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万历公务员 > 第334页

万历公务员_第334页

  “朝中却又人能够拿出四百万两,为自己修建了一座三百亩的宅院!”

  “当真是朕的良臣啊!”

  朱翊钧是真的气。

  甚至是已经开始让人打听一下,朝中的官员,有那些人,在自己的老家修建了豪华的宅院的。

  他都要用小本本给记下来。

  申时行连忙捡起地上的奏章,打开看了看。

  发现是弹劾李植的。

  上面讲述了李植的诸多罪责。

  而朱翊钧最在意的却是李植花了很多钱,修建了一座很大的宅院。

  看得出来,他对于这件事情是耿耿于怀,同时,也很想要早一些见到顾青口中的那座九层高楼。

  顾青此举自然是一石二鸟。

  不仅仅是除掉了李植这个碍事儿的人。

  还直接揭发了朝中一些大臣们的嘴脸,朝堂之上阻止朱翊钧修建宫殿,朝堂之下,却又给自己修建几百亩的院子。

  此事之后,他应该就能够给朱翊钧用水泥建造一座九层高楼了。

  到时候,水泥铺设的自流平,再加上落地窗,再加上抽水马桶、茶桌等等。

  要是能弄出电来就好了。

  有了电,就能想办法造出电灯,有了电灯,这九层高楼绝对会成为大明第一楼。

  可惜,电这东西,想要弄出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一个电机就能够把顾青给难倒。

  现阶段,也顶多是层高、落地窗、抽水马桶等,可以让朱翊钧眼前一亮,享受一下。

  所以,李植就成了那个必须被弹劾,被除掉的对象。

  申时行、王锡爵两人隐晦地看了对方一眼。

  这事儿肯定不简单。

  他们都没听到什么风声,突然就有人弹劾李植,并且把李植的罪责调查的如此清楚,肯定是很长一段时间了。

  而李植此人,这一年多来,也是各种针对张居正的新政,针对申时行。

  王锡爵自然是觉得申时行所为。

  而申时行却一头雾水,不过,也很快想到了一个人。

  当即躬身道:“圣上息怒,此等奸臣,当斩首示众,抄没家产!”

  许国站在一旁,看着上面陈述的李植的罪责,有一些,甚至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李植以前跟着张四维,而张四维回家守孝,他被推举出来,进入了内阁,李植便又跟着他。

  却不想,此人竟然贪墨了这么多!

  关键是,这些罪,他就算是想要保,也保不住啊。

  圣上那神情,明显是震怒不已。
  

  特别是他们最近一直拦着,不想要让朱翊钧修建宫殿,李植也是反对最强烈的那个人。

  却不想,李植自己花了几百万两,给自己修建了三百亩的宅院。

  可以想象,圣上的怒火有多大了。

  朱翊钧冷哼一声。

  自然是十分同意申时行的建言。

  不过,抄家这种事儿,还轮不到内阁,也轮不到六部,而是锦衣卫!
  朱翊钧之所以把申时行等人叫来,则是要敲打敲打一下他们,好让申时行等人明白,他已经知道百官们一边劝阻他修建宫殿,却又一边自己私自建造宅院。

  他挥挥手把申时行等人赶走,又让张鲸叫来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此人也是朱翊钧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大臣。

  上一位锦衣卫指挥使乃是朱希孝,此人乃是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然后在张居正病逝之后没多久,就被朱翊钧给随便找了个理由罢免了。

  随后就提拔了刘守有为锦衣卫,想要借助刘守有来清除朝堂之上的张党官吏。

  历史上,刘守有带队,抓了张居正的几个儿子。

  也在万历帝朱翊钧不理朝政的时候,还能坚持多年,一直到最终失宠,退居乡里。

  “臣刘守有拜见圣上!”

  一身锦衣的刘守有只身走进了大殿,单膝跪地,抱拳施礼道。

  朱翊钧直接把蔡梦说的奏章递给了张鲸,让他给刘守有,“你拿着这个,去捉拿李植!”

  刘守有双手接过奏章,直接道:“遵命!”

  没有什么疑问。

  他只需要执行万历帝朱翊钧交给他的任务就行了。

  先抓李植。

  至于之后的事情,肯定会有答案。

  等到刘守有出去之后,朱翊钧挥挥手,让张鲸也退守在外面,他自己一个人坐在大殿上,沉思着……。

  有一些事情,他这位少年帝王,也知道,自己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原本留着李植有用,可现在看来,对方似乎觉得李植太闹腾了,留着没有用。

  “朝阳啊朝阳,希望你不会让朕失望!”

  ……

  万历十二年三月初。

  因为冬季的冰冻期,天津卫的码头这边也停航了。

  一直到了这三月初,才开始通航。

  而通航的第一航,便是戚继光亲自带队,运回来三百万两白银!
  吴惟忠则是留守在银山大营那边,继续开挖银山,以及继续建造银山大营,建造一些宅院、工厂等。

  宅院是给将士们和工匠们的家人居住的,因为这些将士们会长期驻扎在这银山大营这边。

  为了方便,兵部尚书梁梦龙提议,在银山大营那边修建宅院,允许大明将士们的家人前往银山大营那边省亲。

  省亲也算是最大的恩惠,至于让将士们的家人们直接移民过去,那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一旦移民过去,将士们很容易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然后直接占据了银山大营,占山为王。

  省亲,还有换防。

  毕竟,银山大营距离大明非常远,往来不方便。

  将士们也相当于是身在异乡。

  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一些想念家人。

  而这省亲,自然也是为了加强银山大营和大明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海上航路的通行。

  这也是顾青的意思。

  不能让大明—倭寇岛屿这一条航线成为只是运输战略物资和白银的航线。

  这实在是太浪费了。

  倭寇现在势弱,同时,也侵扰了大明这么多年,两国之间自然是仇敌。

  不过嘛。

  倭寇那边的幕1府人员手中也是有着一些金银珠宝,也可以成为大明海商们的交易对象。

  用茶叶、丝绸等,换取他们手中的金银珠宝,还派遣了使臣们,前往倭寇,分裂他们的政1权。

  让各方势力分离开来,直接反对丰臣秀吉。

  他想要一统岛屿的壮志,算是彻底不可能施行了。

  几次大战。

  导致他们已经是元气大伤。

  到现在,连大规模的武士军1团作战的能力都没有了。

  戚继光也趁着这段时间,开始挖取银山的白银,只不过,前期挖取十分容易,似乎有着不少白银,可到了冬天,一个是冻土的原因,再加上,表面一层的白银被挖了,到了下面,又是岩石层。

  白银和岩石层在一起,就很难挖。

  所以,戚继光在建造工厂,想要炼铁,制造工具,锤子、钻子、撬棍、斧子、耙子等等。

  看着眼前的天津卫码头,戚继光却觉得有一点儿陌生。

  当然,看着码头形形色色的人,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听着嘈杂的声音,却又觉得十分的熟悉。

  他自平定倭寇之后,就去了蓟州那边,镇压北地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