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游戏开发有手就行_第418页

  “大黄蜂,webGPT的情况如何?”

  “擎天柱,你回来了,webGPT的情况相当良好,作为chatGPT的实验性产品,我觉得是成功了!”

  webGPT是一种可以搜索互联网并编写答案的AI工具,是chatGPT的雏形试验品。

  在观看了webGPT的表现后,文韬做了决定,在2015年1月发布chatGPT!

  “文!是不是太着急了,可以再等一等,推出更加精致强大的产品。”

  大黄蜂连中二都来不及扮演了,直接叫出文韬的名字。

  文韬很很能理解他们的顾虑,聊天机器人被视为机器学习领域不起眼的一潭死水,之前更是没有成功的先例,包括其他AI公司推出的聊天机器人,基本都会在生成出虚假研究内容后突然下线。

  “我觉得不必这么小心,比起我们继续添加参数训练,把chatGPT迅速交到用户手中是非常重要的过程。数以亿计的用户能帮助chatGPT真正实现生成式AI的价值,让它不断完善。来自全人类的力量,不是金钱或者参数就能解决的。”

  文韬的话让众人沉默,过了好一会,大家才表情严肃的接受了文韬的安排。

  最终,openAI取消了感恩节休假计划,全公司备战chatGPT正式上线。

  这时候的chatGPT,系统的大部分已经构建完成,但还没测试过安全漏洞。所以这次备战的主要测试内容是红队测试、压力测试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所谓的红蓝测试,是从网络攻击者的视角出发,使用真实黑客的技术来模拟入侵的行为,目的是暴露系统的薄弱环节。

  放在AI上,红蓝测试有专门的测试方向,这个方向由文韬提出,也就是暴露chatGPT的潜在风险,例如对抗性提示诱导有害输出或数据泄露。

  因为chatGPT本质上是一个拥有大量数据和推理能力的工具,如果不加限制,很可能造成不良结果,比如一名杀手利用chatGPT询问某些富商或者政要的地理位置等。

  能搜索整个互联网的chatGPT,很可能给出真实的信息。

  所以,红蓝测试需要确保生成式AI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但这是长期过程,垃圾邮件、诈骗、学术造假这些依旧会被有心人利用,但不可能因噎废食,相比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不良影响只能算是阵痛。

  虽然法律上根本没有限制chatGPT必须要合规,目前也没有任何法律法规限制,但这是openAI成立的初衷之一,为了人类造福,而不是制造混乱。

  压力测试就很好理解了,用户规模如果十分庞大,很可能造成宕机。deepseek刚出来的时候,国人应该对此感受很深。

  其实chatGPT也是一样的,openAI内部民意调查中,大家开始猜测ChatGPT会获得多少用户。

  大多数人预测的范围只有1万-5万,有人提出用户数量可能会达到100万,但其他人会立刻跳出来说这个预测太乐观了。

  文韬从来没有表示过他对于用户数量的预计,毕竟这相当于吹牛了,要是说的多了,结果没达到岂不是很丢他“擎天柱”的脸?
  但文韬要求压力测试至少要测试到百万级别的用户数,不然很可能面对上一世chatGPT同样的情况。

  那时候chatGPT的发布时间是阿美莉卡的晚上,结果发布后几个小时,就被大洋彼岸的小日子一个国家的用户给搞崩溃了。

  文韬不确定现在的chatGPT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响,如果崩溃就崩溃吧!没有崩溃过的产品不是好产品……

  ……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成员们一个问题把文韬给搞的有点懵。

  “擎天柱!我们的chatGPT,难道不需要进行广告宣发吗?”

  广告宣发?

  chatGPT需要打广告?

  如果顺利的话,不停拓展服务器都能让你们忙不过来,连广告商都得找上门给自己打广告,虽然chatGPT不会接就是了。
  

  “不用了,到时候咱们发几条推特、围脖就当宣发了吧!”

  “哦!对,擎天柱你的关注人数很多,比广告好用!”

  “嗯,也许效果好到超过想象!”

  第457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5年1月15日,周末。

  openAI全体人员停下手里的工作,等待8点到来的那一刻。

  文韬和核心成员呆在一起,发布准备已经做好,甚至围脖和推特的文案都已经写好了,只等8点一到就正式发布。

  距离发布还有5分钟,大家神色比较轻松的各自聊着天。

  “擎天柱说让我们随时待命,准备修复遇到的各种问题,应该不至于这么夸张吧?按照我们的预计,未来一周最多有5万的用户而已。”

  “我也觉得不至于这么郑重,chatGPT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不过这也是好事,最近疯狂加班,擎天柱的意思也许是让我们在公司带薪休息。”

  “我怎么觉得有点风雨欲来的感觉……”

  ……

  文韬看了看时间,程序发布时间已经设定在了8:00,他们要做的只是一起迎接这一时刻。

  “时间到了!”

  文韬按下推特和围脖的发送按钮,然后大家一起鼓起掌声。

  围脖和推特的内容一模一样:“我们发布了chatGPT,试一试和它交流吧,chat.openAI.com”

  文韬的围脖和推特都拥有百万以上的粉丝,即便是周末的早晨,依旧有粉丝看到了最新的内容。

  “嗯?chatGPT?就是之前文韬说的那什么大语言模型?玩玩看吧!”

  “传说中的大语言模型出了啊?我记得当初文韬吹这个吹的很厉害,怎么就这么低调的发布了。”

  “听说能帮忙写代码啥的,试试看吧!”

  ……

  通过后台的数据,文韬发现发布5分钟后,有了数百名用户注册了openAI,成为了chatGPT的第一批用户。

  大家好奇的观察用户们都在和chatGPT聊些什么,纷纷通过后台查看用户的发言。

  初次接触的正常人是这样的:

  “你是谁?”

  “我是chatGPT,一款聊天机器人。”

  “你能干什么?”

  “我能进行自然语言对话与智能交互,包括文本生成与内容处理、专业知识解答与技术支持、教育与个性化辅助、多模态与扩展功能等。”

  “那我问你,今天星期几?”

  “今天是2015年1月15日,周末,目前的时间是上午8:08。”

  ……

  还有正在为毕业论文伤脑筋的大学生。

  “你好。”

  “你好。”

  “我是个大学生,听说你能帮忙进行论文的撰写?”

  “是的,我可以提供辅助或者主导作用。”

  “这么牛,我不信!”

  “如果有论文方向的话,我可以尝试进行相关内容的生成。”