐如何貌美,家中如何如何,特别是刺绣,那手艺,没的说,她娘生了好几个儿子,她可能也是个能生儿子的。

  说的顾老头、老柯氏、柯氏都心动不已。

  还是顾陈氏记住了顾二爷的叮嘱,劝住了顾老头等人。

  再给顾青几年,到时候,说不得还能有更好的,顾秀梅如今年岁还小,还能再等等。

  而顾学州如今也是刻苦用功读书,这五个月以来,还受到了两封顾青的书信,寄给他两本读书心得,再加上,原本给他的,已经是三本了。

  有了这三本,顾学州明年县试若是还不能中,那就只能证明,他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了。

  陈矩坐船,到了应天府码头。

  已经是申时。
  

  租了辆马车和马,以最快地速度,朝着应天府赶过去。

  
 
求票票!

   
 
  



 
  第91章 圣使初见顾案首

  汪宗伊其实已经让人关注着陈矩的动向。

  听到陈矩去了顾家村,也能猜测出来其中的缘由。

  毕竟,顾青现在才多少岁?
  十五岁的少年。

  自万历二年三月中旬,进入江浦县的春风学堂读书,一直到今年的三月参加县试、府试。

  差不多也就一年的时间。

  读了一年的书,就能够编撰出来《算学新解》?
  这事儿搁谁身上,那都不太可能。

  所以,陈矩去了江浦县顾家村,查探一下虚实。

  这也是情有可原。

  等到陈矩到了应天府城外的时候,汪宗伊才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让人开始准备迎接从顺天府而来的圣使。

  陈矩自然不会在这应天府的第一站,就直接冲向崇正书院。

  作为冯保信任的人。

  历史上,又是一位为人廉洁,力主安静,矫正时弊,在任内成功处理了“妖书案”,稳定朝局。死后被明神宗谕祭九坛,祠额为“清忠”的宦官。

  他自然也很熟悉官场上这一套。

  汪宗伊在《算学新解》上写了序言,又是主动上奏的应天府父母官。

  还是引荐顾青入学崇正书院的人。

  肯定是也有嘉奖。

  陈矩不可能先去崇正书院见了顾青,然后再来应天府府衙宣读圣谕。

  故此,汪宗伊在府衙的外面等着。

  陈矩也直接到了府衙。

  “应天府知府汪宗伊,见过圣使。”

  陈矩连忙回礼,然后谦卑地说道:“汪大人折煞咱家了,咱家不过是前来为皇上宣读圣谕。”

  “可当不起汪大人如此大礼。”

  随后,拿出了圣谕。

  汪宗伊连忙跪在了地上。

  府衙上下也都是一样,直接跪在了地上。

  陈矩打开了圣谕,开始宣读圣谕。

  汪宗伊引荐少年英才顾青,又斧正《算学新解》有功,获得了加禄米、赏银币以及荫一子入监读书的恩赏。

  这已经算是非常高的赏赐了。

  《算学新解》是足以改变大明算学一道的创举,是直接引进了西方算学知识的创举。

  从此0、1、2、3、4、5、6、7、8、9这十个西方的简易数字,变会深入人心。

  天下学子们也会学到更为简单的计算方法,若是再配合算盘,计算起来更快一些。

  这对于大明来说,就犹如一个新学。

  而对于大力推行考成法的张居正来说,也确实是需要汪宗伊这样的官员。

  赏罚分明,才能提高威望。

  这三年来,惩罚了不少的官员。

  而如今,有了一位引荐少年英才,参与了编撰《算学新解》,有大功的官员,自然是不能吝啬,以彰显圣恩。

  汪宗伊施礼道:“臣恭谢圣恩!”

  陈矩把圣谕交给了汪宗伊,亲切地笑着道:“恭喜汪大人,贺喜汪大人。”

  随后,又扶起了汪宗伊,说道:“汪大人快快请起,咱家路过江浦县的时候,也去了顾家村。”

  “皇上亲赐一‘才学兼优’之匾额,吩咐咱家一定要送到那顾青的家中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