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00页

万历公务员_第100页

  若是让他开会演讲,他能够说的头头是道。

  可让他教别人如何考试?

  他并非是那种专业的培训讲师。

  而这段时间,在崇正书院这边给学生讲述算学知识点,倒是慢慢地学会了。

  这才给吴显、顾学州等人讲述府试杂文、策论之时,可以说的条理清晰。

  “客气了。”

  “我们都是同乡,以后说不得还要互帮互助了。”

  顾青已经是有意无意在给自己仕途之上,培养一些人手,拉一些关系,建立人脉网。

  过了一会儿。

  顾学州等人才出来。

  而王远的情绪并不高,他原本信誓旦旦,可到了最后一场考试,却因为疏忽,以至于把考卷给弄脏了。

  不用说,肯定是不及格。

  吴显也只能是轻声安慰了一下,并且说太多。

  这时候,说的多了,反倒是让对方心生不满,甚至是厌恶。

  一切,都要等到五天之后的放榜日。

  第二天,顾青就带着吴显、徐杰、王远、王澄宗来到了崇正书院,让他们也参观一下。

  他们看着崇正书院的那些学生,见到了顾青之后,还会施礼,称一声‘顾助教’,也是羡慕不已。

  顾青编撰《算学新解》的事迹,他们也已经听说了,还跑去江浦县书局那边买了三本回来。

  毕竟,当初圣使前来江浦县,那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甚至是在来应天府参加府试之前,特意去顾家村,提着礼品到了顾家,说自己乃是春风学堂的学生,顾青的同窗好友,前来拜一拜‘才学兼优’的匾额。

  这时候,可不仅仅是他们来拜,便是江浦县其他要参加府试的学生们,都来了。

  大家也不过是想要讨一个彩头罢了。

  五天的时间。

  顾青带着他们再一次游览了应天府府城。

  对于吴显等人来说,就好像是去岁,顾青在府试之前,带着他们了解应天府,从而方便他们写杂文和策论一样。

  情景再现了。

  一直到第六天。

  他们才早早地来到了贡院前,等着放榜。

  “中了!”

  “我中了!”

  “哈哈哈哈,我终于中了!”

  “老天保佑啊,我终于高中了,呜呜……!”

  第103章 徐光启少年学算

  这一下子。

  似乎又是情景再现。

  一如去岁。
  

  依然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今年的府试案首乃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学生。

  不错,四十多岁了还是一个学生。

  这在大明时期很常见。

  便是和顾青等人一样,站在这后方,不愿意挤进去的,还有六十多岁的老者呢!

  他们已经是年过花甲,若是贸然挤进去,说不得还会出现人命。

  等到榜单传开了。

  看热闹的人散了一些。

  吴显、顾学州等人才挤过去。

  顾青远远地看着吴显等人的神情,就能发现他们是否高中。

  “吴显兄,恭喜了!”

  顾青抱拳道了声贺喜。

  吴显面露红光、嘴角微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说道:“都是顾青兄的功劳啊!”

  这可是大恩。

  若是顾青不教他们几招,今年的府试,怕是又要榜上无名了。

  不过一会儿。

  顾学州也挤了出来。

  不用问,就知道他也过了。

  “学州哥,恭喜。”

  顾学州傻笑着。

  “嘿嘿……。”

  他们这一行,今年有两人高中。

  吴显和顾学州。

  而王远、王澄宗、徐杰又没能高中。

  原本是有机会的,可惜,大意了,把自己的考卷给弄脏了,印了笔墨上去。

  而王澄宗和徐杰则是没能发挥好,就算是顾青给他们开了小灶,可领悟能力还是差了一些。

  又或者是说,徐杰想太多了。

  原本按照顾青所讲述的方法来写,应该不会太差,可他非要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意思进去。

  以至于写出来的八股文不伦不类,被否掉了。

  吴显、顾学州随着五十位高中的府试学生一起,要去参加一场宴会,算是庆祝他们过了府试,成为了童生。

  汪宗伊甚至是亲自到场,勉励他们好生地学习,将来可以成为大明之栋梁。

  当然,他其实想要在这五十位学生中选一个人,引荐进入崇正书院,让其在崇正书院读书。

  可惜,到场之后,一番面试下来,没有一个人能够让他有那个心,写一份引荐信。

  顾青给汪宗伊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就好比五岳归来不看山一样。

  见识到了顾青的才学和稳重,见到了他的谦逊和明理,再来看这些学生,就好像是看到了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郎。

  第二天,顾学州随着吴显等人一起回去了。

  他终于是过了县试、府试,成为了童生,等到下一次的院试开始,他就能够跟着顾青一起参加院试考试了。

  而顾家村,也算是又出了一位童生。

  顾学州回到顾家村的时候,顾老头和顾二爷做主,拿出了积蓄,摆了流水席。

  顾老大也总算是从祠堂中出来了。

  这一年下来,他依然还是游手好闲,却也没干什么坏事儿。

  在祠堂里面,读书、画画、睡觉。

  每天到点了。

  柯氏或者是顾学裕也会给他送饭来。

  人还长胖了一些。

  得知自家的长子过了县试、府试,也是高兴不已,连忙去祠堂拜了拜祖宗。

  顾老头又喝醉了。

  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放下了。

  以后,也就不会有人继续乱嚼舌根子,说什么,顾青失足落井,然后龙王爷把顾老大和顾学州的文气给了他。

  毕竟,顾学州现在也过了县试、府试,成为了童生。

  他也算是养出来了三位童生。

  若是能来一个秀才公,那便是极好的了。

  顾青觉得自己若是开办一个学院,专门就针对科举考试来开课,就犹如前世的考公培训班一样,或许可行。

  在大明,读书就是为了科举。

  目标非常的明确,甚至是从读书开始,就只为了这一点,从读识字读书开始,再到背诵四书五经,最后就得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等科举考试。

  一次不过,等到来年再来一次。

  这和前世的考公好像也没什么区别,前世的时候,顾青也是连续考了好几年才考上。

  当然,开办科举考试辅导班,也就是想一想了。

  山长可不是顾青一开始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

  院试三年之内两次。

  乡试是三年一次,在院试之后。

  而万历五年的八月中旬,便是院试举行的期限。

  顾学州、吴显通过了县试、府试,成为了童生,依然还是在春风学堂读书,等到万历五年八月的院试。

  顾青得了汪宗伊的引荐,得以进入崇正书院读书。

  于这万里四年的大半年时间中。

  顾青又写出了《算学新解》的第四册,里面是统计、排列组合、概率、实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恒等变换。

  其中,以统计学、排列组合、概率为主。

  可以说,又为大明的算学一道,增加了不少内容。

  特别是排列组合这种观念,让大明的不少数学家们眼前一亮,好像是摸到了新的门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