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95页
万历公务员_第95页
顾青还疑惑,是什么事儿,让巡抚都等着他呢。
原来是涉及到了一个需要算学来解决的案子。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案子?
“多谢大人抬爱,学生才疏学浅,只能是尽力而为。”
汪宗伊则是对张佳胤说道:“张大人,顾青之《算学新解》你也看过,此学生素来稳重,且见解独到。”
“去岁,下官因为这应天府内河淤泥过重,污水囤积而造成好几个坊间臭味难闻。”
“最后还是顾青建言,可学习印川公束水攻沙的治水之法,方才解决了内河污水的问题。”
张佳胤从顾青下了马车之后,就在打量他。
看起来年岁不大,相貌俊朗,一身穿着也稍显普通,衣服一看便是已经穿了几年有余。
而关于《算学新解》之名,他也已经有所耳闻,甚至是也学过呢。
“嗯。”
“此案由圣上钦点,此番必定要解决,不能一拖再拖,以免民怨激奋。”
汪宗伊回道:“张大人且放心,只要是这账目对上来,便能知晓缘由,后续如何治理,再做商讨。”
顾青跟着一起进入了府衙,到了议事堂那边。
还见到了好几个人。
等到听到这几人的名字,又听了个大概,才明白,原来这是徽州丝绢案。
此案在史册上也有一些记载。
大意就是徽州的人丁丝绢税,原本是分摊到了六个县,然而,到了最后却都是由歙县一县承担。
也就是说,歙县交了,而另外周边的五个县没有交。
这事儿,一直到有一个读书人在学算学的时候,突然就发现了,从此开启了上告的路。
从隆庆四年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万历四年。
这么多年以来,都在上告,从当初应天巡抚海瑞,再到如今的应天巡抚张佳胤。
这个案子还没一个结果。
说白了。
时间跨度太长,很多账本都不见了,又或者是销毁了。
这账目根本就没办法算清楚。
甚至是到了要求调取洪武十四年的皇册啊!
可想而知,这一笔账目涉及到的数目有多大了。
再加上,徽州五县根本就不承认,他们一致对外,就说自己也交了税,不愿意承担以前的空缺。
就这样,这事儿一直拖到了现在。
等到张居正推行的新政之风,吹到了南直隶。
那位读书人又开始上告。
再加上,还有一位歙县人出身的应天府户部尚书殷正茂,此人也站出来了。
张居正推行的新政之核心思想就是要“公平收税和劳役”。
所以,殷尚书上的那个奏折,就把徽州丝绢案里“《会典》和黄册上记的到底对不对,能不能改”这个争论,给变成“咱们该不该照着张居正那套改革的路子,搞这个公平收税劳役”的问题。
这一下子,就相当于是把这事儿和张居正推行的新政给绑在一起了。
若想要推行公平收税和劳役,那就必须解决徽州丝绢案。
然后呢,皇上就让应天那边的巡抚、巡按,还有兵备道这些官员,跟徽州的邻居府县一起商量,大家合伙派人,先把徽州府的钱粮啊,全部加一块儿,再减去该减的,弄清楚到底有多少。
接着呢,就按照各县的人口多少和地有多少亩来分这个丝绢的税,这样一来,大家交的税就公平了,也就是“赋役均平”。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算清楚,这些年来,徽州六县一共涉及到多少赋税。
年关刚过,张佳胤就带着圣谕来了,同时,也把徽州五县的知县、主簿,还有那位读书人帅嘉谟给一起带到应天府,找到存放在南湖的皇册,翻阅当年所记载的关于徽州六县的赋税账目。
而想要算出来这些年,徽州六县一共缴纳了多少赋税,歙县一县承担了多少赋税,其他五县又缴纳了多少赋税,还是说,一点儿都没交,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计算量。
汪宗伊接到这个任务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顾青。
正好,再有两天,便是正月十六,崇正书院即将开学的日子。
想来,那顾青肯定会在今儿个来应天府。
汪宗伊便让汪植在码头等着,直接把顾青接到了应天府这边,参与徽州丝绢案。
皇册已经找到了。
该怎么计算,能够不出什么纰漏,还能方便快捷,就是一个大问题。
真要是一项一项地加,一点儿一点儿地算。
估计至少也要三五个月。
顾青了解完徽州丝绢案的大概内容,则是着重了解徽州六县缴纳赋税的方式,‘人丁丝绢’也有不同的交税方法。
一共有多少种,先把种类分出来,在按照年来记录。
说白了。
就是需要制定一个非常大的表格,最后进行汇总就可以了。
当顾青绘制出来第一份初始表格,讲述自己的想法,如何解决这种对账问题之后。
张佳胤、殷正茂带头鼓掌。
“此法甚妙!”
第99章 表格对账巧破案
前世,顾青见到过比这还要复杂的账目呢!
只不过,前世有着电脑,直接可以在电脑上面制作表格,直接汇总,不需要自己去计算。
这么一对比,就能够看出来,科技带给人的便利是有多大了。
而现在,则是需要先制定一个表格,一个可以让徽州六县缴纳的人丁丝绢赋税一目了然的表格。
顾青也只是根据自己对于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看到的皇册上面的记载内容,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这一次账目的内容,先制定了一个表格。
“诸位大人请看,学生根据这一次的人丁丝绢赋税种类、年限、地区,制定了一个表格。”
“我们以年限为纵、以各项赋税为横,制定了六个表格。”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直接在上面统计徽州六县每一年缴纳了多少赋税。”
“再进行汇总比对,就可以得到徽州六县的每一个县每一年缴纳多少赋税,是否和黄册之上记载的总额相符。”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再制定一个表格,以每一年为纵、以徽州六县为横。”
“各县赋税之总额,也可一目了然。”
明朝时期已经会制定表格,就比如黄册是以户为单位,详细记录籍贯、姓名、年龄、人口、田宅、资产等信息,并按从事的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
黄册的造册程序非常严谨,基层政府会制作表格分发给各户,各户家长按照表格要求填写,然后逐级上报,最终汇总到中央。
这也是为何,解决徽州六县的人丁丝绢税之时,要找到黄册进行清算账目了。
所以,表格法也并不是顾青首创。
但是,他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扩充,让张佳胤、殷正茂、汪宗伊等人见识到表格的新用法。
这种比对账目的方式,确实是方便而又快捷,还不会出现什么错误。
张佳胤看了之后,才会带头叫好。
当即就开口道:“此法甚妙,不愧是能够编撰出来《算学新解》之人,此番当记一功!”
说完,又看向了徽州六县的官员。
“诸位对于顾青所创表格对账之法,可有什么异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