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88页
万历公务员_第88页
顾青一边回答。
陈矩身边的两位随从一边奋笔疾书,写下了他的答案。
这回去之后,自然也是要上呈给皇上的。
等到顾青回答完了之后。
陈矩点了点头。
以他的阅历,觉得顾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回答的如此之好。
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好生读书。”
“咱家期待以后还回来崇正书院的那一天。”
顾青认真地回道:“圣使大人,会有那么一天的!”
陈矩爽朗地笑着。
“很好!”
陈矩也很欣赏顾青这样的少年郎。
能够在这个年岁,在那样的环境之中,以寒门学子之身,获得如此名誉。
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试问,这么多年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他虽然是一个宦官,但是和其他的宦官却又有一些不同。
陈矩也算的上是一个惜才之人。
当天便夜宿崇正书院,让顾青为向导,陪着他一起游览了一下崇正书院。
到了晚上,甚至是还举办了一场小宴席。
汪宗伊、李贽、许守谦、沈节甫、焦竑、王夫子、顾青等都参加了。
顾青甚至是被陈矩安排,坐在了他的身边。
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他不过是一个司礼监的太监,权柄远远比不上冯保。
但是,若是他看上了顾青的才学,那对于顾青而言,也算是莫大帮助了。
顾青也知道这一点。
历史上,张居正能够稳坐内阁首辅的宝座十余年。
那就是因为他拉拢了几位皇帝身边的宦官,特别是冯保,两人几乎都要穿一条裤子。
而张居正一死,冯保也被万历帝给清算了。
一些张居正的迷弟,对于万历帝卸磨杀驴的行为,十分的愤慨。
甚至是给万历帝取了一个外号,叫做万蠢帝。
张居正强行为大明续了一口气。
结果,张居正一死,这口气就彻底断了。
张长卿虽然也看不惯万历帝过河拆桥的行为,但是对于张居正的改革,其实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条鞭法虽好,却也无法彻底改变大明的弊政,阻止土地兼并。
考成法也很好。
可在这样一个时代,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顾青觉得影视剧里面,那位和珅和大人的话,说的就有七分道理。
【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
【千千万万的灾民,谁去给他们发的赈灾粮款?】
【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
【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
想要马儿跑,却又不给马儿吃草。
那马还有劲儿跑起来吗?
只不过,他现在还是一个童生,想要干一点儿事。
还得有权柄在手。
第93章 一封家书情意长
第二天一早。
陈矩就带着人回去复命了。
又是一路长途跋涉,天黑之前赶到驿站休息,天微微亮就立即出发,继续赶路。
这个差事儿确实比较累。
但是张居正和冯保两人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了。
陈矩走后,崇正书院又回归了宁静。
学生们继续读书。
顾青也继续以助教的身份,给学生们上课,每个月会有二两银子。
几天之后。
邮差拿着一封书信,来到了崇正书院。
是顾家村顾二爷所写的一封书信。
这是顾青在崇正书院读书五个月以来,第一次收到家书。
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笺。
顾青也不是第一次见到顾二爷的字迹了。
以前,顾老头家中的大门的对联,都是来自于顾二爷的手笔。
“顾青如晤:”
“时维万历三年,岁在乙亥,秋风习习,农忙丰收之际,二爷提笔蘸墨,欲将家中安好之讯,遥寄于千里之外苦读圣贤书的你。”
“自你离家求学,已历五月有余,家中上下皆念你甚切。幸而上天庇佑,祖宗积德,吾家一切安好,勿需挂怀。”
“五日前,忽闻圣使来临,言你所写《算学新解》有功于社稷,皇上亲赐‘才学兼优’之匾额,二爷心甚慰,你阿爷、阿奶、阿爹、阿娘也都是高兴不已。”
“昔日耕耘,今朝收获,贤孙苦读,不负韶光。笔墨之间,尽显才情;文章之内,深藏智慧。科举之路,荆棘满途,贤孙奋勇前行,终得佳绩,实乃家门之幸,祖宗之光。”
“爷爷奶奶,乐享天伦,见孙成龙,心花怒放。忆往昔,育儿艰辛,今朝成就,倍感欣慰。爹娘双亲,教子有方,辛勤耕耘,终得硕果。贤孙之才,犹如明珠,光照四方,家门荣耀。”
“愿贤孙再接再厉,勿忘初心,矢志不渝,以求更高之境界。家门有幸,得此才子,愿其前程似锦,光宗耀祖,绵延万世之基业。”
“你爷奶身体康健,每日于地里劳作,笑口常开,常言及你儿时趣事,满心以你为傲。你父母亦是身体无恙,勤劳持家,田间地头,皆有他们辛劳的身影。家中粮仓充盈,衣食无忧,皆因你等在外之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家族之光得以延续。”
“家族中子弟,皆循规蹈矩,勤学好问。你之堂兄学州,近来学业亦有所进,常捧卷苦读至深夜,立志要效仿贤孙,求得功名,光耀门楣。吾等长辈,见此情景,心中甚慰。”
“村中事务,亦皆顺遂。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偶有纷争,亦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谐共处。”
“至于你之学业,二爷虽身处乡野,亦知科举之路不易。望你勤勉不辍,勿忘初心,以圣贤之道为指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切记,学问之道,无他,唯勤勉与认真二字而已。待你金榜题名之日,便是家族荣耀之时。”
“天气渐冷,望你保重身体,适时添减衣物,勿使风寒侵袭。书中所言,终觉浅,还需身体力行,方能领悟真谛。若得空闲,不妨寄书一封,以慰家人思念之情。”
“万历三年春。”
顾青也从陈矩那里听说了。
首辅大人上奏,皇上亲赐‘才学兼优’之匾额,他则是亲自送到了江浦县顾家村。
然而,已经挂在了宅院正堂之上。
看到了这封信之后,脑海里面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当那匾额送到了顾家村,会是一个什么热闹的场面。
阿爷、阿娘肯定是最高兴,也是最激动的吧。
村里人肯定又是一番吹捧,让阿爷笑的合不拢嘴。
阿娘肯定是看着那匾额,露出一丝自豪的笑容来,在家中也能挺直了腰身。
就算是说一些不讲道理的话,阿奶也不敢再驳斥了。
还有阿姐。
这信里面没写多少。
可顾青明白,他扬名之后,来顾家说亲的门栏,肯定是要被踏平了的。
想当初,他过府试,高中府案首,回到村里面,又是一顿流水席,吃了席之后。
就听到有人想要给阿姐顾秀梅说亲。
那时候,顾青就和顾陈氏说过,阿姐还小,再加上,他不过是过了府试,也只有一个童生之名。
他想要让阿姐嫁的更好一些,也想要为阿姐撑腰。
所以,可以等一等,等到他有了秀才之名,到了那时候,就能给阿姐找一个更好的人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