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游戏开发有手就行_第270页

  “没有那么严重,黑洞也没有和英伟达甚至AMD竞争的意思。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华国游戏玩家考虑。

  华国游戏玩家的硬件始终上不去,归根结底,经济水平发展上不去,英伟达的高端显卡不是每个玩家都能拥有的。

  而游戏质量在逐步提升,优化的再强,大部分玩家的电脑将来会没办法带动新的游戏。

  你知道把洪荒添加到了愿望单却没有购买,还有购买了洪荒却硬件需求达不到的华国玩家数量有多少吗?超过1000万!”

  老黄惊疑的看着文韬,“你的意思是?”

  “没错,我只想帮助华国玩家达成用低价就能买到能顺畅运行游戏的显卡,让英伟达亏本卖给华国玩家吗?老黄你肯定不会答应。所以只好我自己来做咯!”

  老黄明白,文韬说出自己在硬件厂商那里的伏笔,就是一种威胁。

  如果捅给媒体,英伟达必定面临垄断的舆论。

  AMD会不会趁机反攻?
  英伟达的技术领先是事实,但如果陷入垄断调查的深渊……再加上如果黑洞在华国的推动,占据25%英伟达出货量的华国市场,会不会被华国ZF同时启动反垄断调查?
  要知道,因为3Q大战,华国的第一次反垄断已经开始调查了。

  英伟达成为第二个?

  老黄没想到自己的黑洞一行,居然撞上了枪口。

  坐回椅子上沉默不语。

  这时候梁媛拿来了10万张GTX580的合同。

  文韬道:“老黄,不要这么备受打击的样子,你同意技术支持,英伟达就一点问题都不会出。”

  “这张订单?”

  文韬签完字,递给老黄。

  “订单是小生意,不过作为让你受惊的回报。签完字之后,我会告诉你一个英伟达发展不容错过的好消息。”

  老黄毫不犹豫签下字。

  文韬满意的开口。

  “接下来,请英伟达大量备货吧!老黄你的风口要到了!”

  “什么风口?”

  “比特币!我预言,未来一个月,比特币将成为不亚于移动互联网的风口!”

  老黄看了文韬一眼。

  “文!一个月后,我会给你是否支持黑洞的回复!”

  “当然没问题!”

  文韬知道,老黄这是要等,看是不是会出现文韬口中所谓的风口。

  如果英伟达能抓住风口赚到大钱,那么对于黑洞研究显卡,也不是不能支持一下了。

  想到这里,老黄心里突然豪气顿生。

  就算再出一个AMD又如何!同样不是英伟达的对手!黑洞没有研发显卡的基因,撑死也就是一个AMD了!
  当然,垄断调查还是不要来的好……

  第299章 齐头并进
  老黄从黑洞离开时,心情是非常复杂的,10万张580的订单不是小数目。

  但“技术支持”让老黄有点心累,但愿这能让黑洞不要乱说话吧。

  最后是文韬嘴里说出的比特币风口,这风口真的会出现吗?

  老黄肯定知道比特币是啥,也知道如果真的是比特币风口,对于自家显卡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毫无疑问要起飞!
  而文韬这边,低价买到的10万张580,当然不是为了真的拿去挖矿。

  挖矿有什么意思,要是真的想赚钱,直接买成品比特币就好。

  这10万张显卡,大有用处。

  哪怕老黄,只是表示了对于文韬送给葛琳的“玩具”有兴趣,谁也不知道这对于AI发展有多大的价值。

  用显卡搞科研才是真正的主流。

  黑洞与蓉电成立了联合AI实验室,由葛琳领头,薛雨霜等人作为重要成员。

  其中,文韬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由视觉几何小组进行专项研究。

  这东西功能其实就是一种图像分类,让AI识别图片特征,属于深度学习的一种。

  训练数据也可以大量获得,比如验证码。

  广大网民在各种应用上进行帐号验证的时候,会提示让用户选择几幅图片中包含某特定因素的图片。

  比如选择所有包含红绿灯的图片,这也是大多数AI训练的数据来源,会被拆解成像素级标注数据,用于训练自动驾驶或安防监控模型。

  文韬准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去参加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imagenet是一个用于视觉对象识别软件研究的大型可视化数据库。

  在挑战赛上吗,各种软件程序竞相正确分类检测物体和场景,如果黑洞能够夺魁,那就表示黑洞站在了AI科技的前沿。

  AI对于游戏领域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不单单指游戏开发,对于硬件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AI,英伟达估计就只能和AMD挤同一条赛道,虽然大概率老黄也不会输就是了。

  ……

  游戏开发、掌机、硬件、AI,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几年,风口太多了。AI正在打基础,比特币马上起飞,当然还有移动互联网的血雨腥风。

  比如“千团大战”正在打生打死。

  两名发小李天峰与苏壮带着文韬的支持进入了团购赛道,已经成功在蓉市本地获得了不小的资源。

  文韬为什么建议两人从团购入手,除了他知道这场大战的结果,还在于这是一条门槛并不高的路。

  而且,在广大的消费者眼中,对于团购是有需求的,谁都愿意买到既便宜又好用的商品。
  

  很多中小商家,尤其是餐饮行业的商家,无法支付高额的竞价排名费用。所以他们也希望有这么一种团购平台,来满足他们推广的需求。

  再加上搭建团购网站的成本十分低廉,几万块钱就能买到一套建站系统,再花几万块钱就能招一批地推人员。每个垂直品类,只要凑够100个单品内容就能上线。

  去年和今年出现了一大批匆忙上线的网站,包括苏壮两人的“优团”也属于比较匆忙上线的那种团购公司。

  不过与其他同期网站相比,优团没有盲目扩张,而是根据文韬的规划,重点经营蓉市。

  团购说起来简单,只需要建立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但实际做起来真不太容易。

  苏壮与李天峰两人也没有经验,从零开始建立一支专业的线下运营团队,只能从他们自己开始不断跑商家开始。

  比起其他团购网站的盲目扩张,优团的方向是“慢启动”。

  不会因为有单子就上,而是成立了专门的品控部门。

  虽然一开始只是靠感觉和经验,没有选品标准,在初期的推广也没有优势,但这一步必不可少,是能笑着战到最后的不可或缺因素。

  优团在蓉市做出了一点小成绩之后,还要面临资金缺口和人才的引进。

  资金倒是问题不大,文韬一个人就能提供。

  但肯定也不能全部文韬自己来,引入资方也是必须的,但不是现在。

  人才的话,也得至少把模式和标准弄清楚之后,才更有说服力。

  文韬倒是挺有信心,但苏壮和李天峰两人就千头万绪了。

  文韬对于优团的打造也没有一定要获得千团大战的完全胜利,有时候被收购也是一条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