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66页

万历公务员_第166页

  “便是这一次的殿试,还称赞了西洋的那个什么什么牙的国家?”

  顾青回道:“是葡萄牙。”

  萧良友似乎是记起来了,也很好奇,说道:“对对对,是叫葡萄牙。”

  “你当真觉得那葡萄牙很强?”

  顾青点了点头,说道:“在这海上,他确实很强,当然,那也是以前了。”

  “根据利玛窦讲述的史料来看,如今葡萄牙已经不是最强了,还有西班牙、荷兰、英吉利这三个国家也很强。”

  萧良友连忙说道:“那你给我说说,你所了解的葡萄牙的一些史料,如何?”

  顾青一边收拾着,一边给萧良友讲述葡萄牙的一些史料。

  “大地当真是一个球?”

  “环游世界?”

  “从西海岸出发,一路向南,再向西,发现新大陆,再从东海之滨到南海,再到西海,再到好望角,再回到西海岸?”

  “殖1民地……。”

  萧良友越听越上头,越听越想要继续听。

  不听不知道。

  一听却觉得很奇妙。

  顾青却只能是以自己累了,说的也口干舌燥了,明日还要早起,结束了给萧良友继续讲述葡萄牙的发展史。

  萧良友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自己的宿舍之中。

  等到了第二天点卯,继续当一块砖。

  一直到下班了。

  才连忙跟上了顾青。

  吃完饭。

  出了翰林院,走了好几个街道,过了好几个坊间。

  才到达了利玛窦的落脚点。

  而这时候,他才知道,顾青竟然打算写一本书,以葡萄牙这个国家的发展史为主线,也就是写一本关于葡萄牙帝国的史书。

  “你为何要写葡萄牙帝国的史书?”

  回去的路上,萧良友问道。

  顾青回道:“为了让大明的朝野上下所有人都了解西方,了解西洋如今的局势,从而了解世界!”

  萧良友被顾青的一番话给干沉默了。

  大家都是寒窗苦读十年,也都是同一年高中进士,也都是一甲前三名,也都是翰林院编修。

  为何你就如此优秀了呢?

  不说那《算学新解》、《货币论》,还有那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之策。

  便是这一份心性,便是在廷对的时候,回答圣上的平虏策,也已经是非常人所能及也。

  现在听到顾青这般远大的志向,这般远大的目光。

  就相当于是读书人的一个宏愿。

  瞬间就觉得顾青是一个真正有着远大理想,远大抱负,远大谋划的人。

  把自己的人生走的是明明白白。

  而他萧良友似乎就是为了当官才读书,才参加的科举考试。

  如今总算是当了官,却又觉得翰林院编修这个七品官,根本就是限制了他。

  还不如成为进士,然后去地方上当一个知县,还能治理一地。

  可现在想来。

  自己就算是成为了知县,就明白该如何去很好地治理一地吗?
  

  顾青走了一会儿。

  发现萧良友一直在沉默思考,神色也是变幻了好几下。

  也就没有打扰他。

  等到回到了翰林院的宿舍,也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却不想萧良友也跟着进来了。

  “以占兄,你的房间在隔壁。”

  萧良友这才回过神。

  “哦哦。”

  当即转身走了出去。

  可没走几步。

  却停了下来。

  转身,看着顾青。

  “顾兄,你觉得……我现在应该做一些什么?”

  他不想就这么浑浑噩噩地在翰林院过一辈子。

  就像是几位老编修,已经是在翰林院修史,修了二十多年了。

  难道说,他萧良友以后也要这样吗?
  不!
  不能!

  他不能在翰林院修史修一辈子!

  这不是他当初读书的初衷!
  顾青想了想,回道:“看书,翰林院有着大明天下最大的藏书阁,里面有很多书。”

  “你可以去借阅,看的多了,或许能够找到那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就坚持走下去。”

  萧良友点了点头,抱拳道:“多谢。”

  从这之后。

  萧良友还真的就每天都会坚持看书。

  顾青去利玛窦那边继续了解一些情况,完善自己的《帝国崛起》这一本书。

  而萧良友则是看书、看书、再看书。

  至于同科第一名的状元郎张懋修,则是点卯、值班、看看书、帮张居正处理一些公务,提一些见解,又或者是跟着别人一起喝喝花酒什么的。

  至于学业,都已经是大明的状元郎了,学业自然已经是完成了。

  至于这前途,翰林院不过是一个过渡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应该就会离开这个地方了。

  所以,张懋修在这翰林院是真的什么事儿都不做,只等着到时候,得一个功绩,然后顺势进入六部。

  就这么一直到了六月初。

  顺天府这边的气候也变热了,便是出个门,很快就一身汗。

  顾青的《帝国崛起》这本书,也总算是完成了。

  不用再走好几条街,顶着大太阳,去找利玛窦,请教他葡萄牙的诸多史料,来完善自己的这本书了。

  全书一共是十万零一百二十六个字。

  从利玛窦讲述的葡萄牙立国之初开始,也就是那位阿方索一世开始。

  以每一世的国王作为章,再描写这每一世的国王都发生了哪一些大事件,里面再加上一些制度、文化等等。

  最后,也补充了一些主要人物的列传。

  特别是那些个航海家们的事迹。

  至于利玛窦要求的,加上几位主教,加上那什么,也有,不过篇幅不多。

  甚至是也是为了讨论宗1教和国1家之间的关系。

  而非刻意去宣传利玛窦的观念。

  只不过,这书是写完了,能不能发布出去,和顺天府几个书局合伙儿赚点钱,再为自己扬名。

  就要看太岳公点不点头。

  故此,这一本书的序,还得是张居正来作才可以。

  第136章 和太岳公做交易

  张居正如今就算是重病在身,那他也是大明首辅。

  官威正盛。

  而顾青很清楚自己所写的这本书,将会引来多少非议。

  很多读书人并不会因为他写了《算学新解》,就能够接受他写的《帝国崛起》。

  这是一本讲述西洋之地葡萄牙帝国的崛起和如今正在走向落寞的国史。

  更多的则是向世人讲述什么整个世界的真相。

  大明并非是大陆的中原之地。

  在西方还有广袤的大地,还有着罗马帝国、葡萄牙帝国等这样的帝国。

  甚至是在以后,还会有一个自称是‘日不落’的帝国。

  当大明还在内争不断的时候,这些西洋之地的国家却在忙着向外扩张,忙着探索新大陆,忙着殖民。

  看起来确实是像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有一点儿崇洋媚外的意思。

  所以说,这本书注定是争议很大。

  顾青很清楚这一点儿,而能够扛得住这种压力的人,也就只有当朝首辅大人张居正。

  说白了,那就是虱子多了不怕咬。

  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大明举重冠军,身上的非议已经是大的不能再大了。

  张居正还会在乎这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