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_第1362页

  八戒道:“哥啊,师父既是轻慢佛法,贬回东土,在是非海内,口舌场中,托化做人身,发愿往西天拜佛求经,遇妖精就捆,逢魔头就吊,受诸苦恼也彀了,怎么又叫他害病?”

  第1316章 斗老鼠精

  六耳猕猴笑道:“你那里晓得,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躧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

  八戒惊道:“象老猪吃东西泼泼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年代病是!”

  六耳猕猴道:“兄弟,佛不与你众生为念。你又不知,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父只今日一日,明日就好了。”

  金蝉子摇了摇头,拖着疲惫虚弱的身躯勉强开口说道:“我今日比昨不同,咽喉里十分作渴。你去那里,有凉水寻些来我吃。”

  六耳猕猴点点头道:“好了!师父要水吃,便是好了。等我取水去。”

  即时取了钵盂,往寺后面香积厨取水。

  忽见那些和尚一个个眼儿通红,悲啼哽咽,只是不敢放声大哭。

  六耳猕猴忍不住好奇这些和尚为何如此作为,匆忙走了过去,开口说道:“你们这些和尚,忒小家子样!我们住几日,临行谢你,柴火钱照日算还。怎么这等脓包!”

  众僧瞧见是六耳猕猴过来,又撞见六耳猕猴这般毛脸雷公嘴的骇人模样,心中惊惧害怕,慌慌张张的跪下来道:“不敢!不敢!”

  六耳猕猴也不怪这些人,只道:“怎么不敢?想是我那长嘴和尚,食肠大,吃伤了你的本儿也?”

  众僧闻言急忙解释起来道:“老爷,我这荒山,大大小小,也有百十众和尚,每一人养老爷一日,也养得起百十日。怎么敢欺心,计较甚么食用!”

  六耳猕猴却是更疑惑起来,这既然不是因为吃食的问题,却又是为了那般,竟然在这里哭腔,紧接着又追问道:“既不计较,你却为甚么啼哭?”

  众僧这才敢道出实情来,满脸的苦涩道:“老爷,不知是那山里来的妖邪在这寺里。

  我们晚夜间着两个小和尚去撞钟打鼓,只听得钟鼓响罢,再不见人回。

  至次日找寻,只见僧帽僧鞋,丢在后边园里,骸骨尚存,将人吃了。

  你们住了三日,我寺里不见了六个和尚。

  故此,我兄弟们不由的不怕,不由的不伤。

  因见你老师父贵慈,不敢传说,忍不住泪珠偷垂也。”

  六耳猕猴闻言,又惊又喜道:“不消说了,必定是妖魔在此伤人也,等我与你剿除他。”

  众僧道:“老爷,妖精不精者不灵,一定会腾云驾雾,一定会出幽入冥。

  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老爷,你莫怪我们说:你若拿得他住哩,便与我荒山除了这条祸根,正是三生有幸了;若还拿他不住啊,却有好些儿不便处。”

  六耳猕猴沉思了片刻,又问道:“怎叫做好些不便处?”

  那众僧则为六耳猕猴解惑道:“直不相瞒老爷说。我这荒山,虽有百十众和尚,却都只是自小儿出家的,发长寻刀削,衣单破衲缝。

  早晨起来洗着脸,叉手躬身,皈依大道;
  夜来收拾烧着香,虔心叩齿,念的弥陀。
  

  举头看见佛,莲九品,秇三乘,慈航共法云,愿见叆园释世尊;低头看见心,受五戒,度大千,生生万法中,愿悟顽空与色空。

  诸檀越来啊,老的、小的、长的、矮的、胖的、瘦的,一个个敲木鱼,击金磬,挨挨拶拶,两卷《法华经》,一策《梁王忏》;诸檀越不来啊,新的、旧的、生的、熟的、村的、俏的,一个个合着掌,瞑着目,悄悄冥冥,入定蒲团上,牢关月下门。

  一任他莺啼鸟语闲争斗,不上我方便慈悲大法乘。

  因此上,也不会伏虎,也不会降龙;也不识的怪,也不识的精。

  你老爷若还惹起那妖魔啊,我百十个和尚只彀他斋一饱,一则堕落我众生轮回,二则灭抹了这禅林古迹,三则如来会上,全没半点儿光辉。

  这却是好些儿不便处。”

  六耳猕猴闻得众和尚说出这一端的话语,他便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高叫一声:“你这众和尚好呆哩!只晓得那妖精,就不晓得我老孙的行止么?”

  众僧轻轻的答道:“实不晓得。”

  六耳猕猴道:“我今日略节说说,你们听着: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

  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呼了六七钟。

  睁着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说甚么大精小怪,那怕他惫懒膭脓!

  一赶赶上去,跑的跑,颤的颤,躲的躲,慌的慌;一捉捉将来,锉的锉,烧的烧,磨的磨,舂的舂。

  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众和尚,我拿这妖精与你看看,你才认得我老孙!”

  众僧听着,暗点头道:“这贼秃开大口,话大话,想是有些来历。”

  都一个个诺诺连声,只有那喇嘛僧道:“且住!
  你老师父贵恙,你拿这妖精不至紧。

  俗语道,公子登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

  你两下里角斗之时,倘贻累你师父,不当稳便。”

  六耳猕猴道:“有理!有理!我且送凉水与师父吃了再来。”

  掇起钵盂,着上凉水,转出香积厨,就到方丈,叫声:“师父,吃凉水哩。”

  金蝉子正当烦渴之时,便抬起头来,捧着水,只是一吸,真个渴时一滴如甘露,药到真方病即除。

  六耳猕猴见金蝉子精神渐爽,眉目舒开,就问道:“师父,可吃些汤饭么?”

  三藏道:“这凉水就是灵丹一般,这病儿减了一半,有汤饭也吃得些。”

  六耳猕猴连声高高叫道:“我师父好了,要汤饭吃哩。”

  教那些和尚忙忙的安排。

  淘米,煮饭,捍面,烙饼,蒸馍馍,做粉汤,抬了四五桌。

  金蝉子只吃得半碗儿米汤,六耳猕猴、沙僧止用了一席,其余的都是八戒一肚餐之。

  家火收去,点起灯来,众僧各散。

  金蝉子看向站在旁边的六耳猕猴问道:“我们今住几日了?”

  六耳猕猴回应道:“三整日矣。明朝向晚,便就是四个日头。”

  金蝉子满脸伤感道:“三日光阴,不知道耽搁了多少路程。”

  六耳猕猴连忙宽慰起来金蝉子道:“师父,也算不得路程,明日去罢。”

  金蝉子无奈叹息道:“正是,就带几分病儿,也没奈何。”

  六耳猕猴道:“既是明日要去,且让我今晚捉了妖精者。”

  金蝉子闻言顿时大惊失色的追问道:“又捉甚么妖精?”

  六耳猕猴便是将之前所打探得来的消息告诉给了金蝉子后,才道:“有个妖精在这寺里,等老孙替他捉捉。”

  金蝉子无奈道:“徒弟呀,我的病身未可,你怎么又兴此念!倘那怪有神通,你拿他不住啊,却又不是害我?”

  六耳猕猴道:“你好灭人威风!老孙到处降妖,你见我弱与谁的?只是不动手,动手就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