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191页

  而且,他也是见过世面的,知道自己对付不了这妖魔,连忙闪避。

  第1216章 好个妖怪

  六耳猕猴见到这老僧官打算关门,连忙就赶了上去,扑的打破门扇,道:“赶紧的打扫出几间能休息的屋子出来,俺们师兄弟与师父要睡觉!”

  僧官躲在房里,却是迟迟不敢答话,只对那道人说:“那妖魔看着都吓人,还是赶紧与了他,免得他来找我们的麻烦。”

  这僧官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儿,而今见到六耳猕猴如此凶神恶煞的模样时,顿时就不敢似对待三藏那般作为。

  毕竟,人类就是如此,因为你是好人,身上没有毛刺,所以你就该死,就该欺负你。

  人善被人欺啊!

  道人说:“师父,我刚才也是被那妖魔给吓破胆了。”

  那僧官战索索的高叫道:“那借宿的长老,快里面来吧,我愿意借宿给你。”

  正常人在见到了妖魔之后,怎么可能有胆魄拒绝妖魔的请求。

  六耳猕猴将棍子变得盆来粗细,直壁壁的竖在天井里,道:“和尚,你可莫要与俺老孙耍什么花招,不然的话今日必定活劈了你!”

  僧官则是微笑道:“万是不敢的。”
  

  道人说:“是啊,我们是不敢的。”

  僧官道:“你可请外面的师兄弟们进来,我们立刻给你们收拾几件屋子,来供养你们今夜留宿用。”

  六耳猕猴就点点头,连忙将三藏等人喊了进来。

  八戒听闻六耳猕猴的话语,连忙就走了进来,看向里面的众人,道:“早如此作为,何必要闹这一趟呢?!师父啊!看来这好人还是做不得的,若是咱们是好人,只怕今日就没个地方居住了。”

  三藏虽然心里面不太同意六耳猕猴的做法,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感觉是真的舒服。

  那道人没奈何,舍了性命,不敢撞门,从后边狗洞里钻将出去,径到正殿上,东边打鼓,西边撞钟。

  钟鼓一齐响处,惊动了两廊大小僧众,上殿问道:“这早还下晚哩,撞钟打鼓做甚?”

  道人说:“快换衣服,随老师父排班,出山门外迎接汉朝来的老爷。”

  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

  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褊衫,无的穿着个一口钟直裰,十分穷的,没有长衣服,就把腰裙接起两条披在身上。

  六耳猕猴看见寺庙里面的众人都出来了,连忙问道:“和尚,你穿的是什么衣服?”

  和尚见他丑恶,道:“爷爷,不要打,等我说。这是我们城中化的布,此间没有裁缝,是自家做的个一裹穷。”

  六耳猕猴闻言却是心中暗笑,押着众僧,出山门下跪下。

  那僧官磕头高叫道:“汉老爷,请方丈里坐。”

  八戒看见道:“师父老大不济事,你进去时,泪汪汪,嘴上挂得油瓶。师兄怎么就有此獐智,教他们磕头来接?”

  三藏道:“你这个呆子,好不晓礼!常言道,鬼也怕恶人哩。”

  三藏见他们磕头礼拜,甚是不过意,上前叫:“列位请起。”

  众僧叩头道:“老爷,若和你徒弟说声方便,不动扛子,就跪一个月也罢。”

  三藏叫:“悟空,莫要打他。”

  六耳猕猴却是摇了摇头,摆手笑道:“不曾打。若打,这会已打断了根矣。”

  那些和尚却才起身,牵马的牵马,挑担的挑担,抬着三藏,驮着八戒,挽着沙僧,一齐都进山门里去,却到后面方丈中,依叙坐下。

  众僧却又礼拜,三藏道:“院主请起,再不必行礼,作践贫僧,我和你都是佛门弟子。”

  僧官道:“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迎接。今到荒山,奈何俗眼不识尊仪,与老爷邂逅相逢。动问老爷,一路上是吃素?是吃荤?我们好去办饭。”

  三藏道:“吃素。”

  僧官道:“徒弟,这个爷爷好的吃荤。”

  六耳猕猴则是点头笑道:“我们也吃素,都是胎里素。”

  那和尚道:“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

  有一个胆量大的和尚,近前又问:“老爷既然吃素,煮多少米的饭方够吃?”

  八戒道:“小家子和尚!问什么!一家煮上一石米。”

  那和尚都慌了,便去刷洗锅灶,各房中安排茶饭,高掌明灯,调开桌椅,管待三藏。

  师徒们都吃罢了晚斋,众僧收拾了家火。

  三藏称谢道:“老院主,打搅宝山了。”

  僧官道:“不敢不敢,怠慢怠慢。”

  三藏道:“我师徒却在那里安歇?”

  僧官道:“老爷不要忙,小和尚自有区处。”

  叫道人:“那壁厢有几个人听使令的?”

  道人说:“师父,有。”

  僧官吩咐道:“你们着两个去安排草料,与汉老爷喂马;着几个去前面把那三间禅堂,打扫干净,铺设床帐,快请老爷安歇。”

  那些道人听命,各各整顿齐备,却来请汉老爷安寝。

  他师徒们牵马挑担出方丈,径至禅堂门首看处,只见那里面灯火光明,两梢间铺着四张藤屉床。

  六耳猕猴见了,唤那办草料的道人,将草料抬来,放在禅堂里面,拴下白马,教道人都出去。

  三藏坐在中间,灯下两班儿立五百个和尚,都伺候着,不敢侧离。

  三藏欠身道:“列位请回,贫僧好自在安寝也。”

  众僧决不敢退。

  僧官上前吩咐大众:“伏侍老爷安置了再回。”

  三藏道:“即此就是安置了,都就请回。”

  众人却才敢散去讫。

  三藏举步出门小解,只见明月当天,叫:“徒弟。”

  六耳猕猴、八戒,沙僧都出来侍立。

  因感这月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真是一轮高照,大地分明,对月怀归,口占一首古风长篇。

  诗云: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六耳猕猴闻言立刻就知道三藏的心意,连忙走上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

  月至三十日,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故纯黑而无光,乃曰晦。

  此时与日相交,在晦朔两日之间,感阳光而有孕。

  至初三日一阳现,初八日二阳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

  至今十五日,三阳备足,是以团圆,故曰望。

  至十六日一阴生,二十二日二阴生,此时魂中魄半,其平如绳,故曰下弦。

  至三十日三阴备足,亦当晦。

  此乃先天采炼之意。

  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诗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