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67页

万历公务员_第167页

  所以,能够让这本书出版的人,也就只有张居正,也只有他做了序言,顾青才能让京师的几个书局安心地和他合作,一起出版这一本书。

  “老爷,顾探花来了。”

  顾青如今才进入翰林院,还没有成为了翰林院的大学士。

  所以,游七则是称呼为顾探花。

  张居正一听,就知道,说的是顾青。

  “嗯,他这时候前来,应该是那本书已经写成了?”张居正放下了手中的公文。

  如今六月天,若是其他官吏们,肯定是会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放上几个冰块,降降热。

  张居正却穿着官袍,房间里面也没放冰块。

  因为他现在有一些畏寒。

  便是这六月天的天气,已经是非常燥热了,对于张居正来说,一点感觉也没有。

  游七回道:“想来应该是了。”

  他已经打听到了顾青想要写一本关于葡萄牙帝国的史书,多次向利玛窦等西洋人询问葡萄牙的国情。

  按理说,顾青如今成为了翰林院编修,就算是要修史,那也应该写的是中原的史册。

  然而,顾青却写起了西洋之国的史册。

  多多少少有一些异类了。

  张居正咳嗽了几声,开口道:“嗯,让他进来吧,去备一壶好茶。”

  游七躬身道:“是。”

  顾青送上了拜帖。

  不过一会儿。

  游七就出来了。

  “顾探花,里面请。”

  顾青抱拳道:“多谢。”

  跟着游七进入了府邸,又是穿廊走栋,见到了两处花苑,这才到了一座阁楼里面。

  如今,张居正的身子骨是越来越差了。

  所以最后只能是在自家的书房之中办公,很多内阁无法裁定的事情,都会送到他这里。

  只有张居正拍板了之后,才能由万历帝朱翊钧批复。

  顾青走进了书房之中,就能闻到一股子药味儿。

  再看张居正,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还要苍老很多,整个人也成了一个瘦干老头子。

  “下官顾青,见过张大人。”

  顾青走进去,躬身施礼。

  这时候,他已经是七品芝麻官,自然是以下官自称,行礼也是官员之间的礼仪。

  张居正也是打量了一下顾青,发现当年那个少年郎,如今又长高了不少,也比较壮实。

  整个人看起来也更显得成熟稳重。

  特别是那一双眼睛。

  张居正也看到过形形色色的人,看到过很多双眼睛。

  而他很少见到有人能够拥有一双和顾青一样的眼睛,那是一种深邃,让人看不透的眼睛。

  明亮而又充满了智慧。

  沉稳之中又显得十分的内敛。

  “嗯,坐吧。”

  张居正伸手示意了一下。

  顾青躬身道:“多谢张大人。”

  等到顾青坐下之后。

  游七端了一壶茶上来,给张居正倒上一杯,又亲自给顾青倒上一杯。

  “你来寻老夫,可有何事?”

  顾青从袖子里面拿出一本书,这是线装书,方便他可以随时修改的。

  “张大人,下官这段时间,在完成了本职工作之后的闲暇时间,去请教了一下西洋人利玛窦,了解西洋之地的局势。”

  “下官以为,随着西洋人在澳门之地设定租地,甚至是派遣了像是利玛窦一样的西洋人前来传教,大明已经暴露在了西洋人的眼皮子底下。”

  “西洋人了解我们大明,而我们大明却并不了解西洋!”

  “故此,我想要写一本国史,让大明天下读书人都能够了解西洋之地有多大,西洋的国家有多少,西洋之地的国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知己知彼,到时候才能防备着西洋人。”

  张居正点了点头,顾青所说的这个理由,不好也不坏,勉强能够接受。

  对于如今的张居正来说,他更希望顾青还能够提出和摊丁入亩一样的实用性很强的良策。

  而非是写一本关于葡萄牙帝国的国史出来。
  

  这就好像是一本故事书,讲述的是关于西洋之地葡萄牙帝国的一些故事罢了。

  实用性并不高。

  顾青解释完,恭敬地把书本放在了张居正的桌子上。

  张居正接过来,翻开来看。

  这一看,就慢慢地看进去了。

  教1皇为国王加冕,这不就是君权神授的儒家观念吗?
  又看到,有人环游了世界,从西海岸出发,真的绕了一圈,然后回到了西海岸。

  甚至是还有一个完整的路线图插图!
  当看到殖1民掠夺、殖1民扩张这些新的词语的时候,十分新奇的同时,却又似乎有了一些领悟。

  “吾观葡萄牙之兴衰史,未曾想到昔日弹丸之地,今竟能扬帆四海,立国于万邦之上,实乃出乎吾之预料。”

  “彼等以舟楫为马,以海洋为路,商贸之繁荣,文化之交流,皆因开放海禁,勇于探索未知之所致。”

  “反观我大明,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然闭关锁国多年,视海外如蛮夷,岂不悲哉!”

  “葡萄牙之强盛,非独海权之胜,更在于其国之体制,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其君主英明,臣子忠诚,法制严明,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国家长治久安之本。”

  “吾大明虽亦不乏明君贤臣,然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之处,亦非鲜见。这也是老夫致力于革除积弊,振兴朝纲,使大明再现盛世辉煌。”

  “再者,葡萄牙之技术革新,尤令人瞩目。航海之术,火炮之利,皆领先于世,此乃其开拓疆土,保护商路之重器。”

  “吾大明若能引进此类技艺,加强军备,发展工商,必能增强国力,抵御外侮,保我中华万世基业。”

  言罢,张居正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对于葡萄牙这等小国,最终能够成为海上霸主而有一些唏嘘。

  毕竟,这样一个小国都能成为海上霸主,而大明已经传承了一百四十一年,历经几代帝王励精图治,却依然还是让大明走向了下坡路。

  如今的大名已经是弊政太多,多到了他张居正想要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却发现根本就扭转不了。

  累。

  实在是太累了!

  顾青则是讲述道:“张大人,下官听闻利玛窦等人讲述的西洋葡萄牙帝国之崛起,则是因为昔西洋之地黑死病肆虐,夺命无数,国步多艰。而葡萄牙以地邻海岸,民习水居,得免此厄。人口遂增,然国内矛盾亦随之激化,又因外路为西班牙所阻,贸易受阻,民生日蹙。”

  “于是,葡萄牙王室决意向海而兴,以求生路。此乃天时之变,迫使其国转向海洋。”

  “葡萄牙之地,狭长濒海,无甚内陆,然海产丰饶,民心向海。”

  “且其国航海之术,先于他邦。王子恩里克,更是设立航海学校,育英才以济沧海。此地利之便,为其国航海事业之基石。”

  “至于人和,则葡萄牙民心思变,勇于探索。”

  “王室亦鼎力支持,颁令许民探险,得地则免税若干。于是,民心振奋,航海者如云。”

  “自1415年,葡萄牙兵占北非休达,开启殖民之途。其后,航海家迪亚士、瓦斯科·达·伽马等,相继远航,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直通天竺,垄断香料贸易。此乃人和之力,共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