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185页

  六耳猕猴道:“我是孙行者是我的兄弟,闻说你拿了我家兄,却来与你寻事的。”

  银角大王道:“是我拿了,锁在洞中。你今既来,必要索战。我也不与你交兵,我且叫你一声,你敢应我么?”

  六耳猕猴道:“可怕你叫上千声,我就答应你万声!”

  那魔执了宝贝,跳在空中,把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叫声:“者行孙。”

  六耳猕猴却不敢答应,心中暗想道:“若是应了,就装进去哩。”

  那魔道:“你怎么不应我?”

  六耳猕猴道:“我有些耳闭,不曾听见。你高叫。”

  那怪物又叫声:“者行孙。”

  六耳猕猴在底下掐着指头算了一算,道:“我真名字叫做六耳猕猴,起的鬼名字叫做者行孙。真名字可以装得,鬼名字好道装不得。”

  却就忍不住,应了他一声,飕的被他吸进葫芦去,贴上帖儿。

  原来那宝贝,那管什么名字真假,但绰个应的气儿,就装了去也。

  六耳猕猴到他那葫芦里,浑然乌黑,把头往上一顶,那里顶得动,且是塞得甚紧,却才心中焦躁道:“当时我在山上,遇着那两个小妖,他曾告诵我说:不拘葫芦净瓶,把人装在里面,只消一时三刻,就化为脓了,敢莫化了我么?”
  

  一条心又想着道:“没事,化不得我!这宝贝虽然厉害,却也无法与那人皇媲美!”

  说罢,就央求道:“人皇陛下救我一救。”

  正在与林黛玉等人传授大道的贾芸听闻六耳猕猴的话语,连忙皱起了眉头,挥了挥手,就将这六耳猕猴从那瓶子里面给丢了出去。

  银角大王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

  金角大王道:“拿了谁?”

  银角大王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

  金角大王欢喜道:“贤弟请坐。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

  六耳猕猴听得外面的话语,道:“瞧我变个模样再说。”

  他作了准备,就在旁边寻找机会,那怪贪酒不摇,又耽搁了时辰。

  六耳猕猴趁此机会,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

  那魔也不摇。

  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

  金角大王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看。”

  那六耳猕猴闻言,就拔了一根毫毛。叫:“变!”

  变作个半截的身子,在葫芦底上,真身却变做个桀栝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

  只见那银角大王揭起帖子看时,六耳猕猴早已飞出,打个滚,又变做个倚海龙。

  倚海龙却是原去请老奶奶的那个小妖,他变了,站在旁边。

  那金角大王扳着葫芦口,张了一张,见是个半截身子动耽,他也不认真假,慌忙叫:“兄弟,盖上,盖上!还不曾化得了哩!”

  银角大王依旧贴上。六耳猕猴在旁暗笑道:“还是那人皇神通厉害,即便是隔着一个大世界也能够如此本事,这妖魔却不知我已在此矣!”

  那金角大王拿了壶,满满的斟了一杯酒,近前双手递与银角大王道:“贤弟,我与你递个锺儿。”

  银角大王道:“兄长,我们已吃了这半会酒,又递甚钟?”

  金角大王道:“你拿住唐僧、八戒、沙僧犹可,又索了那孙行者,装了这者行孙,如此功劳,该与你多递几钟。”

  银角大王见哥哥恭敬,怎敢不接,但一只手托着葫芦,一只手不敢去接,却把葫芦递与倚海龙,双手去接杯,不知那倚海龙是那六耳猕猴变的。

  你看他端葫芦,殷勤奉侍。

  银角大王接酒吃了,也要回奉一杯,金角大王道:“不消回酒,我这里陪你一杯罢。”

  两人只管谦逊。六耳猕猴顶着葫芦,眼不转睛,看他两个左右传杯,全无计较,他就把个葫芦缮入衣袖,拔根毫毛变个假葫芦,一样无二,捧在手中。

  那魔递了一会酒,也不看真假,一把接过宝贝,各上席,安然坐下,依然叙饮。

  六耳猕猴撤身走过,得了宝贝,心中暗喜道:“饶这魔头有手段,毕竟见识短这葫芦还得是我的!”

  本性圆明道自通,翻身跳出网罗中。

  修成变化非容易,炼就长生岂俗同?
  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

  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

  此诗暗合六耳猕猴的道妙。

  他自得了那魔真宝,笼在袖中,喜道:“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我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藏着葫芦,密密的溜出门外,现了本相,厉声高叫道:“精怪开门!”

  旁有小妖道:“你又是甚人,敢来吆喝?”

  六耳猕猴笑道:“快报与你那老泼魔,吾乃行者孙来也。”

  那小妖急入里报道:“大王,门外有个什么行者孙来了。”

  老魔大惊道:“贤弟,不好了!惹动他一窝风了!幌金绳现拴着孙行者,葫芦里现装着者行孙,怎么又有个什么行者孙?想是他几个兄弟都来了。”

  二魔道:兄长放心,我这葫芦装下一千人哩。

  我才装了者行孙一个,又怕那什么行者孙!

  等我出去看看,一发装来。”

  老魔道:“兄弟仔细。”

  你看那二魔拿着个假葫芦,还象前番雄纠纠、气昂昂走出门高呼道:“你是那里人氏,敢在此间吆喝?”

  六耳猕猴道:你认不得我——

  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

  只为闹天宫,多时罢争竞。

  如今幸脱灾,弃道从僧用

  秉教上雷音,求经归觉正。

  相逢野泼魔,却把神通弄。

  还我大唐僧,上西参佛圣。

  两家罢战争,各守平安境。

  休惹老孙焦,伤残老性命!

  那魔道:“你且过来,我不与你相打,但我叫你一声,你敢应么?”

  六耳猕猴笑道:“你叫我,我就应了;我若叫你,你可应么?”

  那魔道:“我叫你,是我有个宝贝葫芦,可以装人;你叫我,却有何物?”

  六耳猕猴道:“我也有个葫芦儿。”

  那魔道:“既有,拿出来我看。”

  六耳猕猴就于袖中取出葫芦,在那魔的跟前晃了晃,笑说道:“泼魔,你看!”

  又幌一幌,复藏在袖中,恐他来抢。

  那魔见了大惊道:“他葫芦是那里来的?怎么就与我的一般?纵是一根藤上结的,也有个大小不同,偏正不一,却怎么一般无二?”

  他便正色叫道:“行者孙,你那葫芦是那里来的?”

  第1213章 蝼蚁
  六耳猕猴自然知道这葫芦的来历。

  倘若是没有这贾芸的帮助,只怕六耳猕猴也未必能够全知全能,知道这宝葫芦的来历。

  接过口来就反问他一句道:“你那葫芦是那里来的?”

  那魔不知是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触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