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937页

  贾政等人也需要维持家中生计,简单来说,那就是要赚钱。

  以朝廷的俸禄来说,着实难以供养这么多人的生计。

  更何况,荣国府内的家奴丫鬟可不少的,算起来,每个月的开销甚大,根本就不是贾政等人的俸禄可以养活的。

  这也是为何但凡为官,多数都要贪污腐败的根源所在。

  不贪污腐败,仅靠自己的那一点儿俸禄银子,只怕养活自己都勉强,更别提养家糊口,以及家中雇佣的丫鬟小厮,人情往来的银子,各类上下打点关系的银子了。

  也正因为如此,多数官员都会步入贪腐的泥潭当中挣扎不出来。

  贾芸建立新朝之后,就开始谋划高薪养廉的事情,至少也得提高衙门里面的各级官员们的俸禄和福利待遇才是。

  唯有如此,贾芸才能够稳定住自己的基本盘,不至于让这些当官的先反了他这个皇帝。

  高薪养廉的后面,接踵而至的便是高压的反腐。

  至少在这方面贾芸是认真的。

  若是满朝文武都是腐败的官员,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

  朝廷就好比一颗大树,而腐败的官员则是大树身上的害虫。

  若是对这些害虫不管不顾的话,那么整个朝廷的资源就会被这些害虫给全部吸血吞噬一空,最终大树就成为了枯萎腐朽的大树,轰然倒塌,不复存在。

  历史的朝代就是如此的轮回循环。

  贾芸拥有着未来的视野,自然比常人要懂得更多。

  因此,贾芸当了皇帝之后,颁布了许多的法令,这些法令固然现在来看,不怎么引起人的关注,可对于朝廷里面的官员们来说,却并非是那般好过的。

  不过,对于贾芸所颁布出来的法令,多数人还是表示支持的。

  比如说,贾芸废除了株连九族和夷灭三族的法令,只诛杀为恶的恶首,至于家眷则是放过,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会牵连无辜。
  

  从奴隶社会开始,牵连无辜,就已经成为了主旋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便是建立在这一套小农经济为主的家天下之下。

  而今贾芸革除旧时代的弊端,废除了株连九族之类的法令,也让许多人的心里面轻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赞颂贾芸的圣德。

  无论是对于朝廷官员来说,亦或者说是百姓来说,废除这些条令,必定被人所接受和推崇。

  贾政作为朝廷官员,自然也清楚这些法令背后的恐怖之处,只怕从此往后,那些纨绔子弟们就不是那般容易了。

  大时代的浪潮之下,汹涌而来。

  不过几日的功夫,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众人殿试的日子。

  这一日,京城内参与科举的读书人,纷纷前去金銮殿上进行对答。

  若是他们能够在此次的科举当中脱颖而出的话,那么他们将来的前途必定是无量的。

  贾兰也乘坐车马来到了皇宫门口,跟其他参与殿试的考生一般,早早的就等候在此地了。

  忽然,面前紧闭的宫门,顿时间就打开了,只听见一声沉闷的开门声音,震荡空气,响彻在众人的耳畔,吸引来了众人的眸光。

  众人看向那打开的宫门,只见那皇宫里面走出来了几个太监,他们身着黄色的太监衣服,走在最前面领头的一个太监更是手中拿着拂尘,来到众人跟前,用一双阴沉的眸子,盯着面前的考生,道:“时辰也不早了,人可都来齐全了?”

  那站在考生前面的主考官,显然是认识这位从皇宫里面走出来的人,脸上露着笑意,走了过去,道:“李公公,参与本次科举的考生,全部都在此地了。”

  李公公尖声鸭嗓,道:“那好,既然人都齐全了,你们就随杂家去宫里面面圣吧!”

  说罢了。

  就只见到这李公公带着众人一道去了皇宫当中面圣去了。

  此刻的金銮殿内,文武大臣们都站在旁边,中间的位置则是留给了这次科举考生,不仅仅摆放了应答的桌子板凳,文房四宝,还贴心的准备了一些需要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贾芸则是坐在了龙椅上面,就等着这些人过来答题了。

  他的心底里面琢磨着:“这次是我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必定是要万分重视的,这次之后,也算是奠定了以后科举考试的基础,意义重大,不可马虎懈怠。”

  至于以后的科举考试,贾芸则是没有每次都要殿试的心思,也就可以全部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即可。

  殿试这一道流程,则是要看贾芸的心情了。

  入朝为官,举人就足够了,进士出身,则是为了更好的前途和未来。

  毕竟,举人和进士,这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就如同通过了朝廷考试的普通士子和通过了朝廷最高考试的士子,虽然都是通过了考试的学生,可含金量完全不同,接触到的同门师兄弟,乃至于朝廷里面的引路人的身份地位,将来的命运,截然不同。

  第1063章 发现人才
  贾芸看了一眼下面的众人,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当中的贾兰,只是冲着贾兰微微一笑,遂就不再去理会贾兰,而是淡然道:“开始吧!”

  说罢了。

  下面的众人就被太监领着依次去到位置上面坐了下来。

  贾兰自然也在其中。

  众人坐好了之后,贾芸就吩咐旁边的太监将之前就已经拟定出来的考题拿了出来,让他诵读道:“今日的考题,如何夷灭南方的叛军,消灭盘踞在南方的乱军!”

  一时间。

  众人都被贾芸出的考题给震撼住了。

  要知道平灭叛军,这可是涉及到两国交战的大事情啊!
  南方的朝廷,虽然只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毕竟别人都已经在金陵府称帝了,也算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皇帝了吧。

  划江而治。

  若是贾芸拿不下这南方的朝廷,让这朝廷苟延残喘多年,那么这件事情也就麻烦了。

  所以,贾芸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准备军队,动员北方地区的各个部门,做好全面覆灭南方朝廷的准备。

  这其中就必须要准备充足的物资,以及熟练的朝廷官员,一旦发生战争,大军在前面扫平障碍和反抗的叛军,后边儿的领土,仍旧需要这些读书人出身的官员进行安抚百姓等各项工作。

  这些事情缺少了人,那是万万不行的。

  贾芸之前在高句丽都是那般做的,对付南方的朝廷,则显得更简单一些。

  当地的世家大族,可都是一个种族,若是能够谈判的话,这些人未必不会打开城门,恭迎贾芸的王师南下。

  所有人都知道,贾芸对待南方的朝廷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态度,是必定覆灭的态度。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若非是南方朝廷的实力保存仍旧完整,其主力部队仍旧具备相当强硬的实力,只怕贾芸早就对这些人动手了。

  火药的生产需要时间,北方的安宁仍旧需要时间,读书人的培养,预备役的官员们南下还需要时间。

  诸多的事情,全部都需要贾芸运筹帷幄才行。

  打仗,尤其是倾国之力的战争,可不是儿戏,牵涉诸多方面,断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