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60页

万历公务员_第160页

  “哦,我亲爱的顾先生,你实在是太厉害了!”

  利玛窦感觉自己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非常的兴奋。

  “原来,大明使用的年历和我们西洋使用的年历竟然是一样的,两个之间也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哦,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太让人震惊了。”

  “西洋学者们认为一年有十二个月,东方的大明学者竟然也认为一年应该有十二个月。”

  “这应该就是我们人们发现真理的原因,真理是不变的,不管是西洋的学者,还是你们大明的学者,都能感悟真理。”

  “哦,实在是太让我激动了,真主……。”

  利玛窦又开始把话题牵扯到了他所信封的那什么中,说起了创世,说起了至圣、至公等等。

  顾青总算是明白西方的大教主为何要让利玛窦来大明了。

  利玛窦也确实是学识渊博,对葡萄牙的国史了解的非常多,算得上是一个公知。

  其次,就是利玛窦的学习能力也很强,在语言上有着一定的天赋。

  想来,历史上的徐光启能够和他一起翻译出来《几何原本》,最主要的还是利玛窦吧。

  就是不知道徐光启学会葡萄牙语言没有。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利玛窦是真的能说,也是真的能够给人洗脑。

  几句话不离他的理念。

  就有一种,顾青想要从他那里知道葡萄牙的更多信息,那就要先相信他的理念,成为同道中人。

  不然,顾青想要获得更多的消息,就不太可能。

  顾青索性就直接拿出了一本书。

  “这是我们中原的一本书,名叫《西游记》,上面记载了大明的一些神话,还有一本书,叫做《搜神记》,我觉得你现在学会了汉语,倒是可以试一试,读一读这两本书。”

  “我也觉得真理乃是这世上唯一不可能改变,也是一直存在,并且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遵循的天理。”

  “就好像是人都是生老病死一样,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的人,都是一样,都要经历生老病死。”

  “这就是真理。”

  “也和太阳东升西落是一个道理。”

  “西方的国家,看到的太阳,应该不是从西边升起来,从东边落下去吧?”

  “其次,还有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等,也是一个道理。”

  “到了寒冷的时候,树叶就会发黄,就会掉落在地上,树木就会光秃秃的,等到更冷的时候,还会下雪。”

  “真理永远存在,并且还不是一个……。”

  要说洗脑。

  顾青也不差,毕竟,在前世的时候,领导们经常这么做,这叫做绘制宏伟蓝图。

  毕竟,在秘术部门,工作压力非常大。

  要是不掌握这一门技术,那就别想着当大秘了,要懂得让员工们看到希望,要懂得让员工们自我暗示、自我放松、自我满足。

  顾青的话,让利玛窦称赞不已,表示顾青要是在葡萄牙,绝对会是一位伟大的智者。

  而之后,顾青则是通过利玛窦的讲述和解释,总算是找到了大明历和西洋历之间的一点误差。

  然后按照这个误差,才能正确的地把他现在所写的《帝国崛起》这本书,进行一个完整的时间排序。

  以后,当中原的那些史学家们在看到这本《帝国崛起》之后,也就能够清楚的看到这时候的西洋历和大明历之间的一点儿差别了。

  比如今年你是辛巳年,也就是历史上的万历九年,也是1581年。

  而这个时期的西方,应该是腓力二世。

  两个公历之间相差其实并不是很大。

  但是若是不标注,后世人研究他这个《帝国崛起》的时候,第一句话就会是这样。

  ‘这本书好是好,但是存在着一个一眼就看得出来的缺点,那就是时间线对不住。’

  ‘当年的顾大家并未注意到大明历和西洋历之间存在着一点误差。’

  而现在,顾青则是把时间线的误差标注出来,也就不再缺点。

  这才是真正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至于这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和顾青没有什么关系,他并非是张居正的弟子。

  和张居正之间也没有师徒关系,就算是门生都谈不上。

  这也是顾青刻意而为之。

  如果张居正听劝,能够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可以活得时间长一些。

  顾青倒是愿意成为张居正的弟子,倒是愿意主动承接新政,让新政一直延续下去。

  可惜,张居正不听劝,行事也是越来越霸道。

  现在更是来了一个书院改公廨。

  一下子,得罪了不少读书人。

  顾青前世在恢复高考之后,也是建立了不少公立学校,甚至是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后来也是放开了政策,允许了私立学校的建立。

  而大明这时候,把天下的书院都给改成公廨,看起来,是为了能够让大明的教育更为规范。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什么这学、那学。

  天下学子们只需要学习四书五经就可以了,只需要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读书就可以了。

  但是,当理学、心学等学派发展起来,当儒学不再仅仅是以前的那个儒学,而是延伸出来更多的学派之后。

  张居正这时候想要捂被子?

  那是捂不住的。

  仅此一点,顾青就不想和张居正为伍。

  和这种领导在一起,是没什么好结果的。

  而几天之后。

  顾青也即将正式成为大明的官。

  按照大明的科举制度,参加了科举,并且成为了进士,都会获得相应的官职。

  其中,一甲前三,也就是状元郎赐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是翰林院编修。

  前者是从六品的官职,而后者则是正七品的官职。

  也就是说。

  顾青如今总算是成为了大明的七品芝麻官。

  翰林院的占地面积比国子监还要大一些,分为内堂、读讲厅、编检厅、状元厅、昌黎祠、土谷祠等。

  内堂位于登瀛门内,读讲厅位于内堂西侧,编检厅位于内堂东侧。

  状元厅位于左廊围门内,昌黎祠和土谷祠位于右廊围之内。

  内堂之后是穿堂,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簿厅。

  再往后是后堂,后堂内有皇帝临幸时的宝座。
  

  后堂的东西屋为藏书库,存放大量的古籍。

  不仅如此,翰林院还提供了住宿的地方,可以为翰林院修撰、翰林院编修、翰林院大学士们提供住宿。

  毕竟,翰林院编修也已经是正七品的官员,而这个正七品可不是一般的那种七品芝麻官。

  正七品的京官和地方的知县那可不一样。

  说起来。

  宋朝的时候流行榜下捉婿,也就是在放榜的那一天,会有一些王公贵族们专门盯着这些进士们。

  在他们东华门唱名之后,直接抢人。

  当然,在事先也是会尽量打听一二,不会真的就见到人就抢。

  有一些学子们早已经有了婚约,真要是抢了,到时候那就要闹出丑闻来了。

  而这榜下捉婿到了明朝时期,也就已经不那么流行了,程朱理学大行其道之后,就有了严格意义上的三从四德、贞节牌坊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