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308页
万历公务员_第308页
对于万历帝朱翊钧来说,只要是好看就行了。
真要说,从里面能够学到什么,领悟到什么,明白了什么,在顾青看来,估计不会太多。
就算是有,那也不怎么实用。
这就是顾青对于万历帝朱翊钧的看法。
写好了这序言。
顾青就要写内容,第一章,自然还是要介绍,什么是贸易。
“贸易者,物物相易,货财流通之谓也。”
“自古有之,乃人类社稷发展之要务,民生繁荣之基石。”
“夫贸易之道,实乃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以盈己之缺,补人之不足。”
“昔者,人民寡而物产狭,一地之所有,不足以供一地之所求。”
“故智者出,倡贸易之法,使南北之货,东西之珍,得以交流,人民之生活因之而丰。”
“此乃贸易之初衷,亦其大益也。”
“贸易之进行,或以物易物,或以钱帛相交。”
“物物相易,乃最古朴之法,人民各持其产,相遇于市,视其所需,以物易之。”
“钱帛之交,则更为便捷,人民以钱帛为媒介,得其所欲,弃其所余,贸易之道,因之而广。”
“……”
好在,大明现在的纸张技术越来越先进了。
这也算是顾青的一部分功劳,毕竟,几本书,也算是带火了大明万历时期读书人写书的风俗。
可以说,一时间,洛阳纸贵了。
当精品之作的书籍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当春风书局开始想办法制作出来顾青所说的精品书籍,纸张的技术必然会开始有所提升。
这就是技术改变商业模式,技术促进商业发展的道理。
顾青在自己的这本《贸易论》之中,也提到了这一个例子,想要掌握金钱,就必须要掌握一项顶尖的技术。
古语有云,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为的不就是吃饭的手艺吗?
行脚商在《贸易论》这一本书之中,已经是非常地级的商人,甚至是和打工人一样了。
顶级的商人已经不满足于行脚商模式,把北地的货物买到南方,只赚取了中间的运输费用。
而是想办法掌握一项高端的手艺,一项没有人能够学会的手艺。
就像是烙炊饼一样。
我所制作出来的炊饼,味道乃是当世一绝,无人能够做出来,这时候,我就可以开一间炊饼铺子。
顾客们就会想要吃我烙出来的又香又脆的炊饼,这时候,我完全可以收徒,以高价收取费用。
并且和徒弟签订契约,他学会之后,不得在师父所在的都城里面开设炊饼铺子。
只能在其他都城开设炊饼铺子,他也可以收徒,但是他的徒弟也不能在我的都城里面开设炊饼铺子。
并且,他们所有人开设的炊饼铺子,也只能叫一个名字。
必须和师父的炊饼铺子的名字一样!
这样一来,也相当于是形成一个商号,而顾青在《贸易论》里面,就给这样的商号,又取了一个名字。
当然,这名字也是直接现抄前世的名字,叫做‘品牌’。
当‘周记炊饼’这个名号传的越来越广,甚至是很多都城都出现了‘周记炊饼’的时候。
‘周记炊饼’就形成了一个商号,一个‘品牌’。
而当初发明这个‘周记炊饼’的创始人,会收到多少徒弟?又从中赚取了多少钱财?以及卖出去了多少炊饼?
这可能是一个无法预想到的数据!
而这也不过是贸易规则之中的一个连锁经营理念的一个例子罢了。
……
顾青写起这些来,感觉也是得心应手。
一口气能够写出好几千字。
用时两个月,直接写完一本书。
而万历帝朱翊钧也是苦苦等了两月,真的是等的花儿都快谢了。
顾青把《贸易论》这本书送进皇宫的时候,另外一个好消息,也传到了皇宫。
戚继光再一次让吴惟忠护送了一批白银回国!
当然,这一次还有一些伤员。
倭寇一直都没有私心,就算是因为这一次的‘搬银山’计划,导致元气大伤。
丰臣秀吉甚至是没能完成他的大业,整个倭寇岛屿上,直接形成了一片散沙。
大家都是各自为营了。
却也还是有不少势力,想要抢夺银山,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成为倭寇岛屿上最强的王!
不过嘛。
他们的一次一次进攻,最终的结果都是无效的。
大明人不仅善于进攻,也善于守城!
银山大营这边,已经被戚继光打造成为了最强营地,便是没有那巍峨高耸的城墙,仅仅是以城寨,也能把倭寇拦之于外。
这对于万历帝朱翊钧而言,那就是双喜临门。
盼来了顾青的新书。
还盼来了戚继光让人运送回来的白银!
简直是做梦都能笑醒。
“朝阳来了。”
“朕还说,怎的今日出门,直觉神清气爽呢!”
“想来,你的书……应该是成了吧?”
万历帝朱翊钧双眼期盼地看着顾青。
就好像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样!
顾青拿出让人刊印好的精品书籍,双手奉上。
“圣上,臣不辱使命,用时两个月,终于写完了这本书,还请圣上过目。”
万历帝朱翊钧连忙接过,迫不及待就开始翻看起来。
当看到书名的时候,也稍微意外了一下。
因为顾青这一次给他玩了一个神秘感。
万历帝朱翊钧这些时日以来,一直在询问顾青到底写了什么书,是武侠,还是其他类型的,顾青也一直都是保持着神秘,未曾透露。
不过嘛,这种感觉,对于万历帝朱翊钧来说,却又很奇妙,并没有强迫顾青直接告诉他。
就这么等啊、等啊。
今天总算是等到了新书。
“贸易论?”
万历帝朱翊钧看了序言之后,对顾青问道:“朕记得,你以前写过《货币论》,里面讲述了货币的由来,货币的作用,货币的价值,货币的意义等等。”
“怎的,这一次,还是想要写商贾之道?”
顾青解释道:“圣上,这并非完全是商贾之道,而是为人处世,治国理政、民富国强之道。”
万历帝朱翊钧打趣道:“治国理政乃是百官所为,你写进此书之中,让天下读书人都知晓,甚至是平民百姓也能听闻?”
“难道说,平民百姓们也能治国理政不成?”
顾青倒是认真地说道:“圣上英明,这天下万民一起,才是大明。故此,人人都需自治,才能使得民富国强。”
万历帝朱翊钧听了之后,倒是觉得顾青说的话,好像是有一些道理。
不管了。
还是先看书吧!
万历帝朱翊钧看起书来,还是十分的认真,不懂之处,也会询问一二。
不过,对于他而言,看的并非是里面的‘大道理’,而是‘新’。
不错。
万历帝朱翊钧看的就是一个‘新’字。
顾青所写的《贸易论》里面的很多内容,很多论点、很多论据、很多道理都很新。
又给人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让人看的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