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355页

  那昏君唬得呆呆挣挣,口不能言,战兢兢的教:“收了去,收了去!”

  那假金蝉子忍耐不住,收了法,现出本相,对昏君道:“陛下全无眼力!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惟你这国丈是个黑心,好做药引。你不信,等我替你取他的出来看看。”

  那国丈听见,急睁睛仔细观看,见那和尚变了面皮,不是那般模样。

  咦!
  认得当年孙大圣,五百年前旧有名。

  却抽身,腾云就起,被六耳猕猴翻筋斗,跳在空中喝道:“那里走!吃吾一棒!”

  那国丈即使蟠龙拐杖来迎。

  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叆叆。

  原来国丈是妖精,故将怪女称娇色。

  国主贪欢病染身,妖邪要把儿童宰。

  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将难解。

  铁棒当头着实凶,拐棍迎来堪喝采。

  杀得那满天雾气暗城池,城里人家都失色。

  文武多官魂魄飞,嫔妃绣女容颜改。

  唬得那比丘昏主乱身藏,战战兢兢没布摆。

  棒起犹如虎出山,拐轮却似龙离海。

  今番大闹比丘城,致令邪正分明白。

  那妖精与六耳猕猴苦战二十余合,蟠龙拐抵不住金箍棒,虚幌了一拐,将身化作一道寒光,落入皇宫内院,把进贡的妖后带出宫门,并化寒光,不知去向。

  六耳猕猴按落云头,到了宫殿下,对多官道:“你们的好国丈啊!”

  多官一齐礼拜,感谢神僧,六耳猕猴道:“且休拜,且去看你那昏主何在。”

  第1312章 寿星救命
  多官道:“我主见争战时,惊恐潜藏,不知向那座宫中去也。”

  六耳猕猴即命:“快寻!莫被美后拐去!”

  多官听言,不分内外,同六耳猕猴先奔美后宫,漠然无踪,连美后也通不见了。

  正宫、东宫、西宫、六院,概众后妃,都来拜谢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道:“且请起,不到谢处哩,且去寻你主公。”

  少时,见四五个太监,搀着那昏君自谨身殿后面而来。

  众臣俯伏在地,齐声启奏道:“主公!主公!感得神僧到此,辨明真假。那国丈乃是个妖邪,连美后亦不见矣。”

  国王闻言,即请六耳猕猴出皇宫,到宝殿拜谢了道:“长老,你早间来的模样,那般俊伟,这时如何就改了形容?”

  六耳猕猴笑道:“不瞒陛下说,早间来者,是我师父,乃天生菩萨转世。

  我是他徒弟孙悟空,还有两个师弟,猪悟能沙悟净,见在金亭馆驿。

  因知你信了妖言,要取我师父心肝做药引,是老孙变作师父模样,特来此降妖也。”

  那国王闻说,即传旨着阁下太宰快去驿中请师众来朝。

  那金蝉子听见六耳猕猴现了相,在空中降妖,吓得魂飞魄散,幸有八戒沙僧护持,他又脸上戴着一片子臊泥,正闷闷不快,只听得人叫道:“法师,我等乃比丘国王差来的阁下太宰,特请入朝谢恩也。”

  八戒笑道:“师父。莫怕莫怕!这不是又请你取心,想是师兄得胜,请你酬谢哩。”

  金蝉子道:“虽是得胜来请,但我这个臊脸,怎么见人?”

  八戒道:“没奈何,我们且去见了师兄,自有解释。”

  真个那金蝉子无计,只得扶着八戒沙僧挑着担,牵着马,同去驿庭之上。

  那太宰见了,害怕道:“爷爷呀!这都相似妖头怪脑之类!”

  沙僧道:“朝士休怪丑陋,我等乃是生成的遗体。若我师父来见了我师兄,他就俊了。”

  他三人与众来朝,不待宣召,直至殿下。

  六耳猕猴看见,即转身下殿,迎着面把师父的泥脸子抓下,吹口仙气,叫:“正!”

  那金蝉子即时复了原身,精神愈觉爽利。

  国王下殿亲迎,口称:“法师老佛。”

  师徒们将马拴住,都上殿来相见。

  六耳猕猴道:“陛下可知那怪来自何方?等老孙去与你一并擒来,剪除后患。”

  三宫六院,诸嫔群妃,都在那翡翠屏后,听见六耳猕猴说剪除后患,也不避内外男女之嫌,一齐出来拜告道:“万望神僧老佛大施法力,斩草除根,把他剪除尽绝,诚为莫大之恩,自当重报!”

  六耳猕猴忙忙答礼,只教国王说他住居。

  那国王含羞告道:“三年前他到时,朕曾问他。

  他说离城不远,只在向南去七十里路,有一座柳林坡湾华庄上。

  国丈年老无儿,止后妻生一女,年方十六,不曾配人,愿进与朕。

  朕因那女貌娉婷,遂纳了,宠幸在宫。

  不期得疾,太医屡药无功。

  他说我有仙方,止用小儿心煎汤为引。

  是朕不才,轻信其言,遂选民间小儿,选定今日午时开刀取心。

  不料神僧下降,恰恰又遇笼儿都不见了。

  他就说神僧十世修真,元阳未泄,得其心,比小儿心更加万倍。

  一时误犯,不知神僧识透妖魔。

  敢望广施大法,剪其后患,朕以倾国之资酬谢!”

  六耳猕猴笑道:“实不相瞒,笼中小儿,是我师慈悲,着我藏了。你且休题甚么资财相谢,待我捉了妖怪,是我的功行。”

  叫:“八戒,跟我去来。”

  八戒道:“谨依兄命。但只是腹中空虚,不好着力。”

  国王即传旨教:“光禄寺快办斋供。”

  不一时斋到。

  八戒尽饱一餐,抖擞精神,随行者驾云而起。

  唬得那国王、妃后,并文武多官,一个个朝空礼拜,都道:“是真仙真佛降临凡也!”

  那六耳猕猴携着八戒,径到南方七十里之地,住下风云,找寻妖处。

  但只见一股清溪,两边夹岸,岸上有千千万万的杨柳,更不知清华庄在于何处。正是那:万顷野田观不尽,千堤烟柳隐无踪。

  六耳猕猴寻觅不着,即捻诀,念一声“唵”字真言,拘出一个当坊土地,战兢兢近前跪下叫道:“大圣,柳林坡土地叩头。”

  六耳猕猴道:“你休怕,我不打你。我问你:柳林坡有个清华庄,在于何方?”
  

  土地道:“此间有个清华洞,不曾有个清华庄。小神知道了,大圣想是自比丘国来的?”

  六耳猕猴道:“正是正是。比丘国王被一个妖精哄了,是老孙到那厢,识得是妖怪,当时战退那怪,化一道寒光,不知去向。

  及问比丘王,他说三年前进美女时,曾问其由,怪言居住城南七十里柳林坡清华庄。

  适寻到此,只见林坡,不见清华庄,是以问你。”

  土地叩头道:“望大圣恕罪。比丘王亦我地之主也,小神理当鉴察,奈何妖精神威法大,如我泄漏他事,就来欺凌,故此未获。

  大圣今来,只去那南岸九叉头一颗杨树根下,左转三转,右转三转,用两手齐扑树上,连叫三声开门,即现清华洞府。”

  六耳猕猴闻言,即令土地回去,与八戒跳过溪来,寻那颗杨树。

  果然有九条叉枝,总在一颗根上。

  六耳猕猴吩咐八戒:“你且远远的站定,待我叫开门,寻着那怪,赶将出来,你却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