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169页

万历公务员_第169页

  “戚帅乃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帅才,希望以后,你能够想想办法,让他可以继续领兵,抵御倭寇,镇守边关。”

  “咳咳……。”

  说到这里,张居正咳嗽不止,连忙拿出了手绢,捂住了嘴,一阵剧烈地咳嗽之后,才算是舒服了一些。

  随后,不着痕迹地把手绢收进了衣袖里面,又抿了抿嘴,喝了几口茶,才缓过气来。

  只不过,他的脸色更显得有一些苍白了,脸上的一些老年斑也更明显了一些。

  他就好像是在说着临终遗言一样,在向顾青托付着后事。

  顾青微微蹙眉,他不知道张居正为何又突然如此,仅仅是因为看到了自己所编撰的《帝国崛起》就能够看出来,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甚至是能够走到哪一步?
  说实话,便是顾青自己都不确定,自己能够走到哪一步。

  因为万历帝朱翊钧是史册上记载着的薄情寡恩之人,既有早期的励精图治,也有后期的长期怠政。

  以至于前世很多史学家们都直接批评万历帝朱翊钧是个荒怠误国之君。

  面对这样的帝王,顾青也不确定自己能够走到哪一步,若是圣明之君,有着识人之明、任人唯贤,他倒是不担心什么,只要是尽可能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帝王的赏识,再出手干一番事业,前路还算是明了的。

  可面对的是三十年不上朝,不接见大臣,不批奏章,六部官员缺额不补,行政效率瘫痪的万历帝朱翊钧。

  便是满腔热血,那也可能在最后,落得个张居正的下场。

  顾青轻声问道:“大人为何如此确信,下官能够有能力坚持推行新政,又有能力保住戚帅呢?”

  张居正露出了少许的自信,笑着道:“老夫说你能,你就能。”

  顾青抿了抿嘴,能说什么呢?

  说你老眼昏花了,那岂不是直接否定了自己嘛。

  “大人,下官只能说尽力。”

  顾青可不想打什么包票,张居正的新政确实是好,也有了一个短暂的‘万历中兴’。

  可那又如何?
  很多政策还是过于激进,之所以能够坚持十年的时间,也是因为张居正这位举重冠军一力扛下来。

  就和宋朝的王安石差不多,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也是有效地改善了宋朝当时的冗官冗兵冗费等弊政,也出现了短暂的兴盛,可最后还不是落得个身死政亡的结果。

  所谓的变法、新政、改革,那些个策略,只不过是符合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却不符合大众所有人的利益。

  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不可能打压其中一个而给了另外三个好处。

  而之所以这种阶层存在了千年之久,也是社会因素确定,这四个阶层算是直接代表了整个国家最大的阶层意义。

  这四个阶层都有着最底层,而最最底层的那个,其实还是普通老百姓。

  张居正让老百姓好过了,却没能让其他三类人好过,这样的新政自然是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特别是士人,他们才是掌握了话语权,掌握了主观能动性的人。

  他们说不,那就肯定不行!
  张居正微微点了点头,他也不想逼迫顾青发什么毒誓,又或者是非要坚持推行新政。

  这新政之所以能够推行开来,之所以坚持了九年的时间,这中间的凶险、压力、阻力,他是一清二楚。

  天时地利人和,都是缺一不可。

  他是万历帝朱翊钧的老师,而万历帝朱翊钧当年只有十岁,他还是一个幼帝,正是人微言轻的时候,再加上,他张居正在隆庆时期就已经是六部重臣,又有着徐阶、高拱内阁大臣们的赏识,皇宫之中还有一个大太监冯保,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个当朝太后。

  所以,新政能够推行开来,这天时地利人和他张居正全都占了。

  一旦他死了,朝堂之上那种微妙的关系,就会被打破,就算是他不死,万历帝朱翊钧也已经长大,也是要掌权,也是会要回他的皇权,从而使得内阁首辅大权和皇权产生了对立。

  他张居正也终究会把皇权还给万历帝朱翊钧,也终究会失去手中的大权,从而让百官们直接倒向万历帝朱翊钧,而不再是一个失去了大权,没有了裁决、一票否决、一票通过的权柄的张居正!
  故此,张居正的心中也很明白,想要让顾青在以后,在进入了内阁之后,坚持推行新政会有多难。

  可是,新政是他的心血啊!
  张居正是真的放不下自己的心血,不甘心新政随着自己的死亡而被废止了。

  “咳咳……。”

  张居正又咳嗽了几声,轻声道:“无碍,你能看出葡萄牙的崛起之路,想来,你的心中也已经有了一条自己想要走的路。”

  “老夫只是希望,你以后能够做到无愧于苍生。”

  说罢。

  直接翻开了顾青所编撰的《帝国崛起》。

  顾青则是连忙起身,在旁边,亲自为张居正研墨。

  张居正稍微思索了一下,等到顾青研墨完毕之后,才开始提笔,膏笔之后,开始在上面写着序言。

  一共也就两句话,二十八个字。

  写完之后,拿出了印章,在上面盖了一下。

  有了序言和张居正的署名。

  这本书,书局的商贾们才有那个胆量刊印,然后卖出去。

  不然,到时候,有一些读书人,那得直接砸了他们的商铺,骂他们崇洋媚外!

  顾青拿着《帝国崛起》这本书,躬身施礼道:“多谢大人!”

  张居正开口道:“惟时也在翰林院,他虽然生性多少有一些傲慢,但是心性不坏,你有时间,也可以多给他讲述一下葡萄牙等西方国家,带着他一起去学一学西洋语。”

  “他也是几个兄弟中最聪慧的那个,或许,还能跟着你一起做一做学问呢。”

  顾青微微施礼道:“下官明白了。”

  张居正挥了挥手,让游七把顾青送出去。

  至于顾青那一句明白了,到底是明白了什么,两个人都是心中有数。

  张居正的心又不是石头做的,也不是直接水泥封心了,自然不可能真的就对自己这一大家子的以后不管不顾。

  游七把顾青送到了前院,这才开口轻声道:“顾相公可选好了书局?”
  

  顾青愣了一下,回道:“未曾想好,打算过会儿,便去问一问。”

  游七建议道:“我觉得顾相公可以去春风书局问一问,想来,他们会给出一个能让顾相公满意的价格。”

  这时候出书其实已经有了稿费的概念。

  至于怎么卖,卖多少钱,能够得多少钱,就要看作者和书局的东家如何谈定的了。

  也有直接一口价的,把书的版权卖给书局。

  也有长期合作的。

  就相当于是分成,一个月卖出去多少版,书局分一个大头,作者分一个小头。

  不过嘛。

  因为如今的商业监管机制是十分落后,甚至是没有的,便是这商业上的恶性竞争那都是时有发生。

  所以,书局出了这本书,一旦这本书比较火爆,就会有很多盗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别人买下这一本书,然后拿出去也刊印出来,放在书局里面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