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游戏开发有手就行_第204页

  “舞蹈游戏真的能转型成为射击游戏吗?”

  J-star团队对于这个方向是瞠目结舌的。

  但用研团队的调查结果,包括引擎那边的看法,都显示出同一个结果。

  射击游戏,好像还真行!

  不过,任宇盺没有着急立项,他决定缓一缓,等一等企鹅董事会会不会有新的大事宣布。

  不然要是现在立项,最后发现和黑洞要合并,又是一波大混乱。

  任宇盺几乎是把所有游戏的进度都按了一个暂停键,直觉告诉他企鹅董事会要出结果了。

  而在企鹅董事会上,第三次关于“黑天鹅”的讨论又开始了。

  第225章 企鹅游戏的运营模式

  “我还是那句话,5年40%的增长,还不用耗费额外的资源,我觉得是可以答应的。”

  “那我问你,以企鹅游戏现在的体量,区区40%的股份也太掉价了吧?”

  “还有微信啊,微信的价值最终肯定是不低的!”

  “就算加上微信,黑洞想要占60%的股份简直是痴人说梦!”

  “那你能保证企鹅游戏未来5年的收入都保持40%以上的增长?”

  “哪怕不能保证,稳扎稳打下去,收益也绝对不会少!”

  ……

  小马哥已经很久没在董事会上听见这么激烈的争吵了。

  文韬确实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企鹅游戏确实在高速增长期,但手里的游戏没有特别亮眼的未来预期。

  如果英雄联盟被企鹅拿下,如果地下城不出幺蛾子,那就好了……

  争吵还在继续。

  “就算同意黑洞的条件,但只算年收益的话,太低了!除非黑天鹅能上市!”

  “马总,如果答应和黑洞合并,有没有可能上市?”

  小马哥是唯一的执行董事,他的话其实才是最重量级的。

  “有可能,但需要与黑洞的商讨。”

  “那么股份也可以谈对吧?”

  小马哥点点头,“但可能性不大。”

  “诸位,你们真的考虑好了吗?企鹅游戏几乎要占企鹅收入的一半,就这么拱手让给别人?”

  “怎么能说是让给别人呢,保底也能有40%的股份。而且假如黑洞没有能完成对赌,只付出40%黑天鹅的股份,却能绑定黑洞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意,甚至能在口碑这个环节得到改变,已经很值得了吧!”

  “不管怎么说,快要进入11月了,要尽快给出一个结果。”

  “我提议与黑洞进行一次详细商谈。”

  “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共识,怎么谈?”

  “我去一趟黑洞吧!”

  小马哥站起身,准备结束又一次没有太多意义的董事会。

  “也好,至少要了解清楚合并的细节,整个游戏部门是搬去蓉市?还是分为两个研发中心……”

  小马哥有点不耐烦的看了其他董事们一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说重话。

  “今天就到这里,我从蓉市回来后,开最后一次董事会。如果还没有结果,我就独断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小马哥其实对于微信的未来多了一些认知。

  新社交的平台和生态,小马哥还记得文韬说的话。

  如果能实现的话,企鹅单单从微信上就能收获大量的营收,那个数字甚至比游戏可能还要大。

  他能看到,文韬当然也能。

  这几乎是白送的项目,小马哥很是不理解。

  有这样的项目,哪怕从零开始做社交,也绝对能做出规模,哪怕最后卖给资本,也是一笔无比庞大的资金吧。

  但是文韬真就这样的送过来了?

  ……

  小马哥给文韬打了电话,说了近日会去黑洞拜访。

  文韬知道事情要出结果了,把迎接的事情与幺舅说了说。

  幺舅有点惊讶,“怎么小马哥要来?这么突然?你们商量什么新项目呢?”

  文韬扯了扯嘴角,“大概就是把企鹅游戏拿过来我们自己做的小事罢了。”

  “啥?收购企鹅游戏,这得多大胆……”

  于是文韬把事情和幺舅说了说。

  这事文韬根本没有在黑洞内部宣布,完全属于乾坤独断。

  幺舅听后却真的傻了眼。

  “这……有点离谱了啊!如果成了,黑天鹅真的由我们做主?”

  “是,但成不成还不知道。”

  “怎么突然谋划了这么大一步棋,是因为要做网游了吗?”

  文韬摇摇头。

  “我们不可能一直做单机游戏的,英雄联盟、地下城之后,吃鸡迟早上线。在网游与企鹅竞争是难以避免的结局。

  当然不是说怕了企鹅,真要竞争黑洞也不怕,谁输谁赢也难以下结论。

  重要的是之后的手游市场,这是一个赚钱的地方,我需要企鹅的游戏部门来维持手游的运营和更新,光靠一个姚小光搞不过来的。”

  幺舅还是有点不太理解。

  “我们自己搞不行吗?”

  文韬自己是知道的,单凭研发10个企鹅都不是黑洞的对手,可运营就要反过来了。

  哪怕文韬能知道企鹅的一些运营模式,其实也没办法照搬。

  问题就出在社交帝国的含金量上面了。
  

  企鹅游戏的运营模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果要详细说,那会很长。

  简单来说,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是验证产品的市场匹配度。

  这里面有几个企鹅自己创造的标准,像什么一阶登录比、二阶登录比、有效用户、留存用户等。

  企鹅用一系列复杂的方式,但本质上依旧是在计算留存率。

  比如,这套模式曾经救过王者荣耀一命。

  测试时,王者荣耀的一阶留存率没有达到40%(一周内登陆2天以上)。

  然后项目被紧急叫停,进行了大改,然后才把留存率做上去的。

  之后便是验证商业可行性。

  同样是一串十分复杂的计算方式之后,企鹅就能知道游戏的营收该怎么去实现,该怎么给团队定KPI。

  接下来就该市场投放了,这也是只有企鹅能办到的地方。

  拥有巨量的用户群体,这是先天优势。

  资源是有限的,哪怕是自己的用户,也需要更加精准的投放才能达到最佳收益。

  利用庞大社交帝国建立起来的用户画像和用户资料,企鹅可以轻松做到精准投放这一原本十分困难的举动。

  事实上,在完成以上步骤后,企鹅的游戏就已经获得了大量用户,商业化系统也搭建完成,游戏也已经可以不经过运营干预而进行产品自主转化了。

  但还有一步是利益最大化,这也是运营最多的工作。

  维持用户活跃,延长游戏生命周期。

  提高渗透率,刺激用户当日首次消费。

  提高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指一段时间内,电信运营企业平均每个用户贡献的通信业务收入),引导用户单日高额付费。

  总结来说:

  1.从游戏项目研发开始,运营团队就已经介入,参与游戏策划、测试、投放的全过程。

  2.以测试数据为依据,分配市场资源。拆解运营指标,提升各项数据,为目标开展精细化运营。

  3.尽可能多赚钱。

  第226章 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