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23页

万历公务员_第223页

  那就只能是在支流河段,开始建造人造截流的拦水坝了。

  这也是顾青献策之一,那就是在建造拦水坝,然后给水渠引水,先赶紧把水给蓄起来。

  等到六七月份的时候,也能存一点儿水啊!

  其次就是想办法修渠,直接把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的水利用起来,多修建一些人造分支支流。

  不然,真要是等到旱灾严重了,这两条河的水位下降了,以前的水渠也会断流。

  那修村里的水渠肯定还是废了。

  除此之外,那就是募捐,让乡绅豪商们可以自发地捐钱,支持朝廷修建水渠的大工程。

  一个月的时间,顺天府、山西、陕西、河南一京三省的不少地区,都开始动工了。

  募捐还是有效果的,特别是针对南方那边的海商。

  他们算是最富裕的一批人。

  历史上有过记载,明朝这时候,南方都已经出现了资1本1主义。

  顾青想要为朱翊钧搞到钱,想要哄他开心,那就必须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地拿出钱来。

  为此,他还专门到了福建漳州,手持朱翊钧给他的天子令牌,找到了东南海商许栋。

  此人在东南以月港为枢纽,通过贿1赂地方上的官员规避海禁,然后和葡萄牙、日1本1商人合作,出口丝绸、茶叶等,获取白银、奇珍异宝、玉石等,再高价卖给中原人。

  许栋算是万历时期第二富有的海商,第一富有的则是林凤,也被称之为林阿凤,乃是广东潮州人。

  可以说,许栋掌握着港口,而林凤则是掌握着兵权,手底下有着一支规模比较大的苦力、水手、船员。

  说白了就是打1手。

  在当地那也是亦商亦盗的存在,最大的生意可能就是走1私了。

  顾青并不想和此人扯上什么关系,再加上,对方可能还不鸟他,所以,这柿子专挑软的捏,相对来说,许栋还是好说话一些。

  他到了福建就找到了福建布政使官陈时范,对方听到天使前来,连忙带着人迎接。
  

  第171章 东南豪商多扬名

  许栋身着一般的丝绸,却也自有一股风范。

  不愧是能够以一己之力控制月港,然后发家致富的人,具有上位者的气质。

  不过,顾青混了那么多年,自然也不在话下。

  “草民见过圣使。”

  在福建布政使官陈时范的带领之下,顾青直接到了许栋的府上。

  如今四月中旬,也正是这东南沿海之地繁忙之时,越是靠近这东南之地,也就越能够感受到,这时候的东南是一片何等景象。

  可惜了,这时候的倭寇还是有一些猖狂。

  不然,在天津卫那边建立码头,从而以海商出海,直接顺着海岸南下,一路去西洋那边交易,也能缩小南北之间的差距。

  只因为倭寇猖狂,有着不少海盗,从天津卫出发,很容易就遭受到了盘踞在渤海之外的那些倭寇海盗们的抢劫。

  不过嘛,要是有了舰船,能够在海上,把倭寇打服气了。

  这个隐患也就此解决。

  只是现在还不行,大明还没有海军建制,也没有那么多的舰船,更没有那么多的火炮,作为火力支撑。

  顾青上前,搀扶起来许栋,说道:“许公无须多礼。”

  “本官此番前来,也是有一事,想要麻烦许公。”

  先礼后兵。

  这也是为官之道。

  没有谁一上来,就要直接打劫别人的。

  许栋也非寻常之人,想要直接打劫他,恐怕是不太可能的,唯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让他心服口服地拿出钱来支持地方上修建水渠的工程,从而为其他豪商们做一个表率。

  在顾青的谋划里面,既然是皇帝发匾额,那就不能丢了份儿。

  只是给一个捐了几百两的豪商,发一个匾额,那不仅仅是没有什么效果,更关键是让皇帝的权柄效应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所以,一开始就要上强度!

  许栋一听,其实就明白,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但是也不能伸手打笑脸人,只能是附和地说道:“圣使客气了,草民一介白身,能力有限,岂能说什么麻烦,只要是草民能够帮得上忙的,一定帮忙。”

  顾青则是示意道:“许公,要么,我们坐着聊聊?”

  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自然不太好谈那些事儿。

  许栋也很快反应过来,笑着道:“圣使勿怪,草民怠慢了,快请进,快请进!”

  这一套宅院在月港这边,算是顶级豪宅了。

  比标准的五进五出的宅院还要大一些。

  顾青并没有看到全貌,但是根据目测,也能够感受到,里面的庄园都比较大,厢房也比较大,每一个院落都有着一套自己的风格。

  当然,看起来像是苏州园林那种,但是却又有一种东南亚的那种风格,就是广东那边的热带风。

  这要比顺天府的那些宅院好看多了。

  便是红楼之中的大观园,也不逞多让了吧。

  许栋对此也并未担忧什么,在这漳州之地,他已经站稳了脚步,朝廷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找他的麻烦。

  顶多会三天两头来打打秋风。

  他也已经习惯了。

  顾青倒是并没有一来就谈及捐钱的事儿,而是对许栋问道:“许公可曾看过《帝国崛起》这本书?”

  许栋回道:“看过。”

  随后也是直言道:“顾大人所编撰的《帝国崛起》对于我等海商来说,确实是大有裨益。”

  “让我等能够了解西洋人,了解葡萄牙这个国家。”

  “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做交易。”

  “在这里,草民还要感谢顾大人,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书。”

  这一声感谢,是真的,并不是因为顾青有着天使的身份,代表着大明权柄最高的那个人,仅仅是因为顾青写出了那本《帝国崛起》,给大明世人科普了一下西洋之地,最强大的那个海上霸主葡萄牙帝1国的国史。

  能够让世人了解西方,了解葡萄牙这个国家。

  在这东南之地,买这本书的人最多,远远超过了北方的人。

  因为东南沿海地带,特别是广东、福建地区,他们是接触过西洋人最多的地区,所以会买下这本书,看一看西洋之地最强大的国家葡萄牙的发展史。

  顾青道:“我写此书的本意,就是想要让世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着很多强国,这一片大陆之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西方的洋人已经开始探索世界,已经完成了绕大地一圈的壮举,而我们还在相信着天圆地方之说。”

  “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不知道一直往东,会有什么,也不知道一直往西,会有什么。”

  “我们若是跟不上世界发展的脚步,迟早有一天,会被这个世界的大局给抛弃。”

  许栋施礼道:“顾大人大义,草民佩服。”

  顾青又说道:“说起来,我对货币也算是颇有研究,如今,像是许公这样的海商,能够通过海商丝绸之路,和西洋人交易,以茶叶、丝绸等物,换取白银。”

  “使得大明关内的白银数量在慢慢地增加,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