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235页
万历公务员_第235页
那也都是顾青提出来的,这些人,完全都是后来居上。
但是,申时行、张四维等人却又都是内阁元辅大臣,在这个位置上也有好几年了。
如今,张居正重病卧床,已经是有一些神志不清,根本就无法主政。
自然是他们最大啦!
当然,顾青若是想要提一些谏言,也不是不行。
他现在虽然只是户部主事,但是作为新科探花郎,又亲自筹集了三百万两善款,及大地改善了今年旱灾的影响,又深得帝心,还写出了好几本畅销的书籍,名气很大。
顾青要是想要插嘴,大家也不可能阻拦的。
不过,顾青还是把这个机会让出来,反正,大家集思广益,该说的,该做的,也都到位。
没有什么需要他特意站出来补充一二。
这件事情商讨完之后,就是张学颜写出来的以工代赈赈灾之策。
张学颜也提出了治标治本一说。
“自秦朝以来,中原之地便一直都在兴修水利,为的就是解决旱灾之影响。”
“秦朝时期的都江堰,汉朝时期的白渠、龙首渠、六辅渠,隋朝时期的大运河,唐朝时期的升源渠、蓄水坡塘,称之为‘升源既成,关中无凶年。’除此之外,还有宋朝时期的水利工程,以及我朝自立国以来的水利工程。”
“到如今,便是出现旱灾,受灾之地也是少了很多,不再有什么赤地千里一说。”
“故此,臣以为,若要赈灾,便重以工代赈,兴修水利。”
现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不是出现了旱灾嘛。
地种不成了。
那就给百姓们找一点儿事儿做。
总不能真的就全家聚集在一起,然后就坐在那里,等着官府开仓放粮,又或者是搭建粥棚施粥。
张学颜认为,必须要控制好受灾的地区的百姓们,不能让他们形成流民。
一旦成为了流民,就不好管理。
肯定会出现大乱子。
旱灾并非是不能控制,也并非是不能治理,只要是能够挖渠引水,就能够有效得到缓解。
但是,前提就是各地的百姓们都能够积极配合,都能够出人出力,一起来挖渠引水,而不是带着全家老小,直接拖家带口地逃荒!
真要是形成了规模,就很难管理。
官府只能是开仓放粮,搭建粥棚施粥,就这么拖着,拖到秋季。
申时行听到了张学颜的建言,也十分支持,尽力安抚百姓,绝对不能出现流民!
以工代赈,那也是有着讲究的。
那些地方适合开渠引水,那些地方不适合。
比如陕西有一些地方,那黄土高坡,坡度大,山坡上又没有什么山泉水,水都在山脚下。
想要引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这时候,就需要水车,弄上一架非常大的水车,一个坡度,一个坡度地把水给送到山上。
而对于顾青而言,他想到的一点,那就是必须想办法,把水泥给弄出来。
要是能够烧出来水泥就好了。
到时候,有一些地方不适合挖渠引水,就直接用水泥,人工造出来一个排水渠。
特别是像山西黄土高原地区,这水流失的很快,直接就被黄土给吸收了。
要是能够烧出来水泥,直接建造排水渠,就能够保证水量不会流失,水车运送的水,运送的距离会更远一些。
只不过,顾青对于工业制造了解的不是很多,就知道一个,烧水泥的材料要用到石灰石。
然而,什么是石灰石呢?
他也不知道啊!
不过,就算是自己不知道,这时候应该也有知道什么是石灰石的人。
顾青也看过一些历史,好像明朝建造长城的时候,就有用过生石灰、熟石灰。
所以,可定有工匠知晓什么是石灰石。
有了石灰石,那就使劲儿烧,用各种方法去烧,就像是烧玻璃一样,烧出水泥。
明朝建造的长城已经是牢不可破,坚固无比。
用这种方法来建造水渠,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水泥对于顾青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用处的。
他想要在以后,用钢筋混凝土,在紫禁城内,建造一座高楼。
有了水泥,就能够改变都城的格局,可以让这京师容纳更多的百姓,也能够改善京师之地很多底层百姓们的居住条件。
毕竟,现在没有地下室,但是有着很多的大通铺,一个四合院里面,挤满了人。
关键是,顾青想要在大明玩一把房地产经济。
建造高楼大厦,让百姓们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一般的百姓们为了一日两餐而奔波,稍微富裕一些的百姓,就为了买房而奔波。
总要给人一个更高的追求,这样一来,他们才不会显得有钱而无所事事。
更为关键的是,这样做,可以让钱更加快速地流动起来。
说白了,就使用房地产来刺激消费。
至于泡沫那一天会到来,那都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最起码现在的大明需要这样一个经济来刺激消费,拉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增长。
不然,死水一潭的大明商业,最终一定会走向灭亡。
要是能够形成前世那种基建狂魔模式,便是小冰河时期到来了,旱灾、洪灾不断,那也能熬一熬,安稳度过。
除非真的是那种非常极端的天气,真正的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别说用水灌溉了,就是百姓们解渴,都没一口水喝。
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是真正的老天爷要亡大明,普通人根本就没法解!
第185章 科技无感万历帝
早朝结束之后,万历帝朱翊钧就又把顾青给留住了。
还是一边下棋,一边聊着今日的早朝。
至于这奏章,朱翊钧都打算延后批阅。
这要是张居正还能走动,还能上早朝,朱翊钧是玩玩不敢这么懈怠的。
他到现在都还有一些害怕张居正拿起戒尺的样子。
说实话,大明首辅能够做到这个份儿上,也就只有张居正这独一份儿。
可惜,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居正也算得上是大明首辅比较惨、比较怨的一个。
比张居正的结局还要惨的首辅不是没有,比如严嵩。
但是严嵩他不冤啊。
张居正是真的怨,推行新政,教导朱翊钧,肩膀上挑着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把嘉靖晚年、隆庆这两个时期积累起来的弊政,就好像是做手术一样,一个一个刮掉了。
张居正接手的时候,太仓银库甚至是还欠了不少外债!
不少账目,那是翻开一个,就是一个大窟窿,再翻开一个,还是一个大窟窿。
就这,张居正都能给堵上。
可惜,他对万历帝朱翊钧实在是太严格了,导致朱翊钧心智越来越成熟之后,就对张居正的怨念越来越大。
顾青现在都能感受到,朱翊钧似乎已经开始慢慢地放开自己,慢慢地试探着自己手中权力的边缘了。
“朝阳,你对今日这早朝几件事,可有什么看法?”
“梁卿递上来的建造大明海军的章程,你觉得如何?”
顾青回道:“圣上,乾吉公一心为国,倒是让人佩服,其组建大明海军的章程也是可圈可点,又有几位大人补充,倒也算是没什么纰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