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28页

万历公务员_第128页

  他现在确实是不舒服。

  但是这种不舒服,并不是觉得顾青在指责他,在骂他。

  张居正很明白,顾青说的都没有错。

  也正是因为没有错,过于直白,反倒是让他的内心有一些不舒服。

  “咳咳,那你可曾想过,老夫已经没了后退的路?”张居正沉默了一会儿,轻咳了几下,问道。

  顾青回道:“张大人,谁说你没有后退的路呢!”

  张居正愣了一下,看着顾青,他第一次在一个少年郎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

  “你有何策?”

  顾青回道:“大人,一个活着的张居正,一位死了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是不一样的。”

  这大明终究还是要交到朱翊钧的手中。

  也终究还是要落在年轻一辈的读书人手中。

  新政再怎么好。

  那也要能够一直实行下去。

  只有十年的万历新政是无法改变大明亡国之路的。

  张居正一死,带来的连环反应实在是太大了。

  不仅仅是新政被推翻了,又回到了嘉靖末年的那个明朝,甚至是连嘉靖末年都不如。

  还有各方面的连环反应,比如抗倭名将戚继光也受到了牵连,比如申时行、万国光等人,又比如,那些阿谀奉承之辈趁机上台等。

  看看后面的大明成了什么样子?
  万历三大征。

  萨尔许之败。

  这时候的大明朝,只有中年时期的朱元璋来了,再用他那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的能耐,重塑汉统。

  顾青的建议那就是还政于朱翊钧,但是却又不是全还了。

  总要让十七岁的朱翊钧尝到做皇帝,执掌天下的滋味,最起码,在他已经有了自尊的意识之后,要给与足够的尊重。

  毕竟,他是大明的皇帝,是这个皇权之上的时代的九五之尊啊!
  哄好了朱翊钧,一切都好说。

  哄不好他。

  那一天翻了脸,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张居正活了这么多年,能从嘉靖到隆庆,再到如今的万历,自然也算是一只老狐狸。

  只不过,有时候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再加上顾青又是纵观整个历史,看了万历十五年,两者自然没有什么可比性。

  张居正是张居正。

  顾青是顾青。
  

  张居正以为自己把朱翊钧教导的还算是不错,也以为,自己找到了申时行、王国光这样的接班人。

  怎么也会把新政一直推行下去。

  然而,顾青却直接告诉他。

  事实并非如此。

  他以为的都是他以为罢了。

  张居正又又叒地被顾青给干沉默了。

  说白了。

  就是有一点儿破防了。

  顾青继续道:“若想要让新政推行下去,让大明中兴,挽大厦之将倾,必须要建立一个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遵守的规则。”

  “就算是少部分人有着反对之声,可是他们翻不起大浪。”

  “一个上到九五之尊,下到黎民百姓们都能承认,也都认为是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良策,大家都能够各安其命的规则。”

  “唯有如此,便是皇帝、张大人等等一代人一代人离去,新政依然还在。”

  “就像是这施行了千年之久的科举之制一样。”

  “便是改朝换代,也依然会沿用。”

  “而非人亡政息。”

  张居正喝了一杯热茶,压了压,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保持着清醒,思考着自己和顾青这一次见面,又是如何谈论到这个沉重的话题之上的。

  似乎……好像是从顾青的那一句大逆不道之言开始。

  不得不说,这位少年郎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而能写出《货币论》的人,若是没有那几分胆量,便是想到了书上的那些知识点,却也不会写出来吧?

  张居正沙哑着声音,回道:“你说的不错,也是第一个在老夫的面前说起这些话的人。”

  “可你也应该知晓,过刚易折。”

  “你如今这般,在老夫面前激进进言,应该也有着自己的一番打算吧?”

  顾青很诚实地回道:“回大人,学生确实是有着自己的一番打算,如今之大明因大人之新政,似乎有中兴之象。然则,学生却从大人的身体状况看出来,这新政似乎维持不了几年。”

  “便是有着申大人等主持大局,可这天下反对新政者太多,还都是士绅,这些人若是联合起来,足以让申大人等人难以招架。”

  “再加上陛下……。”

  “学生以这些情况,推演出来几条路,到时候,走哪一条,便视情况而定。”

  张居正没有想到顾青竟然真的回答了他的问题,也真的有自己的打算。

  甚至是还推演出来了几条路。

  当即想也不想,问道:“那几条路?”

  顾青便回答了自己推演的几条路。

  第一个就是最好的结果,第二个则是不好不坏的结果,第三个则是最坏的结果。

  好的结果,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不好不坏的结果,也有办法去补救。

  而最坏的结果,那就只能是尽力挽救,没了新政,那就直接动刀,一刀一刀切掉几个毒瘤。

  能为大明续几年是几年。

  若是以前的张居正对顾青的刀,绝对有一些兴趣,也觉得这种方法适合他。

  而如今的张居正却觉得顾青有一些激进了。

  多少有一些少年意气用事一样。

  这种方法自然是不可取,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步步为营,壮大自身,掌握绝对的权柄,再温水煮青蛙,慢慢地动刀子。

  不然,就会步入他的后尘。

  和他的新政一样,人亡政息。

  大明依然还是会走向亡国之路。

  “咳咳,非也,非也,你既然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应该想出最好的应对之策,而非这般雷霆手段,须知道物极必反,你这样和老夫的新政,又有何分别呢?”

  张居正摇摇头,觉得顾青所想出来最坏的结果,却没想出来最好的办法。

  
 
求求大家能继续支持一下小余。

   
 日万不容易啊。

   
 小余会尽力坚持下去。

   
 小余也知道,自己对大明科举制度的了解不够深,对于万历的历史了解,对于张居正的十年新政都不够深。

   
 但是在写作之前,也是查了不少资料,买了几本书。

   
 一旦写了,还是想着尽力写好。

   
 抱拳了。

   
 
  



 
  第118章 顾青得见朱翊钧(日万)

  万历七年,九月初九。

  乙卯乡试的放榜日到了。

  乙榜会从顺天贡院由士兵一路护送,前往顺天府衙的署门前方的唱经楼那边,挂起来。

  先从第六名开始公布,最后才从第五名到第一名。

  所以,解元之名也就留在了最后一个公布。

  而当顾青这名字在最后一个被公布出来的时候,顺天府衙外面的学生们又觉得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顾青可是编撰出来《算学新解》、《货币论》的名士啊!
  他为今年乡试的解元,算得上是实至名归。

  九月中的时候,顺天府秋光正好。

  桂花香气透顺天。

  寻常的千日红、木槿花、秋海棠,处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