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24页
万历公务员_第224页
“我是支持大明开海,支持大明的商人们都能积极出海,甚至是也能相识西洋人一样,探索海上。”
许栋听到这里,也是慢慢地打开了一点心扉,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因为顾青的一本《货币论》,让东南沿海之地的海商们,都比较尊崇他,觉得他算是支持他们的人。
有一种,我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知己的感觉。
顾青在东南之地的名声,其实比北地,甚至是西北之地还要大一些。
“顾大人深谋远虑、一心为公、一心为国,一个货币之论,道尽了这商之一道的精髓。”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都应该是相辅相成,是促成盛世的基础。”
“我等商贾也并非都是见利忘义之人,心中也知晓什么是大义,也知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假恶丑,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也能坚定地站在正道之上。”
“便是我这一个月港,就养活了十万之众!”
许栋说的不假,月港的码头上有着一万苦力,手底下也有不少船队,养活着东南沿海的百姓们。
而他们的货物也要通过漕运,这漕帮才是真正天下底层苦力,也就是农1民工了。
他说自己养活了十万之众,也不算是夸大其词。
顾青点了点头,说道:“正因为如此,我此番前来,便是要给许公扬名的!”
第172章 品牌效应值百万
顾青知道自己要是开口说什么要钱的。
那许栋肯定会有一些反感,这哪里是什么捐钱,完全就是打家劫舍,是来打草谷来了。
所以,他必须要让许栋明白,这一次的捐钱不一样,朝廷不白拿。
许栋一听就知道,准没好事儿。
不过,他倒是对于顾青所言的扬名,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兴趣,想要听一听,顾青所言的扬名,又是一个什么扬名之法。
“顾大人所言何意?”许栋疑惑道。
顾青解释道:“许公应该听说过,最近这段时间,北地少雨,多地出现了旱灾。”
“百姓们已经是无水可用,只能背井离乡,但是大部分的百姓却没办法拖家带口,离开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只能是在家里等死。”
“圣上爱民如子,自当是看不得人间疾苦。”
“故此,想要修渠引水,只不过,如今这黄河水、长江水的流量都少了不少。”
“必须要想办法在支流修建一些拦水坝蓄水,然后引水减轻旱情。”
“只不过,这么大的工程量,需要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本官就建言,可以募捐,许公也是一位深明大义之人,若能捐钱,我可以为你请一块匾额,由圣上亲笔书写‘大义为公’四个字。”
“不仅如此,朝廷还愿意为许公的商号减免一些赋税,并且,允许许公商号之中的商品,进入顺天府紫禁城,成为贡品。”
“许公以后卖此商品,便可以向世人讲明,此乃贡品,圣上用了都说好。”
“不仅如此,我还会在旱灾严重之地,建立功德碑,许公之名或可为榜首!”
“许公意下如何?”
顾青给出了好几个条件,许栋却愣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官府这么要钱的。
以前都是直接要,现在却变了。
听起来,好像是能够接受,自己也确实是能够借助这一次的机会扬名,关键就在于,自己手底下的商品可以成为贡品,这一点,他还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顾大人,何为商品成为贡品?”
顾青解释道:“很简单,许公手中有一支茶商吧?”
许栋点了点头。
顾青继续道:“许公可以让人做出精品的茶叶,弄出一个更好的包装,比如,用竹筒,又或者是瓷瓶,又或者是瓷瓶外面再用一个木箱等。”
“用最好的包装效果,展现出这一瓶子茶叶的珍贵。”
“再然后,给这一罐茶叶定价为百两。”
“价格高一些。”
“最后再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雨前茶、西湖龙井茶、碧螺春、漳州青……。”
“而这个茶叶成为了贡品,虽说是贡品,却又允许许公对外销售。”
“这时候,世人会想着,这茶叶,既然能够成为贡品,那一定很好喝吧?”
“就算是味道和其他的精品茶叶味道一样,可最起码,这一罐茶叶是贡品,是朝堂之上的百官们都认可的茶叶,品质就是好,并且,喝起来有面子。”
“亲朋好友来了,用这一罐茶叶来招待他们,岂不是显得自己十分看重他们?”
“亲朋好友也会觉得此人重情重义,自己来了,竟然拿出了如此贵重的茶叶招待。”
顾青这一套,其实就是营销之法。
这也是为何,他一定要亲自前来的原因,只有他讲述出来,许栋才能够明白贡品的意义之所在。
当然,这也是他能够借此机会,和东南沿海的这些商贾们打交道,建立人脉的机会。
顾青讲述了一个茶叶如何定价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价格,然后,又该如何销售,面对的是哪些人群。
甚至是西洋商人,都可能会买下来。
毕竟,神秘的东方古国的国王都喝这一个牌子的茶叶呢!
也算是让大明的商人还是知晓什么叫做品牌效应。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了品牌的意识,一般都称之为老字号,传承多少年了。
但是却没能完全养出来品牌意识,看起来是老字号传承,实际上,多多少少又有一些守旧的思想。
顾青要做的就是,老字号并非是守旧了,而是一种品牌,之所以要称之为老字号,就是因为手艺非常好,市面上根本就见不到这种手艺的货物。
许栋听完顾青的话,沉默了一会儿。
“未曾想到顾大人竟然对商之一道也有如此高明之见解,在下佩服,不愧是能够写出货币之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啊!”
许栋觉得自己好像是悟道了,但是却又差了那么一点。
不过,没关系,剩下的就是实际操作了,反正已经懂了顾青的大致意思,也明白,这是一个机会。
顾青笑了笑,看着许栋,等待着他的表态。
许栋想了想,才开口道:“其实,仅仅是顾大人刚刚所讲述的品牌效应一发,就值万金!”
“许某自诩也算是一位深明大义之人,今年不仅仅是北地,便是这江南之地,雨水也少了不少,至今也就几场雨。”
“想来北地的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顾大人能够亲自前来漳州,筹集赈灾银,也是一心为民。”
“在下愿意捐一百万两!”
“就当是买下顾大人的品牌效应之法!”
许栋能够占据月港,能够成为东南第二位最强海商,甚至是在后来的平国公郑芝龙之前,就非一般人。
没有魄力,怎么可能在这东南之地,成为最强海商之一呢。
毕竟,海商经商,可不比这关内,凶险万分,面对的不仅仅是葡萄牙的航行家,还有马六甲地区的海盗,还有荷兰商人等等。
西洋商人,西洋海军都是一些不讲情理的1野1蛮人!
顾青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对于自己的法子,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儿担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