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小说
设置
阅读记录
首页
>
其他
>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
第1120页
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120页
三藏闻言,点头夸赞:“正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那里人家,更无此善。”
老者却问:“师父仙乡是何处?”
三藏道:“贫僧是东土大汉国奉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的。路过宝坊,天色将晚,特投圣祠,告宿一宵,天光即行。”
那老者十分欢喜,道了几声失迎,又叫童子办饭。
三藏吃毕谢了。六耳猕猴的眼乖,见他房檐下,有一条搭衣的绳子,走将去,一把扯断,将马脚系住。
那老者笑道:“这马是那里偷来的?”
六耳猕猴怒道:“你那老头子,说话不知高低!我们是拜佛的圣僧,又会偷马?”
老儿笑道:“不是偷的,如何没有鞍辔缰绳,却来扯断我晒衣的索子?”
三藏陪礼道:“这个顽皮,只是性燥。你要拴马,好生问老人家讨条绳子,如何就扯断他的衣索?
老先休怪,休怪。
我这马,实不瞒你说,不是偷的。
昨日东来,至鹰愁陡涧,原有骑的一匹白马,鞍辔俱全。
不期那涧里有条孽龙,在彼成精,他把我的马连鞍辔一口吞之。
幸亏我徒弟有些本事,又感得观音观音菩萨来涧边擒住那龙,教他就变做我原骑的白马,毛片俱同,驮我上西天拜佛。
今此过涧,未经一日,却到了老先的圣祠,还不曾置得鞍辔哩。”
那老者道:“师父休怪,我老汉作笑耍子,谁知你高徒认真。我小时也有几个村钱,也好骑匹骏马,只因累岁屯屮,遭丧失火,到此没了下梢,故充为庙祝,侍奉香火。
幸亏这后庄施主家募化度日。我那里倒还有一副鞍辔,是我平日心爱之物,就是这等贫穷,也不曾舍得卖了。
才听老师父之言,观音菩萨尚且救护,神龙教他化马驮你,我老汉却不能少有周济,明日将那鞍辔取来,愿送老师父,扣背前去,乞为笑纳。”
三藏闻言,称谢不尽。
早又见童子拿出晚斋。
斋罢,掌上灯,安了铺,各各寝歇。
至次早,六耳猕猴起来道:“师父,那庙祝老儿,昨晚许我们鞍辔,问他要,不要饶他。”
说未了,只见那老儿,果擎着一副鞍辔、衬屉缰笼之类,凡马上一切用的,无不全备,放在廊下道:“师父,鞍辔奉上。”
三藏见了,欢喜领受。
教六耳猕猴拿了,背上马看,可相称否。
六耳猕猴走上前,一件件的取起看了,果然是些好物。
有诗为证,诗曰:
雕鞍彩晃柬银星,宝凳光飞金线明。
衬屉几层绒苫迭,牵缰三股紫丝绳。
辔头皮札团花粲,云扇描金舞兽形。
环嚼叩成磨炼铁,两垂蘸水结毛缨。
六耳猕猴心中暗喜,将鞍辔背在马上,就似量着做的一般。
三藏拜谢那老,那老慌忙搀起道:“惶恐,惶恐!何劳致谢?”
那老者也不再留,请三藏上马。
那长老出得门来,攀鞍上马,六耳猕猴担着行李。
那老儿复袖中取出一条鞭儿来,却是皮丁儿寸札的香藤柄子,虎筋丝穿结的梢儿。
在路旁拱手奉上道:“圣僧,我还有一条挽手儿,一发送了你罢。”
那三藏在马上接了道:“多承布施,多承布施!”
正打问讯,却早不见了那老儿,及回看那里社祠,是一片光地。
只听得半空中有人言语道:“圣僧,多简慢你。我是落伽山山神土地,蒙观音菩萨差送鞍辔与汝等的。汝等可努力西行,却莫一时怠慢。”
慌得个三藏滚鞍下马,望空礼拜道:“弟子肉眼凡胎,不识尊神尊面,望乞恕罪。烦转达观音菩萨,深蒙恩佑。”
你看他只管朝天磕头,也不计其数,路旁边活活的笑倒个孙大圣,孜孜的喜坏个美猴王。
上前来扯住玄奘道:“师父,你起来罢。他已去得远了,听不见你祷祝,看不见你磕头。只管拜怎的?”
长老道:“徒弟呀,我这等磕头,你也就不拜他一拜,且立在旁边,只管哂笑,是何道理?”
六耳猕猴道:“你那里知道,象他这个藏头露尾的,本该打他一顿,只为看观音菩萨面上,饶他打尽彀了,他还敢受我老孙之拜?老孙自小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就是见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喏便罢了。”
三藏道:“不当人子!莫说这空头话!快起来,莫误了走路。”
那师父才起来收拾投西而去。
此去行有两个月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虏虏、回回,狼虫虎豹。
光阴迅速,又值早春时候,但见山林锦翠色,草木发青芽;梅英落尽,柳眼初开。
师徒们行玩春光,又见太阳西坠。三藏勒马遥观,山凹里,有楼台影影,殿阁沉沉。
三藏道:“悟空,你看那里是什么去处?”
六耳猕猴抬头看了道:“不是殿宇,定是寺院。我们赶起些,那里借宿去。”
三藏欣然从之,放开龙马,径奔前来。
第1175章 入观音禅寺
翌日。
六耳猕猴带着玄奘两个人,策马奔驰,直至那山门首观,忙看去。
此地果然是一座寺院。
但见那寺庙——层层殿阁,迭迭廊房。
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
两路松篁,一林桧柏。
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
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
安禅僧定性,啼树鸟音闲。
寂寞无尘真寂寞,清虚有道果清虚。
诗曰:上刹祗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
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玄奘瞧见这样的风景,又见到是佛家的寺庙,连忙下了马来,打算前去借宿一晚,也好歇息歇息。
六耳猕猴则是歇了身上的行礼担子,正打算跟随玄奘一道进门里面去探访寺庙里面的众人时,只见那门里走出一众僧人来。
你看他怎生模样——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
铜环双坠耳,绢带束腰围。
草履行来稳,木鱼手内提。
口中常作念,般若总皈依。
三藏见了此人,侍立门旁,道个问讯。
那和尚连忙答礼,笑道失瞻,问:“是那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
三藏道:“我弟子乃东土钦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经。至此处天色将晚,欲借上刹一宵。”
那和尚道:“请进里坐,请进里坐。”
三藏方唤六耳猕猴牵马进来。
那和尚忽见六耳猕猴相貌,有些害怕,便问:“那牵马的是个什么东西?”
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听见你说是什么东西,他就恼了。他是我的徒弟。”
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怎么就招了他来作徒弟?”
三藏道:“你看不出来哩,丑是丑了一些,却甚是有用。”
那和尚无奈只得同三藏与六耳猕猴进了山门。
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
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未及叩谢。今遇禅院,就如见菩萨一般,甚好拜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读设置
×
字体大小:
小 (17px)
中 (20px)
大 (24px)
特大 (28px)
超大 (30px)
背景颜色:
浅灰
淡绿
米黄
淡蓝
浅粉
浅绿
咖啡
灰色
黑夜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