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
第956页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956页
杨风顿时就愣住了,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儿啊。
看来他的确是思维不开放了。
旋即,贾芸又笑着道:“你将那些高句丽贵族们的土地,全部都分给下面的人,让那些农夫成为你们最坚实的后盾,发动这些农夫将那些躲藏起来的老鼠们抓出来。只要分了地,得了田,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应该站在那一边儿了。甚至于根本就不需要你亲自动手,那些人就恨不得活剐了那些本地贵族。”
得到利益的农夫们可不会愿意放弃自己已经到手的利益。
那些高句丽的旧贵族躲藏在了民间,化为百姓的身份,遮掩自己的行踪。
大汉朝廷派遣过去的人,由于语言文字等等不同的缘故,很难发现这些人的行踪。
而那些本地人则是不同。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那些高句丽的旧贵族不是躲藏在民间吗?
那就让这些民间的人,将这些人给抓出来,送去衙门当中接受审判。
杨风顿时就理解了贾芸的策略。
这种策略无疑是很有效果的策略。
让他们自己人对付自己人,可以胜却不少的苦功夫。
杨风笑道:“若是真如此作为,那么这些叛军覆灭也就不远了。”
接下来,两个人又在御书房内商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随后就散了。
等到杨风走后,贾芸也明白过来,覆灭一个王朝容易,想要改造一个王朝难。
尤其是高句丽这般脑后反骨多年的王朝更是如此。
以前的高句丽也多次纳入到大汉朝廷的疆土当中来。
后来,王朝腐朽,从巅峰盛世逐渐步入到末日当中,那些人就举兵谋反,裂土封王,再次成为了一方王国,从此不再纳入朝廷所管辖的疆土,只是作为附属国,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朝贡,奉献一些本地的奇珍异宝,作为保护费。
只是这样的朝贡体系,对于朝廷来说,往往是亏本买卖。
每一代的皇帝都是好大喜功之辈。
为了震慑这些蛮夷小国,同时为了展示天朝上国的强大之处,往往会给予这些前来朝贡的小王朝更多的好处,尤其是唐代的万国来朝,更是亏本的买卖,无偿的将自己朝廷里面的核心科技传播到了那些蛮夷小国当中去了。
倭奴国便是借着当时大唐的包容性,从中获得了知识文化体系,军事工业等等全方面的提升。
若是没有大唐王朝的慷慨,就以倭奴国的地盘来说,几乎不太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诞生出璀璨的文明。
贾芸深知掌握核心科技的重要性。
只有自己手中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够掌握全世界的命运。
尤其是热武器方面的核心科技,更是关系到一个朝廷生存的根本,是不能够轻易拿出来展示给外人的。
下一刻。
贾芸便是找来了工部的尚书,问道:“朕命你们工部研究的武器,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贾芸前世所了解到的一些的科技武器,虽然自己不知道制造的原理,但是,他可以给众人描绘一个大概的模样和方向,让这些人朝着这个方向研究就行了,至于能否研究出来什么成果,他不在乎。
那怕只是研究出一点儿皮毛,那都是远超这个时代的核心科技,轻易碾压这个时代的超级武器。
工部尚书闻言则是皱起了眉头,道:“陛下,你所说的那些武器都太过于超前了,我们工部的工匠聚集了全天下最厉害的工匠,并且也去民间打探了一番,请来了不少的能工巧匠,但是,仍旧是研发艰难,恐怕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拿出成果来了。”
他其实也觉着挺无奈的,科学研究这玩意儿,不是着急就可以研究出来的,这需要一点子的智慧和天赋。
科举领域的突破,往往都是由少数的天才在引导革新的出现,而非是由多数普通人来主导的变革。
一个天才比得上数十万乃至于数百万的普通人。
贾芸闻言则是皱起了眉头。
他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有所预期的,因此,虽然心底里面不怎么高兴,但是,仍旧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下一刻。
贾芸又询问道:“那你们农学院研究超级种子的事情,有没有进展了?”
工部尚书此刻就略微有些惊奇诧异道:“此事倒是有所进展的。不过,陛下是如何得知分辨高产稻谷的办法的?臣根据陛下所说的方法,派人去各处都寻了一遍,果然发生了一些稻谷与其他稻谷截然不同,产量也更高。之前我们并未去仔细观察和研究,所以并无什么经验。但是,经过了一轮稻谷的培养之后,差距立竿见影,估计很快就有成果了。”
稻谷乃是世间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也就是日常接触到的大米。
贾芸虽然不懂杂交水稻的研究,但是,他却是知道如何去寻找这些高产水稻的办法。
研究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就行了。
即便是暂时研究不出来高产的水稻,但是,发现一些高产水稻的苗,将其培养一番,产量也要比寻常的普通水稻产量更高的。
如此一来,人口增长带来的食物索取也就可以得到基本满足了。
贾芸便是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加紧研究,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若是能成,你们将成为整个天下人的功臣,必定名垂青史,永载史册。即便是后世人都将会称颂你们今日的功德福泽,为你们上香祭祀的。”
一时间。
那工部尚书亦是变得眼红心热起来。
对于他来说,能够有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自然是不容错过的。
古来多少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名垂青史,在那厚重的历史书上面留下一抹属于自己的痕迹呢。
所以,此事不需要贾芸督促他们,工部的那些工匠们就会全力以赴,只求能够福泽苍生,不让百姓们饿肚子。
瞧,多么简单的愿望啊!
可在这样的世界当中,能够吃饭饱,那都不是一般家庭了,至少也得到是相对宽裕的家庭。
多数普通人一辈子也没有吃过什么上等的美食,一辈子也没有吃过饱饭。
人世间就是如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贾芸只希望这些人能够研究出来高产水稻,让自己的子民能够吃饱饭,不至于饿肚子,也算是不枉来这一趟人间了。
当皇帝,若是能够让天下人不饿肚子,那绝对是青史留名的仁德明君了。
工部尚书又汇报了一番战船督造等等事情,便才从此地离去。
整个朝廷当中,最繁忙的便是工部衙门了。
以前的工部衙门冷清至极,除了修宫殿等大事儿,他们才会出现。
在朝廷里面的存在感其实是偏低的。
可自从贾芸登基称帝之后,工部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一时间。
许多人都谋划着去工部捞取功劳,将来也好升官发财不是。
工部衙门的任务多,也就意味着容易出成绩,更容易升官发财。
因此,工部衙门的人越来越多,反而是各大衙门变得清冷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